【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箱温控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配电箱安全
,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箱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又称配电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0003]配电箱中设置的电子元器件较多,一般包括有热继电器、电压表、电流表、转换开关、指示灯、空开、刀开、接触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变频器和PLC控制器等,而电子元器件在运行中会产生热量,进而会导致配电箱整体温度较高,从而影响配电箱的稳定运行,并且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4]传统的配电箱温度控制技术,是基于配电箱整体温度监测来进行温度调控的,但是,这种方式无法全面的对配电箱及其内部元器件进行系统的监测,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精密、高安全以及高稳定性需求的应用环境下,由于配电箱内的一些电子元器件,在温度异常时,也会出现无法正常工作或稳定工作的情况,进而造成工作影响以及甚至是带来过热自燃导致断路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箱温控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箱温控系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箱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监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温控中心;所述数据监测模块配置为:对配电箱进行温度环境检测,获取温度环境监测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配置为:对所述温度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取温度环境数据;所述温控中心配置为:基于所述温度环境数据对配电箱进行温度调整,所述温度调整包括降温处理和升温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箱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监测模块包括设置于多个目标检测点的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对目标检测点的温度及其周边温度进行温度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箱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中心包括基准数据库、数据比对单元、温度调控单元和调控执行单元;所述基准数据库配置为:存储目标检测点的标准温度范围值;所述数据比对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的温度环境数据,与所述基准数据库中的标准温度范围值进行比对,分析获取目标检测点的温度环境评价;所述温度调控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温度环境评价生成温度调控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调控执行单元;所述调控执行单元配置为:执行接收到的温度调控指令,对目标检测点进行温度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箱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控指令包括:降温指令和升温指令,所述降温指令包括:降温动作指令和降温动作时间,所述升温指令包括:升温动作指令和升温动作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箱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控单元还配置为:在所述调控执行单元执行温度调控指令到所述降温动作时间或所述升温动作时间的时间节点时,向目标检测点对应的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发送采集指令,并基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采集结果,生成新的温度调控指令,所述温度调控指令还包括:配置为控制所述调控执行单元停止温度调控的停止指令。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箱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执行单元包括与目标检测点对应安装并对该目标检测点进行温度调整的局部调温子单元和安装于配电箱内并对配电箱进行全面温度调整的全局调温子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箱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箱温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所述数据监测模块在预设的检测时间点和至少两个复验检测时间节点对多个目标检测点进行温度环境检测,获取每个目标检测点在预设的检测时间点对应的温度环境监测数据T1、T2、T3……
T
n
,和在每个复验检测时间节点对应的温度环境监测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温度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对每个目标检测点保留一个数值作为温度环境数据;所述温控中心将获取的温度环境数据,与所述基准数据库内每个目标检测点对应的标准温度范围值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生成对应的温度环境评价,并基于所述温度环境评价,生成对应的温度调控指令;
在达到预设的重复检测时间节点时,所述数据监测模块对执行了温度调控的目标检测点进行温度检测,并基于新的温度检测结果制定新的温度调控指令。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箱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复验检测时间节点的设定数为两个时:将每个目标检测点在第一个复验检测时间节点对应的温度环境监测数据分别定义为T1'、T2'、T3'
……
T
n
',将每个目标检测点在第二个复验检测时间节点对应的温度环境监测数据分别定义为T
1”、T
2”、T3”……
T
n”;所述的数据清洗和整理具体包括:获取目标检测点A对应的在预设的检测时间点对应的温度环境监测数据T
A
、在第一个复验检测时间节点对应的温度环境监测数据T
A
'、在第二个复验检测时间节点对应的温度环境监测数据T
A
';分析T
A
、T
A
'和T
A”之间的数据特征,所述数据特征包括连线呈斜线型分布的数据布局特征、连线趋近于直线型分布的数据布局特征、连线呈折线型分布的数据布局特征、猛涨性/猛跌型分布的数据布局特征,对应的,当T
A
>T
A
'>T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图,石敏,侯金华,王建,舒志贤,石宇嘉,郭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长龙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