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石斛花期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29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花卉花期调控技术。使用含有多效唑和脱落酸的混合溶液,在春石斛假鳞茎叶片完全展开后,进行叶面喷施或灌施,以促进假鳞茎的成熟,10-15天后,用含有噻苯隆的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或灌施,以诱导花芽的形成。该方法能有效诱导春石斛开花,提高品质,且成本低,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春石斛花期的调控方法,具体地讲,是指一种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春石斛花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花期调控是指用人工方法控制花卉的开花时间的方法。春石斛是世界最具观赏价值的兰花种类之一,普遍受到欢迎。石斛兰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大洋州。春石斛的栽培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其开花的诱导需要一个相对较地的温度条件,因此花期在3-5月,如果要提前到春节或国庆节、五一节等,则需给予一个人工的低温处理,即日温15-20℃,夜温10-15℃,时间为30-40天(黄定华,花卉花期调控新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春石斛的花期调控与蝴蝶兰、大花蕙兰一样,有非常成熟的方法,即是通过制冷或建立高山基地,该方法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但该方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完全依赖于自然温度条件控花,因此由于气候的不稳定因素,常造成催花效果不稳定,黄叶、落叶普遍发生;二是利用高山基地和人工制冷的方法带来的高能耗,高投入和高生产成本。依据植物开花的激素调控理论,利用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混合使用和先后施用的方法,有效地调控花期,将避免由于低温控花所带来的弊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花期化学调控技术已经在多种植物上得到了应用,包括郁金香、风信子、仙客来、五唇兰等;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赤霉素、6-苄基嘌呤、多效唑、矮壮素等。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控花技术都是采用单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虽然在一些植物上获得了成功,但对于绝大多数植物而言,单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如利用100毫克/升6-苄基嘌呤诱导石斛开花,虽然能够提前花期,却不能彻底摆脱低温,还造成了花期缩短等的不良后果(邵莉楣,孟小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手册,金盾出版社,1999,p73)。目前石斛花期调控研究主要集中于试管开花(王光远,②许智宏,蔡德发,蔡南海.1997,铁皮石斛的离体开花,中国科学(C辑),27(3)229-234),研究发现在含有ABA(脱落酸)0.5-1.5的培养基上预培养15-20天,随后在转移到附加2毫克/升6-苄基嘌呤的MS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时,则成花频率最高,达到82.8%。
技术实现思路
使用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或先后使用,不仅明显改善了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还能够有效地避免使用单一生长调节剂造成的负效应,是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中的一个发展趋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春石斛现有花期调控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春石斛花期调控新方法,它的突出特点是可以有效控制春石斛的花期;与现有方法相比较可大幅度降低催花成本,主要表现在无需建立高山基地或在高温季节利用动力降温;催花率高达到95%以上,同时不会引起花朵形态和色泽的变化;并且操作简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1)在春石斛假鳞茎叶片完全展开后,利用多效唑和脱落酸混合进行叶面喷施或灌施,以加快假鳞茎的成熟。混合溶液中多效唑的浓度为2-5毫克/升,脱落酸的浓度为5-10毫克/升;喷施以叶面有水滴滴下为准,灌施以盆底有水流出为准。(2)在步骤(1)完成后10-15天,使用噻苯隆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或灌施,以促进春石斛的花芽分化。噻苯隆溶液的浓度为15-25毫克/升;喷施以叶面有水滴滴下为准,灌施以盆底有水流出为准。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3种植物生长物质分两步处理的方法,促进了春石斛假鳞茎的成熟和花芽分化,同时延缓了叶片的衰老,使开花期间叶片始终保持绿色,也提高了春石斛的品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1.经实验证明,与现有催花方法比较,本方法(1)、(2)两步完成后,能够达到相同的催花效果,且不受自然气候不定因素的影响,开花率稳定;本方法同时避免了催花过程造成的黄叶和落叶问题,明显提高了盆花的观赏价值;本方法催花后,花朵形态色泽无变化。2.本方法与现有方法比较,减少了高山基地建设费用或制冷降温的设备及运行成本,使盆花的生产成本明显降低,且操作简便。具体实施例实例1取生长状态良好,假鳞茎叶片已经完全展开的春石斛盆栽植株60盆,每盆株,具有3-5个假鳞茎。设处理和对照组,每组30盆。处理组在假鳞茎叶片完全展开后。先用含有3毫克/升的多效唑和5毫克/升的脱落酸的混合溶液进行叶面喷施,10天后,再用20毫克/升的噻苯隆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照喷清水。喷施量以叶片有水滴滴下为准。置日温28-30℃,夜温22-25℃的大棚中,每周淋水一次。30天后,处理普遍形成花芽,诱导率达到100%,对照无一花芽形成,诱导率为0%。实施例2取生长状态良好,假鳞茎叶片已经完全展开的春石斛盆栽植株60盆,每盆株,具有3-5个假鳞茎。设处理和对照组,每组30盆。处理组在假鳞茎叶片完全展开后。先用含有5毫克/升的多效唑和7毫克/升的脱落酸的混合溶液进行叶面喷施,10天后,再用15毫克/升的噻苯隆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照喷清水。喷施量以叶片有水滴滴下为准。置日温28-30℃,夜温22-25℃的大棚中,每周淋水一次。30天后,处理普遍形成花芽,诱导率达到95%,对照无一花芽形成,诱导率为0%。实施例3取生长状态良好,假鳞茎叶片已经完全展开的春石斛盆栽植株60盆,每盆株,具有3-5个假鳞茎。设处理和对照组,每组30盆。处理组在假鳞茎叶片完全展开后。先用含有2毫克/升的多效唑和10毫克/升的脱落酸的混合溶液进行叶面喷施,10天后,再用25毫克/升的噻苯隆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照喷清水。喷施量以叶片有水滴滴下为准。置日温28-30℃,夜温22-25℃的大棚中,每周淋水一次。30天后,处理普遍形成花芽,诱导率达到98%,对照无一花芽形成,诱导率为0%。实施例4取生长状态良好,假鳞茎叶片已经完全展开的春石斛盆栽植株60盆,每盆株,具有3-5个假鳞茎。设处理和对照组,每组30盆。处理组在假鳞茎叶片完全展开后。先用含有3毫克/升的多效唑和5毫克/升的脱落酸的混合溶液进行灌施,10天后,再用20毫克/升的噻苯隆溶液进行灌施;对照灌清水。灌施量以盆底有水流出为准。置日温28-30℃,夜温22-25℃的大棚中,每周淋水一次。30天后,处理普遍形成花芽,诱导率达到96%,对照无一花芽形成,诱导率为0%。假鳞茎基部也有花芽形成。实施例5取生长状态良好,假鳞茎叶片已经完全展开的春石斛盆栽植株60盆,每盆株,具有3-5个假鳞茎。设处理和对照组,每组30盆。处理组在假鳞茎叶片完全展开后。先用含有3毫克/升的多效唑和5毫克/升的脱落酸的混合溶液进行叶面喷施,15天后,再用20毫克/升的噻苯隆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照喷清水。喷施量以叶片有水滴滴下为准。置日温28-30℃,夜温22-25℃的大棚中,每周淋水一次。30天后,处理普遍形成花芽,诱导率达到100%,对照无一花芽形成,诱导率为0%。多效唑(PP333)化学名称(2RS,3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3-醇脱落酸(ABA)化学名称3-甲基-5-(1’-羟基-4’-氧-2’,6’,6’-三甲基-2’-环己烯-1’-基)-2,4-戊二烯酸噻苯隆(TDZ)化学名称1-苯基-3-(1,2,3-噻二唑-5-基)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春石斛花期调控方法,包括促进假鳞茎成熟和花芽分化诱导两个步骤,其特征在于:在假鳞茎叶片完全展开后用含有多效唑和脱落酸的混合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或灌施,10-15天,再用噻苯隆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或灌施;置于日温为28-30℃,夜温为22-25℃下培植,多效唑和脱落酸混合溶液中,多效唑的浓度为2-5毫克/升,脱落酸的浓度为5-10毫克/升;噻苯隆溶液的浓度为15-25毫克/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春石斛花期调控方法,包括促进假鳞茎成熟和花芽分化诱导两个步骤,其特征在于在假鳞茎叶片完全展开后用含有多效唑和脱落酸的混合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或灌施,10-15天,再用噻苯隆溶液进行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叶庆生叶蕙刘运权冷佳奕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