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286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属于电池包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池包的结构复杂且电压切换可靠性较差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电动工具和电池包,电池包括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导电片、磁性件,导电片具有使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串联连接以使输出端输出高电压的第一位置和使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并联以使输出端输出低电压的第二位置,不同电动工具设有不同磁性配合件,磁性配合件通过磁性作用力驱动磁性件运动,以带动导电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且使导电片具有保持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的趋势,以输出相应电压供应电至不同电动工具。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使电池包的结构更简单、使电池包的电压切换更可靠。电池包的电压切换更可靠。电池包的电压切换更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包
,特别是一种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使用电池作为动力源驱动工具的行业,DC工具作为一个包含电机的电气负载产品,在家用和商业环境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不同电压的电动工具需要匹配不同电压的电池包进行驱动,需要较多的电池包种类,造成电池包的增加和成本的增加。针对此问题点,需要设计一种工具和电池包匹配的结构,使用一款电池包就能提供两种电压,以匹配不同电压的电动工具。现有技术中,也有如专利技术专利CN114899546A公开了一种智能切换双电压电池包,当第二电压工具接入电池包时,第二电压工具上第二正极插片及第二负极插片分别插入正极输出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同时推杆将推动推块至第一短接端子及第二短接端子与端子分离的位置,在齿轮齿条作用下第三端子座上的第三短接端子将由分离位置变为短接位置,此时电池包向外输出第二电压,当所述第一端子座上的所述第一短接端子处于短接位置时,所述第二端子座上的所述第二短接端子同时处于短接位置,此时所述第三端子座上的所述第三短接端子处于分离位置,此时所述电池包向外输出第一电压。但是上述装置的结构复杂,且推杆插入输出端子可能会发生松动,使齿轮齿条移动,电池包的电压切换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解决了现有电池包的结构复杂且电压切换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使电池包的结构更简单的同时,使电池包的电压切换更可靠。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输出端以及切换装置,所述输出端与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电连接,切换装置包括活动连接于壳体上的导电件、与导电件固定连接的磁性件,导电件具有使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串联连接以使输出端输出高电压的第一位置和使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并联以使输出端输出低电压的第二位置,在外部磁性作用力驱动下,磁性件运动带动导电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首先,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使用串并联切换方式实现双电压的切换输出,以匹配不同电压的电动工具,成本较低,使用比较方便,其次,设置与导电件固定连接的磁性件,以便于通过磁性作用力驱动磁性件运动,以带动导电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实现电池包的电压切换,结构简单,使用更方便。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连接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第二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连接第三触片和第四触片,导电件在第一位置时使得第一触片、第四触片电连接或者使得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电连接,导电件在第二位置时使得第一触片与第三触片电连接且使得第二触片与第四触片电连接。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导
电件的位置,切换第一触片、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第四触片之间电连接的情况,实现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的串并联之间切换,从而实现电池包的电压切换,结构更简单。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当导电件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导电片与第一触片、第四触片电连接且第二导电片与第一触片、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第四触片断开连接,或者第一导电片与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电连接且第二导电片与第一触片、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第四触片断开连接,当导电件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导电部与第一触片、第三触片电连接,第二导电部与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电连接的同时,第一导电片与第一触片、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第四触片断开连接。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实现第一触片、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第四触片之间电连接的情况的切换,以实现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的串并联之间切换,从而实现电池包的电压切换,结构更简单。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件与壳体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磁性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切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实现导电件与壳体转动配合连接的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和转轴,第一安装架通过转轴与壳体转动配合连接,第一导电片和第一磁体设于第一安装架的一端,第二导电片和第二磁体设于第一安装架的另一端;或者,所述磁性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切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实现导电件与壳体转动配合连接的翘板件,第一导电片和第一磁体设于翘板件的一端,第二导电片和第二磁体设于翘板件的另一端。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转动导电件即可实现电池包的输出电压切换,结构更简单,通过旋转组件实现导电件与壳体转动配合连接,转动更灵活,电压切换速度更快;或者,通过翘板件实现导电件与壳体转动配合连接,结构更简单,稳定性更好、可靠性更强。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件与壳体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磁性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切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实现导电件与壳体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设有两个且间隔设置,第一导电片和第一磁体设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架上,第二导电片和第二磁体设于另一个导电片上。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安装架实现导电件和磁性件的安装,通过第二安装架的滑动运动,实现导电件的位置切换,也可以有利于减少导电件移动所需的空间,便于在电池包内安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片、第四触片上设有凸起结构,使得第一触片、第四触片与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的位置高度不同;或者,所述第二触片、第三触片上设有凸起结构,使得第二触片、第三触片与第一触片、第四触片的位置高度不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导电件即可实现电池包的输出电压切换,且导电件滑动切换更平稳,可靠性更强。通过设置凸起结构,有利于减少导电件和第一触片、第四触片之间距离,相应的,从而减少导电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距离,有利于减少磁性件与外部磁性配合件之间的距离,使磁性件与外部磁性配合件之间磁性作用力越大,提升切换速度,有效避免电动工具与电池包连接时,电池包还未完成电压切换的情况发生;或者,通过设置凸起结构,有利于减少导电件和第二触片、第三触片之间距离,相应的,从而减少导电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距离,有利于减少磁性件与外部磁性配合件之间的距离,使磁性件与外部磁性配合件之间磁性作用力越大,提升切换速度,有效避免电动工具与电池包连接时,电池包还未完成电压切换的情况发生。
[0010]进一步的,导电件还具有使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断开连接以使输出端断电的第三位置,导电件与壳体之间设有使导电件具有保持在第三位置的趋势的复位件。采用前
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复位件,使电池包和电动工具未连接时,导电件自动移动至第三位置,有效防止电池包漏电,无需额外设置断电开关,结构简单。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第一输出端子与第一触片电连接,第二输出端子和第四触片电连接;或者,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第一输出端子与第二触片电连接,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三触片电连接;或者,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第三输出端子和第四输出端子,第一输出端子与第一触片电连接,第二输出端子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输出端以及切换装置,所述输出端与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电连接,切换装置包括活动连接于壳体上的导电件、与导电件固定连接的磁性件,导电件具有使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串联连接以使输出端输出高电压的第一位置和使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并联以使输出端输出低电压的第二位置,在外部磁性作用力驱动下,磁性件运动带动导电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连接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第二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连接第三触片和第四触片,导电件在第一位置时使得第一触片、第四触片电连接或者使得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电连接,导电件在第二位置时使得第一触片与第三触片电连接且使得第二触片与第四触片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当导电件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导电片与第一触片、第四触片电连接且第二导电片与第一触片、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第四触片断开连接,或者第一导电片与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电连接且第二导电片与第一触片、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第四触片断开连接,当导电件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导电部与第一触片、第三触片电连接,第二导电部与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电连接的同时,第一导电片与第一触片、第二触片、第三触片、第四触片断开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与壳体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磁性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切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实现导电件与壳体转动配合连接的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和转轴,第一安装架通过转轴与壳体转动配合连接,第一导电片和第一磁体设于第一安装架的一端,第二导电片和第二磁体设于第一安装架的另一端;或者,所述磁性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切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实现导电件与壳体转动配合连接的翘板件,第一导电片和第一磁体设于翘板件的一端,第二导电片和第二磁体设于翘板件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与壳体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磁性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切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实现导电件与壳体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设有两个且间隔设置,第一导电片和第一磁体设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架上,第二导电片和第二磁体设于另一个导电片上。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岗陈洁王小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