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板、内存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282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板、内存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其中主板上设置有DDR插槽、DB、RCD和CPU插槽,DDR插槽与第一DDR适配,DDR插槽与CPU插槽之间的总线协议为适配于第二DDR的总线协议;RCD用于将来自CPU侧的第二DDR的命令转换为第一DDR的待执行命令,第一DDR设置于DDR插槽中,DDR插槽与DB、RCD连接,CPU插槽与DB、RCD连接,由于DB、RCD和第一DDR解耦,即便第一DDR损坏,也不会影响DB、RCD的有效性,便于DDR的更换,从而实现将第一DDR用于第二DDR的主板,提升DDR使用的灵活性。升DDR使用的灵活性。升DDR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板、内存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存储
,尤其涉及一种主板、内存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内存技术的发展,内存速率越来越高。目前业界已推出双倍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DR)DDR5,DDR5的速率已提升至4800Mbps。通常电子设备(如服务器)内存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都会跟随当前最高工艺。
[0003]目前业界主板和DDR的类型是绑定的。举例来说,支持DDR5的主板称为DDR5主板,DDR5主板只能使用DDR5内存。然而目前DDR5内存还不够稳定并且成本较高,如何实现将DDR4用于一个DDR5主板,实现内存使用的灵活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主板、内存系统以及数据传输方法,用于实现DDR使用的灵活性。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双倍率同步动态随机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双倍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插槽、数据缓冲器DB、寄存时钟驱动器RCD和中央处理器CPU插槽,所述DDR插槽与第一DDR适配,所述DDR插槽与所述CPU插槽之间的总线协议为适配于第二DDR的总线协议;所述RCD用于将来自CPU侧的所述第二DDR的命令转换为所述第一DDR的待执行命令,所述DDR插槽与所述DB、所述RCD连接,所述CPU插槽与所述DB、所述RCD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RCD包括命令/地址CA转换器,所述CA转换器用于输入来自CPU侧的所述第二DDR的命令,且输出所述第一DDR的命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RCD还包括微控制单元MCU,所述MCU用于输入来自所述CPU侧的所述第二DDR的命令,且输出所述第一DDR的可编程命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RCD还包括多路复用器MUX,所述MUX上设置了第一组数据引脚和第二组数据引脚,所述第一组数据引脚用于将所述第一DDR的命令输出,所述第二组数据引脚用于将所述第一DDR的可编程命令输出。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DB包括时延调整模块和事务控制模块;所述事务控制模块用于输入来自所述RCD的所述待执行命令,将所述待执行命令扩展为多路待执行命令以及输出时延控制信息;所述时延调整模块用于输入所述时延控制信息和来自所述第一DDR侧的多路数据,输出调整时延后的多路数据,以及输出调整时延后的多路待执行命令。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DB还包括读缓冲寄存器和写缓冲寄存器,所述时延调整模块包括多个第一缓冲寄存器和多个第二缓冲寄存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缓冲寄存器与所述读缓冲寄存器连接,任一第一缓冲寄存器用于输入所述时延控制信息、所述多路数据中的一路数据,以及输出调整时延后的一路数据;所述多个第二缓冲寄存器与所述写缓冲寄存器连接,任一第二缓冲寄存器用于输入所述时延控制信息、所述多路待执行命令中的一路待执行命令,以及输出调整时延后的一路待执行命令。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DB还包括寄存控制字RCW模块,所述RCW模块用于输入所述待执行命令,以及输出所述时延控制信息。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还用于在检测到插入所述DDR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男安万全方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