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力系统的模块化储能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2742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高压电力系统的模块化储能设备,包括抽屉盒和电池模组,电池模组设置有两个,且并排对称安装在抽屉盒内,两个电池模组之间留有通风间隙,抽屉盒的前侧设置有散热风扇和电池管理模块,且抽屉盒的后侧设置有通风口,抽屉盒的顶部设置有盒盖,且抽屉盒对应散热风扇的两侧均设置有充电桩,两个充电桩与两个电池模组串联,电池模组包括边框、电池单元和散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串联的电池模组,可以提高储能设备的电压,当其中一个电池单元出现故障或者取出后,不影响其他电池单元的正常工作,同时利用散热器可以使得电池模组处于正常的工作环境中,有效的提升了储能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有效的提升了储能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有效的提升了储能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力系统的模块化储能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压电力系统的模块化储能设备,属于电力储能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能源短缺以及化石能源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尖锐,新能源资源潜力大,可持续利用,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技术相对成熟、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飞速发展。
[0003]现有储能设备在考虑成本、使用场景以及安全性的情况下,大多数会采用电池储能方式将多余或者备用的电能储存起来,为了提高储能设备的电压,一般会将若干个电池全部串联起来,目前电池储能设备在使用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其中一个电池出现故障之后,会影响整个储能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压电力系统的模块化储能设备。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压电力系统的模块化储能设备,包括抽屉盒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有两个,且并排对称安装在抽屉盒内,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留有通风间隙,所述抽屉盒的前侧设置有散热风扇和电池管理模块,且抽屉盒的后侧设置有通风口,所述抽屉盒的顶部设置有盒盖,所述抽屉盒对应散热风扇的两侧均设置有充电桩,两个所述充电桩与两个电池模组串联,所述抽屉盒上设置有用于遮盖电池管理模块和散热风扇的盖板,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边框、电池单元和散热器,所述边框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抽屉盒的前后两侧,所述电池单元与散热器设置有多个,且电池单元位于散热器与散热器或边框与散热器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电池单元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接线柱,两个所述边框之间连接有四个固定条,其中一个固定条上设置有若干个导电金属片,相邻两个所述导电金属片对应接线柱的位置具有活动连接件,且相邻两个导电金属片与两个接线柱或活动连接件保持电路导通的状态,所述充电桩与导电金属片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条与抽屉盒上设置有闭合连接件,以在电池单元处于断路的情况下,相邻两个导电金属片由闭合连接件导通。
[0006]优选的,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螺栓、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螺母、固定片和U形导电件,所述固定条上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导电金属片位于安装腔内设置有弯折结构的压片,所述U形导电件安装在固定片上,且两端位于压片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螺栓的一端穿过凸出部和固定片后与第一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一限位螺栓的两端,且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所述凸出部上设置有供接线柱和U形导电件穿过的通孔。
[0007]优选的,所述闭合连接件包括凸形导电块、绝缘架、第二限位螺栓、第二螺母、第三弹簧和电磁感应器,所述绝缘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腔内,所述第二限位螺栓的一端穿过绝缘架和凸形导电块后与第二螺母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第二限位螺栓上,且两端分别与凸形导电块和绝缘架抵触,所述凸形导电块的两端设置有与压片侧面抵触的凸点,所述电磁感应器与电池单元中的两个接线柱电性连接,以在通电产生磁力的情况下能克服第三弹簧的弹力而使凸点脱离与压片的抵触。
[0008]优选的,所述电磁感应器包括电磁感应线圈、安装片、金属插片和金属块,所述金属块设置在第二限位螺栓凸出绝缘架的一端上,所述安装片固定在抽屉盒的侧壁,所述金属插片设置两个,并与两个接线柱对应设置,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金属插片均固定在安装片上,且两者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器包括框体、冷却管、连接管、导流管和输送泵,所述冷却管设置有两个,且其结构呈蛇形并与相邻两个电池单元的侧面抵触,所述连接管为T形管,且用于连接两个冷却管的流入端或流出端,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管连接,所述输送泵与导流管和另一个连接管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散热圆片,所述散热圆片的上下两个表面均为锥面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框体对应两个冷却管之间具有两个导热板,所述导热板靠近冷却管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垂直的第一翅片,所述框体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横梁,且框体的两侧对应相邻两个横梁之间设置有散热口,两个所述导热板位于两个横梁之间具有若干个错位设置的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呈水平设置,所述抽屉盒的两侧对应散热口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进风口。
[0012]优选的,所述电池单元的顶部设置有工艺孔和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电池单元中的电路连通,所述抽屉盒的前侧还设置有把手,所述盖板对应充电桩的位置具有正负极标识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两个电池模组通过串联多个电池单元来提高储能设备的电压,并且当其中一个电池单元出现故障或者将该电池单元从抽屉盒中取出之后,利用导电金属片、活动连接件与闭合连接件相互配合,使得其他的电池单元依旧可以保持正常的串联工作,从而使得储能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0014]通过设置散热器和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可以提高两个电池模组之间的空气流动,冷却管在输送泵的作用下使得其内部的冷却液循环流动,高温的冷却液在散热圆片处实现快速的热交换,如此可以持续的对电池单元进行降温,同时导热金属片可以增加电池单元的热传递,并结合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散热加持下,使得电池单元能够迅速降温,并且电池单元分模块安装,其工作更加稳定安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压电力系统的模块化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两个电池模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池单元与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池单元与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活动连接件和闭合连接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导电金属片、活动连接件和闭合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散热器的爆炸图;附图标记:1、盒盖;2、电池模组;3、电池管理模块;4、正负极标识槽;5、把手;6、盖板;7、散热风扇;8、充电桩;9、进风口;10、抽屉盒;11、通风间隙;12、电池单元;13、散热器;14、固定条;15、散热口;16、接线柱;17、闭合连接件;18、活动连接件;19、导电金属片;20、框体;21、工艺孔;22、指示灯;23、连接管;24、导流管;25、输送泵;26、冷却管;27、第一弹簧;28、第一限位螺栓;29、第二弹簧;30、U形导电件;31、固定片;32、第一螺母;33、通孔;34、凸出部;35、第二螺母;36、压片;37、凸点;38、金属块;39、第二限位螺栓;40、第三弹簧;41、凸形导电块;42、安装片;43、金属插片;44、电磁感应线圈;45、电磁感应器;46、横梁;47、第一翅片;48、散热圆片;49、导热板;50、第二翅片;51、边框;52、绝缘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力系统的模块化储能设备,包括抽屉盒(10)和电池模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设置有两个,且并排对称安装在抽屉盒(10)内,两个所述电池模组(2)之间留有通风间隙(11),所述抽屉盒(10)的前侧设置有散热风扇(7)和电池管理模块(3),且抽屉盒(10)的后侧设置有通风口,所述抽屉盒(10)的顶部设置有盒盖(1),且抽屉盒(10)对应散热风扇(7)的两侧均设置有充电桩(8),两个所述充电桩(8)与两个电池模组(2)串联,所述抽屉盒(10)上设置有用于遮盖电池管理模块(3)和散热风扇(7)的盖板(6),所述电池模组(2)包括边框(51)、电池单元(12)和散热器(13),所述边框(51)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抽屉盒(10)的前后两侧,所述电池单元(12)与散热器(13)设置有多个,且电池单元(12)位于散热器(13)与散热器(13)或边框(51)与散热器(13)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电池单元(1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接线柱(16),两个所述边框(51)之间连接有四个固定条(14),其中一个固定条(14)上设置有若干个导电金属片(19),相邻两个所述导电金属片(19)对应接线柱(16)的位置具有活动连接件(18),且相邻两个导电金属片(19)与两个接线柱(16)或活动连接件(18)保持电路导通的状态,所述充电桩(8)与导电金属片(19)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条(14)与抽屉盒(10)上设置有闭合连接件(17),以在电池单元(12)处于断路的情况下,相邻两个导电金属片(19)由闭合连接件(17)导通,所述活动连接件(18)包括第一限位螺栓(28)、第一弹簧(27)、第二弹簧(29)、第一螺母(32)、固定片(31)和U形导电件(30),所述固定条(14)上设置有凸出部(34),所述凸出部(34)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导电金属片(19)位于安装腔内设置有弯折结构的压片(36),所述U形导电件(30)安装在固定片(31)上,且两端位于压片(36)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螺栓(28)的一端穿过凸出部(34)和固定片(31)后与第一螺母(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7)和第二弹簧(29)套设在第一限位螺栓(28)的两端,且第一弹簧(27)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簧(29)的弹性系数,所述凸出部(34)上设置有供接线柱(16)和U形导电件(30)穿过的通孔(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力系统的模块化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连接件(17)包括凸形导电块(41)、绝缘架(52)、第二限位螺栓(39)、第二螺母(35)、第三弹簧(40)和电磁感应器(45),所述绝缘架(52)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腔内,所述第二限位螺栓(39)的一端穿过绝缘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成张强李成峰陈令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铁岭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