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的评估方法、装置、处理器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256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训练的评估方法、装置、处理器以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用户进行运动的过程中,获取用户特征参数以及当前时间段内训练参数;根据训练参数以及用户特征参数计算第一总能量消耗值;利用第一总能量消耗值以及能量消耗比例确定第一有氧能量消耗值以及第一无氧能量消耗值;确定前一时间段内的第二有氧能量消耗值和第二无氧能量消耗值以及下一时间段的第三有氧能量消耗值以及第三无氧能量消耗值,得到N个有氧能量消耗值以及N个无氧能量消耗值;对N个有氧能量消耗值以及N个无氧能量消耗值进行求和,利用有氧能量消耗总值以及无氧能量消耗总值计算得到训练效果值。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难以确定运动效果的问题。果的问题。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训练的评估方法、装置、处理器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训练的评估方法、装置、处理器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越来越多用户在运动的过程中关注运动效果,用户使用设备记录运动数据,通过记录得到的运动数据确定每次运动的运动效果,进而根据运动效果了解身体情况并及时对运动进行调整。其中,运动效果可以包括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对身体情况的影响,影响运动效果最大因素可以包括运动的功率和运动时长。
[0003]在相关技术中,利用设备采集的数据对运动效果进行确定时,仅能够确定间歇性高强度运动对无氧能力的影响,没有考虑到有氧运动和混氧运动对训练效果的影响。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难以确定运动效果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训练的评估方法、装置、处理器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难以确定运动效果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训练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用户进行目标运动的过程中,获取用户的用户特征参数,并获取当前时间段内用户的训练参数;根据训练参数以及用户特征参数计算得到当前时间段内的第一总能量消耗值;利用第一总能量消耗值以及当前时间段关联的能量消耗比例确定当前时间段的第一有氧能量消耗值以及第一无氧能量消耗值,其中,能量消耗比例是指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能量消耗的比例;确定前一时间段内的第二有氧能量消耗值和第二无氧能量消耗值,并根据用户特征参数、下一时间段的训练参数以及下一时间段关联的能量消耗比例确定下一时间段的第三有氧能量消耗值以及第三无氧能量消耗值,直至得到运动过程的N个有氧能量消耗值以及N个无氧能量消耗值,其中,N为正整数;分别对N个有氧能量消耗值以及N个无氧能量消耗值进行求和,得到有氧能量消耗总值以及无氧能量消耗总值,并利用有氧能量消耗总值以及无氧能量消耗总值计算得到训练效果值。
[0007]可选地,当前时间段关联的能量消耗比例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由当前时间段的前一时间段内的训练参数确定多个运动状态区间,并根据每个运动状态区间的数据确定一个区间能量消耗比例,由所有区间能量消耗比例组合为当前时间段关联的能量消耗比例,其中,不同运动状态区间关联不同的运动功率;下一时间段关联的能量消耗比例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由当前时间段内的训练参数确定多个运动状态区间,并根据每个运动状态区间的数据确定一个区间能量消耗比例,由所有区间能量消耗比例组合为下一时间段关联的能量消耗比例,其中,不同运动状态区间关联不同的运动功率。
[0008]可选地,用户特征参数包括用户的身高、体重以及年龄,根据训练参数以及用户特征参数计算得到当前时间段内的第一总能量消耗值包括:将身高、体重以及年龄代入基础
代谢公式中,计算得到用户的基础代谢参数;利用用户特征参数以及训练参数计算得到代谢当量参数;计算基础代谢参数、代谢当量参数以及当前时间段的时长的乘积,得到第一总能量消耗值。
[0009]可选地,训练参数至少包括:用户的运动功率、氧耗量、运动速度、心率数据以及呼吸率数据,代谢当量参数至少通过以下之一的方式计算得到:确定目标运动的运动类型,根据运动类型从代谢当量参数表中确定代谢当量参数,其中,代谢当量表由多种运动类型以及每种运动类型的代谢当量参数构成;确定用户的摄氧量,并计算摄氧量与摄氧量权重值的乘积,得到代谢当量参数,其中,摄氧量至少通过以下之一的方式计算得到:计算心率数据、呼吸率数据以及运动速度与对应的第一预设权重值的加权求和结果,得到摄氧量;计算运动功率、氧耗量与对应的第二预设权重值的加权求和结果,得到摄氧量;计算运动速度以及用户使用的运动场景的坡度与对应的第三预设权重值的乘积,得到摄氧量。
[0010]可选地,训练参数至少包括:用户的运动功率、氧耗量、运动速度、心率数据以及呼吸率数据,由当前时间段的前一时间段内的训练参数确定多个运动状态区间包括:获取前一时间段内运动速度小于第一阈值、呼吸率数据持续增长、并且心率数据增长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幅度时的第一心率数据;获取前一时间段内运动速度大于第二阈值、呼吸率数据变化幅度小于第二预设幅度、并且心率数据增长幅度小于第三预设幅度时的第二心率数据;根据前一时间段内的呼吸率数据、心率数据运动速度确定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多组曲线系数,利用每组曲线系数确定一条运动曲线,得到多条运动曲线,其中,运动曲线表征无氧能量消耗值与总能量消耗值的比值随心率数据变化趋势;根据第一心率数据以及第二心率数据对多条运动曲线进行划分,得到前一时间段内的多个运动状态区间。
[0011]可选地,在运动状态包含三种的情况下,多条运动曲线包含第一运动曲线、第二运动曲线和第三运动曲线,根据第一心率数据以及第二心率数据对多条运动曲线进行划分,得到前一时间段内的多个运动状态区间包括:在第一运动曲线中截取起始心率数据和第一心率数据之间的曲线段,得到第一曲线段,根据第一曲线段确定第一运动状态区间;在第二运动曲线中截取第一心率数据和第二心率数据之间的曲线段,得到第二曲线段,根据第二曲线段确定第二运动状态区间;在第三运动曲线中截取第二心率数据和终止心率数据之间的曲线段,得到第三曲线段,根据第三曲线段确定第三运动状态区间。
[0012]可选地,利用第一总能量消耗值以及多个运动状态区间的数据确定当前时间段的第一有氧能量消耗值以及第一无氧能量消耗值包括:对于每个运动状态区间,利用运动状态区间的心率数据计算心率参数,计算心率参数以及每组曲线系数的乘积,得到运动状态区间的无氧供能比例;计算运动状态区间的无氧供能比例与总能量消耗值的乘积,得到运动状态区间的无氧能量消耗值;计算总能量消耗值与无氧能量消耗值的差值,得到运动状态区间的有氧能量消耗值;由所有运动状态区间的无氧能量消耗值组合为第一无氧能量消耗值,由所有运动状态区间的有氧能量消耗值组合为第一有氧能量消耗值。
[0013]可选地,利用有氧能量消耗总值以及无氧能量消耗总值计算得到训练效果值包括:判断用户进行目标运动的N个时间段内的训练参数中是否存在摄氧量阈值;在训练参数中不存在摄氧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N个时间段内的最大心率数据、最大呼吸率数据以及最大运动速度;计算最大心率数据、最大呼吸率数据以及最大运动速度的乘积,得到摄氧量阈值;在训练参数中存在摄氧量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摄氧量阈值确定消耗阈值,计算有氧能量
消耗值与N个时间段的总时长的比值,得到有氧能量消耗速率,并计算无氧能量消耗值与N个时间段的总时长的比值,得到无氧能量消耗速率;计算有氧能量消耗值与消耗阈值的比值,得到第一消耗比值,计算第一消耗比值和第一消耗系数的乘积,得到第一乘积,并计算有氧能量消耗速率和第二消耗系数的乘积,得到第二乘积,计算第一乘积与第二乘积的和,得到有氧训练效果值;计算无氧能量消耗值与消耗阈值的比值,得到第二消耗比值,计算第二消耗比值和第三消耗系数的乘积,得到第三乘积,计算有氧能量消耗速率和第四消耗系数的乘积,得到第四乘积,计算第三乘积与第四乘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训练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用户进行目标运动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特征参数,并获取当前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训练参数;根据所述训练参数以及所述用户特征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当前时间段内的第一总能量消耗值;利用所述第一总能量消耗值以及所述当前时间段关联的能量消耗比例确定所述当前时间段的第一有氧能量消耗值以及第一无氧能量消耗值,其中,所述能量消耗比例是指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能量消耗的比例;确定前一时间段内的第二有氧能量消耗值和第二无氧能量消耗值,并根据所述用户特征参数、下一时间段的训练参数以及所述下一时间段关联的能量消耗比例确定所述下一时间段的第三有氧能量消耗值以及第三无氧能量消耗值,直至得到运动过程的N个有氧能量消耗值以及N个无氧能量消耗值,其中,N为正整数;分别对所述N个有氧能量消耗值以及所述N个无氧能量消耗值进行求和,得到有氧能量消耗总值以及无氧能量消耗总值,并利用所述有氧能量消耗总值以及无氧能量消耗总值计算得到训练效果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时间段关联的能量消耗比例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由所述当前时间段的前一时间段内的训练参数确定多个运动状态区间,并根据每个运动状态区间的数据确定一个区间能量消耗比例,由所有区间能量消耗比例组合为所述当前时间段关联的能量消耗比例,其中,不同运动状态区间关联不同的运动功率;所述下一时间段关联的能量消耗比例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由所述当前时间段内的训练参数确定多个运动状态区间,并根据每个运动状态区间的数据确定一个区间能量消耗比例,由所有区间能量消耗比例组合为所述下一时间段关联的能量消耗比例,其中,不同运动状态区间关联不同的运动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特征参数包括所述用户的身高、体重以及年龄,根据所述训练参数以及所述用户特征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当前时间段内的第一总能量消耗值包括:将所述身高、所述体重以及所述年龄代入基础代谢公式中,计算得到所述用户的基础代谢参数;利用所述用户特征参数以及所述训练参数计算得到代谢当量参数;计算所述基础代谢参数、所述代谢当量参数以及所述当前时间段的时长的乘积,得到所述第一总能量消耗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用户的运动功率、氧耗量、运动速度、心率数据以及呼吸率数据,所述代谢当量参数至少通过以下之一的方式计算得到:确定所述目标运动的运动类型,根据所述运动类型从代谢当量参数表中确定所述代谢当量参数,其中,所述代谢当量表由多种运动类型以及每种运动类型的代谢当量参数构成;确定所述用户的摄氧量,并计算所述摄氧量与摄氧量权重值的乘积,得到所述代谢当量参数,其中,所述摄氧量至少通过以下之一的方式计算得到:
计算所述心率数据、所述呼吸率数据以及所述运动速度与对应的第一预设权重值的加权求和结果,得到所述摄氧量;计算所述运动功率、所述氧耗量与对应的第二预设权重值的加权求和结果,得到所述摄氧量;计算所述运动速度以及所述用户使用的运动场景的坡度与对应的第三预设权重值的乘积,得到所述摄氧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用户的运动功率、氧耗量、运动速度、心率数据以及呼吸率数据,由所述当前时间段的前一时间段内的训练参数确定多个运动状态区间包括:获取所述前一时间段内所述运动速度小于第一阈值、所述呼吸率数据持续增长、并且所述心率数据增长幅度大于第一预设幅度时的第一心率数据;获取所述前一时间段内所述运动速度大于第二阈值、所述呼吸率数据变化幅度小于第二预设幅度、并且所述心率数据增长幅度小于第三预设幅度时的第二心率数据;根据所述前一时间段内的所述呼吸率数据、所述心率数据所述运动速度确定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多组曲线系数,利用每组曲线系数确定一条运动曲线,得到多条运动曲线,其中,所述运动曲线表征无氧能量消耗值与总能量消耗值的比值随心率数据变化趋势;根据所述第一心率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心率数据对所述多条运动曲线进行划分,得到所述前一时间段内的多个运动状态区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动状态包含三种的情况下,所述多条运动曲线包含第一运动曲线、第二运动曲线和第三运动曲线,根据所述第一心率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飞云靳文鹤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卡路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