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241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组件,底座组件的后端顶部连接有角度检测组件,角度检测组件的顶端连接有深度检测组件,底座组件、角度检测组件和深度检测组件的外部共同呈“L”字型结构,角度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上方设有连接框,第一固定块和连接框之间共同连接有转动轴,通过倾角传感器对第一固定块和连接框之间的角度进行测量,由红外传感器对其探测端和L型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传输至单片机,由无线传输模块将单片机所接受数据传输至手机,进而供工程师了解沉降情况,并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建筑施工中,每隔一段时间会对建筑物进行沉降检测,从而了解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而判断对建筑物的影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传统检测方式,设置沉降检测点,采用水平测量仪经常检测,该方式测量较为繁琐,且无法使工程师以及建筑工人实时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得到了解,在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解决了传统检测方式,设置沉降检测点,采用水平测量仪经常检测,该方式测量较为繁琐,且无法使工程师以及建筑工人实时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得到了解,在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的后端顶部连接有角度检测组件,所述角度检测组件的顶端连接有深度检测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角度检测组件和深度检测组件的外部共同呈“L”字型结构;所述角度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方设有连接框,所述第一固定块和连接框之间共同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连接框的顶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侧面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倾角传感器,所述连接框和连接块的侧面共同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侧面连接有角度刻度盘,所述侧板的边缘处开设有半环槽,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一端穿过半环槽,且侧面连接有指针。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端和顶壳的顶端相连,所述倾角传感器的探测端中心点和转动轴的中心端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侧板的底部位于顶壳的侧面外部,所述角度刻度盘的圆心和转动轴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所述指针的中心点和转动轴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横向水平面。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深度检测组件包括壳体和移动板,所述壳体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壳体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和凹槽为连通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边缘处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底端连接有红外传感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板的前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连接有长度刻度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侧面连接有L型板,所述移动板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安装板。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底端和连接块的顶端相连,所述移动板位于凹槽内部,且尺寸相适配,所述L型板的一端位于滑槽的内部,所述L型板的顶端、红
外传感器的探测端、长度刻度板的零刻度线和壳体的顶端均处于同一横向平面。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板和顶壳,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无线传输模块、单片机和蓄电池。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壳的底部侧面分别设有两组第一安装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位于顶壳的底部且位于两组第一安装板之间,所述底板和顶壳的拐角均连接有紧固螺栓。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倾角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为信号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单片机、倾角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分别与蓄电池为电性连接。
[0012]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通过倾角传感器对第一固定块和连接框之间的角度进行测量,由红外传感器对其探测端和L型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传输至单片机,由无线传输模块将单片机所接受数据传输至手机,进而供工程师了解沉降情况,并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0013]2、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通过第二安装板带动移动板和长度刻度板在凹槽的内部向下移动,且L型板跟随在滑槽的内部向下移动,进而通过壳体的顶端所在平面从而观察长度刻度板的刻度数值,从而工人可判断沉降的深度。
[0014]3、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通过连接框和连接块围绕转动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在连接框和连接块在移动的同时,侧板和角度刻度盘跟随围绕转动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进而通过指针指向角度刻度盘29的位置,从而工人可读取数值知晓沉降角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角度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角度检测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深度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深度检测组件的右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深度检测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底座组件;11、底板;12、顶壳;13、无线传输模块;14、单片机;15、蓄电池;16、第一安装板;17、紧固螺栓;2、角度检测组件;21、第一固定块;22、连接框;23、转动轴;24、连接块;25、第一支撑板;26、倾角传感器;27、第二固定块;28、侧板;29、角度刻度盘;210、半环槽;211、指针;3、深度检测组件;31、壳体;32、移动板;33、凹槽;34、滑槽;35、第二支撑板;36、红外传感器;37、凹槽;38、长度刻度板;39、L型板;310、第二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组件1,底座组件1的后端顶部连接有角度检测组件2,角度检测组件2的顶端连接有深度检测组件3,底座组件1、角度检测组件2和深度检测组件3的外部共同呈“L”字型结构。
[0019]请参阅图4

6,角度检测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7,第一固定块21的上方设有连接框22,第一固定块21和连接框22之间共同连接有转动轴23,连接框22的顶端连接有连接块24,连接块24的顶部侧面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5,第一支撑板25的顶端安装有倾角传感器26,连接框22和连接块24的侧面共同连接有侧板28,侧板28的侧面连接有角度刻度盘29,侧板28的边缘处开设有半环槽210,第二固定块27的顶部一端穿过半环槽210,且侧面连接有指针211,第一固定块21的底端和顶壳12的顶端相连,倾角传感器26的探测端中心点和转动轴23的中心端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侧板28的底部位于顶壳12的侧面外部,角度刻度盘29的圆心和转动轴23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指针211的中心点和转动轴23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横向水平面。
[0020]需要说明的是,指针211指向角度刻度盘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1),所述底座组件(1)的后端顶部连接有角度检测组件(2),所述角度检测组件(2)的顶端连接有深度检测组件(3),所述底座组件(1)、角度检测组件(2)和深度检测组件(3)的外部共同呈“L”字型结构;所述角度检测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7),所述第一固定块(21)的上方设有连接框(22),所述第一固定块(21)和连接框(22)之间共同连接有转动轴(23),所述连接框(22)的顶端连接有连接块(24),所述连接块(24)的顶部侧面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5),所述第一支撑板(25)的顶端安装有倾角传感器(26),所述连接框(22)和连接块(24)的侧面共同连接有侧板(28),所述侧板(28)的侧面连接有角度刻度盘(29),所述侧板(28)的边缘处开设有半环槽(210),所述第二固定块(27)的顶部一端穿过半环槽(210),且侧面连接有指针(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1)的底端和顶壳(12)的顶端相连,所述倾角传感器(26)的探测端中心点和转动轴(23)的中心端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侧板(28)的底部位于顶壳(12)的侧面外部,所述角度刻度盘(29)的圆心和转动轴(23)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所述指针(211)的中心点和转动轴(23)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横向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沉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检测组件(3)包括壳体(31)和移动板(32),所述壳体(31)的顶端开设有凹槽(33),所述壳体(31)的侧面开设有滑槽(34),所述滑槽(34)和凹槽(33)为连通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超王开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超音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