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颗粒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223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制备工艺,属于塑料颗粒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除杂烘干;步骤2:加热熔融,通过静电除泡处理;步骤3:原料挤出冷却定型;步骤4:切割成颗粒状,步骤中配合使用一种热熔装置,设置有热熔机构,除泡机构,使熔融状态的塑料透过除泡机构产生的静电能够击破熔融状态塑料中存在的大量的小气泡,并且使熔融状态的塑料进一步与改性剂混合,能够很好的实现不添加化学除泡剂,消除塑料颗粒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使熔融状态的塑料很好和改性剂混合搅拌在一起,提高制备得到的塑料颗粒质量性能,提高废旧塑料回收率和塑材产品品质。回收率和塑材产品品质。回收率和塑材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颗粒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颗粒制备
,具体为一种塑料颗粒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高分子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塑料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塑料制品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由大量废旧塑料形成的白色污染垃圾,并带了大量资源浪费与治污费用,废旧塑料的回收再生与开发原生资源相比,成本较低,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所以废旧塑料的回收再生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和潜力。
[0003]目前确保再生塑料的回收使用性能稳定,通常使用改性塑料,改性塑料是指在原本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性能的塑料制品,改性塑料在制备时需要先将塑料原料加热成熔融状态,然后将改性剂加入到熔融状态的塑料中混合搅拌成混合物,最后将混合物挤出定型冷却;目前由于塑料回收的种类繁多、颜色不一,在制备过程中,存在回收塑料中很有多细微杂质过滤不干净,并且需要加入改性剂,在熔融过程中,高温会导致杂质或改性剂可能在加热的过程过发生反应,并形成众多微小气泡,熔融状态的塑料无法与改性剂很好的混合搅拌在一起,使制备得到的塑料颗粒不紧实,有气孔,塑料颗粒质量性能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废旧塑料回收率低和塑材产品品质低等问题,目前解决制备塑料颗粒中存在的气孔的问题,普遍采用的加入消泡剂,这种方法无疑增加了制备成本,还不同程度的使塑料颗粒内部成分含量发生变化,对稳定质量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0004]中国专利(CN112608542A),公开一种环保型PE塑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环保型PE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聚乙烯50

80份、改性淀粉20

30份、硬脂酸钙3

8份、润滑剂1

3份、增塑剂1

3份、分散剂2

4份、消泡剂2

4份、乙酸乙酯20

25份、抗氧化剂1

3份、降解剂3

5份,由混合、密炼、挤出等步骤制得,从制备原料中看出,改性成分中加入了消泡剂。
[0005]中国专利(CN116038938A),一种可降解塑料颗粒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可降解塑料原料放入挤出机中熔化;S2:将熔化后的可降解塑料原料通过挤出机挤出;S3:挤出机将可降解塑料原料呈多个条状挤出;S4:多个条状的可降解塑料原料进入冷却装置上水箱内的水中,并且进入皮带的上侧;S5:多个条状的可降解塑料原料从皮带上侧的多个下凹部处经过;S6:多个条状的可降解塑料从水箱处排出,对排出后冷却完毕的多个条状的可降解塑料的端部进行切割,制成可降解塑料颗粒,从制备步骤中看出,未对本申请所提及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困难,提供一种通过静电除泡步骤的塑料颗粒制备工艺。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塑料颗粒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塑料废弃物破碎成小颗粒后清洗,进行除杂烘干;步骤2:将除杂的塑料小颗粒加入改性剂搅拌均匀,加热熔融,通过电场强度为5

10kV/cm静电除泡处理;步骤3:将熔融状态的塑料原料挤出,进行冷却定型;步骤4:将冷却后的塑料进行切割成颗粒状。
[0008]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加热熔融操作,配合使用一种热熔装置,所述热熔装置包括热熔机构,除泡机构,所述热熔机构设置有热熔筒,热熔螺杆,加热块,所述热熔筒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内安装热熔螺杆,所述内筒与所述热熔筒之间留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安装加热块,所述热熔筒的底部连通到除泡机构;所述除泡机构设置有静电滤网,转动扇,除泡通道,所述静电滤网包括有框架,所述框架外侧设置有绝缘圈,所述框架内侧设置有由金属电极丝编织的滤网结构,所述静电滤网设置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除泡通道的顶端和底端,所述转动扇通过设置有转动盘旋转安装在所述除泡通道的中端,所述转动盘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向外延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转动轴连接有转动电机。
[0009]进一步,所述金属电极丝向外通过电源线连接有静电发生器,所述静电发生器电源电压为5

10KV。
[0010]进一步,所述静电发生器产生的静电电场强度为6

8KV/cm。
[0011]进一步,所述转动扇设置倾斜角度为45度,所述转动扇设置为5片。
[0012]进一步,所述热熔装置上方还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热熔装置下方设置有挤出装置。
[0013]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种塑料颗粒制备工艺,通过设置热熔机构和除泡机构,配合使用,使塑料原料通过热熔机构达到熔融状态,再经过除泡机构处理,除泡机构设置双层静电滤网,通过上层静电滤网,使熔融状态的塑料透过静电滤网,静电滤网产生的静电能够击破熔融状态塑料中存在的大量的小气泡,在通过除泡机构中端设置的转动扇,搅动塑料,使熔融状态的塑料进一步与改性剂混合,再次通过下层的静电滤网,进行进一步的除泡操作,然后进入到挤出装置中,本申请的制备工艺步骤,能够很好的实现不添加化学除泡剂,消除塑料杂质或改性剂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反应,形成的气泡,使熔融状态的塑料很好和改性剂混合搅拌在一起,提高制备得到的塑料颗粒质量性能,提高废旧塑料回收率和塑材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塑料颗粒制备工艺的热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塑料颗粒制备工艺的热熔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塑料颗粒制备工艺的除泡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塑料颗粒制备工艺的静电滤网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塑料颗粒制备工艺的转动扇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热熔机构;2、除泡机构;11、热熔筒;12、热熔螺杆;13、加热块;111、内筒;112、加热腔;21、静电滤网;22、转动扇;23、除泡通道;211、框架;212、绝缘圈;213、金属电极
丝;221、转动盘;222、皮带;223、齿轮;224、转动轴;225、转动电机;3、烘干装置;4、挤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应当理解,文中包含的以下术语可能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或仅是基于图例所示关系,而非指示或暗示所指为必须的特定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全文做广义理解,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2]“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颗粒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塑料废弃物破碎成小颗粒后清洗,进行除杂烘干;步骤2:将除杂的塑料小颗粒加入改性剂搅拌均匀,加热熔融,通过电场强度为5

10kV/cm静电除泡处理;步骤3:将熔融状态的塑料原料挤出,进行冷却定型;步骤4:将冷却后的塑料进行切割成颗粒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颗粒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加热熔融操作,配合使用一种热熔装置,所述热熔装置包括热熔机构(1),除泡机构(2),所述热熔机构(1)设置有热熔筒(11),热熔螺杆(12),加热块(13),所述热熔筒(11)内部设置有内筒(111),所述内筒(111)内安装热熔螺杆(12),所述内筒(111)与所述热熔筒(11)之间留设有加热腔(112),所述加热腔(112)内安装加热块(13),所述热熔筒(11)的底部连通到除泡机构(2);所述除泡机构(2)设置有静电滤网(21),转动扇(22),除泡通道(23),所述静电滤网(21)包括有框架(211),所述框架(211)外侧设置有绝缘圈(212),所述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峰彭隆基马敏伦熊晶戴杰李鹏志禄忠华管彦宁李亚芯李宝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金益惠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