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驱动的基站功耗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187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基站功耗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任意类别的基站作为初始类基站,对初始类基站进行数据收集,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原始样本集;S2.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基站功耗模型,并通过原始样本集对基站功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初始类基站的功耗模型;S3.在初始类基站的功耗模型基础上进行迁移学习,得到不同类别的基站功耗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集基站数据,对基站功耗进行建模,再利用迁移学习方法完成不同类型基站功耗建模,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泛化性。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泛化性。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泛化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驱动的基站功耗建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站功耗建模,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驱动的基站功耗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基站功耗建模方法通常基于物理模型或经验规则,通过对基站各个组件的功耗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建模。这样的建模方法有很多缺陷:第一,在对基站各个组件进行细致的功耗分析和建模时,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耗时的工作,过程繁琐复杂,建模效率低下。第二,现有的方法每次只能针对特定型号或特定配置的基站进行建模,参数的固定化使模型的泛化性较弱,难以适应不同基站、不同的网络场景和部署条件。第三,现有的方法只考虑了少数关键因素,忽略了如不同业务类型流量等因素对功耗的影响,这些缺陷导致最终构建的基站功耗模型的泛化性和准确性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据驱动的基站功耗建模方法,通过采集基站数据,对基站功耗进行建模,再利用迁移学习方法完成不同类型基站功耗建模,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泛化性。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数据驱动的基站功耗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任意类别的基站作为初始类基站,对初始类基站进行数据收集,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原始样本集;S2.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基站功耗模型,并通过原始样本集对基站功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初始类基站的功耗模型;S3.在初始类基站的功耗模型基础上进行迁移学习,得到不同类别的基站功耗模型:首先将初始类基站的功耗模型的输出层去除,然后连接一层迁移学习模型,形成基于迁移学习的基站功耗模型;利用原始样本集对基于迁移学习的基站功耗模型进行预训练:训练时初始类基站的功耗模型部分保持不变,只对迁移学习模型进行更新,训练结束后,得到预训练模型;对于任一种与初始类基站类型不同的基站,采集该基站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该类基站的样本集,然后利用该类基站的样本集对预训练模型进行训练:训练时,预训练模型中,初始类基站的功耗模型部分保持不变,只对迁移学习模型进行更新,训练结束后得到当前类基站的功耗模型。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不再需要进行详细的组件功耗分析,只需要采集基站功耗数据,然后直接进行建模,提高了建模效率;采用了大量的数据来训练模型,并且运用迁移学习的方法,提高了模型的泛化性,可以适应不同类型或配置的基站;能够自动学习
功耗与不同业务流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08]如图1所示,一种数据驱动的基站功耗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将任意类别的基站作为初始类基站,对初始类基站进行数据收集,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原始样本集;S101.对于初始类基站下的任意一个基站,收集多个时刻内基站的地理位置信息、覆盖场景、功耗、天线挂高、覆盖半径和不同业务类型的上下行流量,并形成数据样本:其中,每一个时刻内,基站的地理位置信息、覆盖场景、功耗、天线挂高、覆盖半径和不同业务类型的上下行流量作为该时刻的样本特征,基站的功耗作为样本标签;设共采集了T个时刻的数据,则共得到了T个数据样本;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采集了T个时刻的数据,但是当基站确定的时候,它的覆盖场景、地理位置、天线挂高、覆盖半径就确定了,不同时刻下,不同业务类型的上下行流量和功耗是不同的。
[0009]S102.对于初始类基站下的多个基站,重复执行步骤S101,得到每一个基站的数据样本;设共有M个基站,则共获得了M*T个数据样本;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多个基站可以是初始类基站下的所有基站,也可以是由于基站数目较多时,从基站中选择出来的M个基站。
[0010]对于获得的每一个数据样本,判断其中包含的功耗信息是否有缺失,若功耗信息缺失,则对功耗信息进行填补;所述对功耗信息进行填补的过程包括:设第i个基站的第t个时刻的数据缺失,,则填补方式包括从第i个基站外的M

1个基站中,选择个与第i个基站距离最近的基站,,将选择的个基站的第t个时刻的功耗数据取平均得到第一平均值;然后从第i个基站的其余T

1个时刻的功耗数据中,选择与t时刻最接近的个时刻的功耗值取出,然后取平均得到第二平均值,;将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取平均后对缺失的功耗值进行填补;该填补方式从位置(空间)上和时序上两个维度进行填补,相比于传统的时序填补方式,有效提高了填补的准确性。
[0011]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可以从时序和特征两个方向进行填补,也能够提高填补的准确性,例如:从第i个基站外的M

1个基站中,选择出第i个基站覆盖场景相同的多个基站,然后从中选择出与第i个基站的天线挂高和覆盖半径最接近的基站:
即将选出的多个基站中,对于每一个基站,将其天线挂高与第i个基站的天线挂高作差,然后求得绝对值,将其的覆盖半径与第i个基站的天线半径作差,然后求得绝对值,然后对两个绝对值求和;然后取求和结果最小的基站,将其第t个时刻的功耗值作为填补的基准值;然后从第i个基站的其余T

1个时刻的功耗数据中,选择与t时刻最接近的个时刻的功耗值取出,然后取平均得到修正值,;将基准值和修正值取平均后对缺失的功耗值进行填补。
[0012]S103.重复执行N次步骤S102,得到N*M*T个数据样本,加入原始样本集中,完成的原始样本集构建。
[0013]S2.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基站功耗模型,并通过原始样本集对基站功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初始类基站的功耗模型;所述机器学习算法包括XGBoost算法、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或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0014]这里以XGBoost回归算法为例,将基站的功耗作为标签,将地理位置、覆盖场景、天线挂高、覆盖范围、不同业务上下行流量等作为特征。假设收集到的数据集一共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有m个特征,用集合D来表示:其中,为特征向量,为标签。
[0015]该算法以决策树作为基学习器,其转换函数为:其中q代表树的结构,T代表树的叶子数量。每一轮迭代中,都会生成一棵决策树,预测时,该模型将这些树进行加和,得到预测函数来表示:这里的,表示生成的决策树的空间。
[0016]模型的损失函数用表示,于是可以得到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提高模型鲁棒性,在目标函数中添加正则项,得到修正后的目标函数:模型的目标是最小化修正后的目标函数。因为该模型采用了加法模型的算法,在计算目标函数时,之前生成树的时间复杂度是已知的,所以可以进一步化简所要最小化的目标函数:
接下来再用二阶泰勒展开的方法再对进行近似:其中和分别是对求一阶偏导和二阶偏导。其中是一个常量,在求最值的时候可以忽略:在求最值的时候可以忽略:再将树的时间复杂度的表达式代入,可以得到下面的式子,其中代表第j个叶子中样本的集合:中样本的集合:所以对于确定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驱动的基站功耗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任意类别的基站作为初始类基站,对初始类基站进行数据收集,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原始样本集;S2.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基站功耗模型,并通过原始样本集对基站功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初始类基站的功耗模型;S3.在初始类基站的功耗模型基础上进行迁移学习,得到不同类别的基站功耗模型:首先将初始类基站的功耗模型的输出层去除,然后连接一层迁移学习模型,形成基于迁移学习的基站功耗模型;利用原始样本集对基于迁移学习的基站功耗模型进行预训练:训练时初始类基站的功耗模型部分保持不变,只对迁移学习模型进行更新,训练结束后,得到预训练模型;对于任一种与初始类基站类型不同的基站,采集该基站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该类基站的样本集,然后利用该类基站的样本集对预训练模型进行训练:训练时,预训练模型中,初始类基站的功耗模型部分保持不变,只对迁移学习模型进行更新,训练结束后得到当前类基站的功耗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驱动的基站功耗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S101.对于初始类基站下的任意一个基站,收集多个时刻内基站的地理位置信息、覆盖场景、功耗、天线挂高、覆盖半径和不同业务类型的上下行流量,并形成数据样本:其中,每一个时刻内,基站的地理位置信息、覆盖场景、功耗、天线挂高、覆盖半径和不同业务类型的上下行流量作为该时刻的样本特征,基站的功耗作为样本标签;设共采集了T个时刻的数据,则共得到了T个数据样本;S102.对于初始类基站下的多个基站,重复执行步骤S101,得到每一个基站的数据样本;设共有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川崔曙光钟雲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