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制纽扣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154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竹制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竹制纽扣及加工方法,先加工成型再氮氛热处理;所述加工成型包括纽扣原坯加工和纽扣成型;纽扣原坯加工的刀具转速为80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制纽扣及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竹制品
,尤其涉及一种竹制纽扣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材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强度大、环保及可再生等特点,可用于家具用品或建筑用品。以竹材为原料设计制作竹纽扣,配以服装服饰,符合现阶段服装设计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竹纽扣不仅有利于推动竹产业的发展,拓宽竹制品应用领域;更开辟了“以竹代塑”新的道路。
[0003]当前,竹制纽扣在加工技术和处理工艺上均不成熟。在加工技术上,主要是沿用塑料制纽扣的生产方式,导致目前成品率不足6成,且刀具消耗非常严重(1天/把)。塑料质纽扣在加工过程中先将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色浆统一进行调配,属于均质材料,且在还未完全固化成板材时进行冲坯工序,硬度相对较低。而竹材由竹青

竹肉

竹黄组成的梯度结构,属于非均质材料,且硬度较大。采用加工塑料制纽扣的钨钢刀和精钢刀、转速、进给量加工竹制纽扣,极易产生毛刺、缺角和吃刀的情况,需根据竹材材性来选择刀具并优化转速和进给量。此外,塑料制纽扣在打磨抛光时是采用水磨抛光工艺,而竹材对水分敏感,不宜采用此方式进行打磨抛光。
[0004]在处理工艺上,大多数加工完后打蜡或染色上漆,保留竹材自生特点的同时提供保护作用,少数会采用火烧对其表面进行部分碳化,赋予竹纽扣更多的花纹色彩。但以上方式未从根本上缓解竹材材性上的问题。竹材作为天然的生物质材料,含有大量糖分和营养物质,加工成竹纽扣后,在生产生活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霉变,极大的衰减了竹纽扣和服装服饰的使用寿命。同时竹材自生还含有一些发色物质,经过水洗或漂洗过后,这些物质会逐渐溶出或与皂液、漂洗液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反应,导致竹制纽扣颜色产生差异,也存在对服装服饰染色的风险,进而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若使用化学药剂对其进行处理,则又需考虑生产成本和是否对环境有害等问题。此外,竹材因生长年限、产地、部位、去青去黄程度的不同,加工出的竹纽扣会有颜色差异,不利于同一批纽扣的质检和销售。而且现有技术在制造竹制品时,通常采用先碳化再加工的方式,但此种方式会使得竹条硬化,造成成品率下降、刀具磨损,不适宜竹纽扣的规模化制备。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竹制纽扣及其加工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制纽扣及加工方法,采用先加工成型再氮氛热处理的工艺,同时对刀具转速、进给量等参数进行优化,显著提高成品率和产品质量,得到颜色均一,尺寸稳定性好,抗菌,耐磨的竹制纽扣。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竹制纽扣加工方法,包括:先加工成型再氮氛热处理;所述加工成型包括纽坯(纽扣原坯)加工和纽扣成型;
[0008]所述纽坯加工的刀具转速为8000

12000r/min,进给量为0.12

0.18mm/r;所述纽
扣成型的刀具转速为6000

9000r/min,进给量为0.03

0.07mm/r;
[0009]所述氮氛热处理包括:在氮气保护和140℃

220℃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
[0010]本专利技术通过提高转速,减小进给量,能有效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刀具磨损率。采用先加工成型,再氮氛热处理处理,其一在于碳化后的竹条表面会变硬、变脆,这会造成成品率下降、刀具磨损更加严重;其二在于节省能耗,不受竹条长度的限制;其三在于避免加工过程中水分的影响。通过氮氛热处理能去除竹材含有的大部分糖分和抽提物,并杀灭虫菌,从根本上消除虫菌的生存空间,缓解了竹制纽扣易发生霉变,清洗过程中溶出物等问题。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氮氛热处理包括:氮气流速为0.1

0.5L/min,以3

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

220℃,保温2h

4h。在氮氛高温下竹材被碳化,竹制纽扣表面颜色更均一,同批纽扣之间的色差更小,利于与服装服饰搭配,还提供了更多颜色选择的可能性。除此,竹制纽扣较未处理的竹制纽扣使用性能上也更加优异,极大的延长了竹制纽扣的使用寿命。氮氛热处理处理后的竹纽扣,虽损失了部分力学性能,但其使使用性能有明显改善。
[0012]进一步的,所述纽坯加工和所述纽扣成型的刀具为高速钢刀或金刚石刀;在刀具选择上,依据竹材材性,采用硬度更大、耐磨性好、耐高温性能佳的高速钢刀、金刚石刀。
[0013]和/或,所述纽坯加工的刀具每5

8天进行一次更换;所述纽扣成型的刀具每10

15天进行一次更换。相比现有技术的一天一换,本专利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提高产品良率。纽坯加工的破损率小于15%,优选小于12%。纽扣成型的破损率小于10%,优选在5

8%,总体成品率可提升至85%以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成型还包括:纽扣成型后,进行打磨抛光。采用稻壳打磨抛光,能够避免加工过程中水分的影响。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打磨抛光包括:将纽扣粗品与稻壳在抛光机中进行打磨抛光;
[0016]所述纽扣粗品与稻壳的质量比优选为(15

25):1,优选为20:1。
[0017]进一步的,所述纽坯加工包括:采用冲坯机将竹条加工成纽坯;所述竹条为粗刨竹条或精刨竹条;所述竹条优选先进行去青去黄得到所述粗刨竹条或精刨竹条;采用微去青减少部分硬度大的竹青侧,保留竹材原有的弧面,加工面包扣等与竹材弧面一致的纽扣。精刨竹条适合加工表面较为平整、倒边等类型的纽扣。
[0018]和/或,所述纽扣成型包括:将纽坯送入车纽机进行车面、车底、打孔或刻字刻花,得到纽扣粗品。
[0019]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成型还包括:在纽坯加工后进行一检,挑除形貌不符合要求的纽坯;所述形貌不符合要求包括缺角、残缺、破损;
[0020]和/或,在纽扣成型后进行二检,挑除质量不达标的纽扣粗品;所述质量不达标包括孔眼残缺、破损。
[0021]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对氮氛热处理后纽扣表面进行上漆或打蜡。
[0022]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选材:选取厚度在6

8mm的中段和竹梢段竹材,经过切段、剖分获得竹条,竹条进行去青去黄得到粗刨竹条或精刨竹条;
[0024]S2、纽坯加工:采用冲坯机将竹条加工成纽坯,刀具选择高速钢刀、金刚石刀,转速控制在8000

12000r/min,进给量控制在0.12

0.18mm/r;
[0025]S3、一检:人工、半自动和或自动挑除缺角、残缺、破损的纽坯;
[0026]S4、纽扣成型:将纽坯送入车纽机进行车面、车底、打孔或刻字刻花操作一次成型,得到纽扣粗品,刀具选择高速钢刀、金刚石刀,转速控制在6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制纽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先加工成型再氮氛热处理;所述加工成型包括纽坯加工和纽扣成型;所述纽坯加工的刀具转速为8000

12000r/min,进给量为0.12

0.18mm/r;所述纽扣成型的刀具转速为6000

9000r/min,进给量为0.03

0.07mm/r;所述氮氛热处理包括:在氮气保护和140℃

220℃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制纽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氛热处理包括:氮气流速为0.1

0.5L/min,以3

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

220℃,保温2h

4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制纽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纽坯加工和所述纽扣成型的刀具为高速钢刀或金刚石刀;和/或,所述纽坯加工的刀具每5

8天进行一次更换;所述纽扣成型的刀具每10

15天进行一次更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制纽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成型还包括:纽扣成型后,进行打磨抛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制纽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抛光包括:将纽扣粗品与稻壳在抛光机中进行打磨抛光;所述纽扣粗品与稻壳的质量比为(15

25):1。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竹制纽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纽坯加工包括:采用冲坯机将竹条加工成纽坯;所述竹条为粗刨竹条或精刨竹条;所述竹条先进行去青去黄得到所述粗刨竹条或精刨竹条;和/或,所述纽扣成型包括:将纽坯送入车纽机进行车面、车底、打孔或刻字刻花,得到纽扣粗品。7.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戈赵翔叶翰舟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竹藤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