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92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巷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包括前支撑门架、后支撑门架、履带行走装置、钻具架、临时支护装置,前支撑门架、后支撑门架同侧支撑柱对应安装在一个履带行走装置的车架上,构成钻车主体,履带行走装置的车架前端安装有钻具架,钻具架前端面垂直设置有帮锚杆钻机轨道,帮锚杆钻机轨道上滑动安装有帮锚杆钻机,钻具架前端面上铰接有伸缩臂,伸缩臂围绕铰接点水平活动,伸缩臂前端固定连接有顶锚杆钻机,临时支护装置铰接在钻车主体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配套安装顶锚杆钻机、帮锚杆钻机、临时支护装置,钻机操作简便且实现零时间临时支护,提高了工作效率。了工作效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巷道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绝大部分煤矿为地下开采,需要在井下开掘大量巷道,巷道支护是保持巷道畅通和围岩稳定的重要环节,也是煤矿高效作业的的重要保证。煤矿作业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掘进和支护时间分配不平衡,现有技术采用掘进和支护交替间歇作业,且支护采用人工操作便携式锚杆钻机,需要多人操作,工序分散,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效率低,支护时间一般是掘进工作时间的两倍。虽然目前也有一些大型锚护设备,但由于巷道空间受限,大型锚护设备无法与掘进机共同使用、平行作业,也影响了锚护作业的效率。为了提高煤矿的作业效率,需要在运输同时进行支护作业。
[0003]中国技术CN214944349U公开了一种跨式锚杆钻车,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上锚钻部,车体包括:支撑柱,为两个,两个支撑柱底部分别设有行走机构,锚钻部设置在两个支撑柱的前端;横梁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上;两个支撑柱及其上的行走机构、横梁和锚钻部形成用于掘进机通过的作业通道,锚钻部包括:滑架,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前端;锚钻架,沿第三方向可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架之间;移动座,沿第二方向可滑动设置在所述锚钻架上;转动座,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钻进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上述锚杆钻车机身宽大,钻臂较多,钻臂移动复杂,不够灵活,支护方式也相对复杂,使用过程中影响运煤车等运输车辆的行走,给整个掘进工作增加了额外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锚杆钻车操作复杂、掘进和支护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包括前支撑门架、后支撑门架、履带行走装置、钻具架、临时支护装置,所述前支撑门架、后支撑门架均由两个支撑柱和横梁构成,前支撑门架、后支撑门架同侧支撑柱对应安装在一个履带行走装置的车架上,构成钻车主体,所述履带行走装置的车架前端安装有钻具架,钻具架前端面垂直设置有帮锚杆钻机轨道,帮锚杆钻机轨道上滑动安装有帮锚杆钻机,钻具架前端面上铰接有伸缩臂,伸缩臂位于帮锚杆钻机轨道下方,伸缩臂围绕铰接点水平活动,伸缩臂前端固定连接有顶锚杆钻机,所述临时支护装置,包括支撑臂、顶护板,迎头护板,支撑臂铰接在钻车主体顶部,钻车主体前端安装有前推油缸,前推油缸活塞与支撑臂铰接,铰接点位于支撑臂与钻车主体的铰接点下侧,支撑臂前端铰接顶护板,支撑臂前端设置有调节油缸,调节油缸活塞柱与顶护板铰接,铰接点位于支撑臂与顶护板的铰接点下侧,用于调节顶护板的角度,顶护板前端面固定安装迎头护板。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顶锚杆钻机角度调节油缸,安装在钻具架上,与伸缩臂位于同一水平面,顶锚杆钻机角度调节油缸活塞与伸缩臂一侧铰接。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装置,为一个支撑油缸,支撑油缸安装在钻具架下部,支撑油缸活塞向下,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平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帮锚杆钻机轨道上设置有滑座,滑座上固定连接有钻机延长臂,用于安装帮锚杆钻机,还包括驱动油缸,驱动油缸活塞与滑座连接,驱动滑座沿帮锚杆钻机轨道上下运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履带行走装置上设置有操作台、液压驱动装置、油箱,油箱与液压驱动装置管道连接,操作台用于控制履带行走装置和液压驱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用于控制锚杆钻车上的液压设备。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斜支撑梁,斜支撑梁一端与支撑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横梁固定连接,使前支撑门架和后支撑门架的顶部形成梯形结构。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配套安装顶锚杆钻机和帮锚杆钻机,操作简便,帮锚杆钻机通过滑座和竖直轨道沿竖直方向运动,进行帮锚杆施工,顶锚杆钻机通过伸缩臂铰接在钻具架前端面上,可围绕铰接点沿水平方向运动,并通过顶锚杆钻机角度调节油缸调整角度,进行顶锚杆施工。(2)掘进机工作时,本机械停在掘进机尾部处,不影响掘进机工作,掘进机完成掘进后退时,本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同步前进到掘进窝头,完成顶帮和迎头临时支护,节省了打设临时支护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专利技术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侧视图。
[0013]图2、本专利技术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车体后视图。
[0014]图3、本专利技术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如图1

3所示,一种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包括前支撑门架1、后支撑门架2、履带行走装置13、临时支护装置、支撑装置、帮锚杆钻机6、顶锚杆钻机5。
[0018]前支撑门架1、后支撑门架2均由两个支撑柱、两个斜支撑梁和横梁构成,斜支撑梁一端与支撑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横梁固定连接,使前支撑门架1和后支撑门架2的顶部形成梯形结构,为掘进机21行走提供足够大的空间的同时避免与巷道20顶部的风筒19发生碰撞。横梁与支撑柱形成的内侧空间作为掘进机21通过的行走通道,行走通道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前支撑门架1、后支撑门架2同侧支撑柱对应安装在一个履带行走装置13的车架上,构成钻车主体。
[0019]履带行走装置13的车架前端安装有钻具架3,钻具架3前端面垂直设置有帮锚杆钻机轨道7,帮锚杆钻机轨道7上设置有滑座,滑座通过驱动油缸沿滑道上下运动,滑座上固定连接有钻机延长臂8,用于安装帮锚杆钻机6,钻具架3前端面上铰接有伸缩臂9和顶锚杆钻机角度调节油缸,伸缩臂9和顶锚杆钻机角度调节油缸位于帮锚杆钻机轨道7下方且处于同一水平面,顶锚杆钻机角度调节油缸活塞与伸缩臂9一侧铰接,驱动伸缩臂9围绕铰接点水平活动,伸缩臂9前端固定连接有顶锚杆钻机5。
[0020]钻具架3下部安装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为一个支撑油缸4,支撑油缸4活塞向下,活塞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平板,支撑平板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可伸缩。施工时,支撑平板向下运动至地面,用于支撑车身。
[0021]履带行走装置13上还设置有操作台14、液压驱动装置15、油箱16,油箱16与液压驱动装置15管道连接,操作台14用于控制履带行走装置13和液压驱动装置15,液压驱动装置15用于控制锚杆钻车上的液压设备。
[0022]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门架、后支撑门架、履带行走装置、钻具架、临时支护装置,所述前支撑门架、后支撑门架均由两个支撑柱和横梁构成,前支撑门架、后支撑门架同侧支撑柱对应安装在一个履带行走装置的车架上,构成钻车主体,所述履带行走装置的车架前端安装有钻具架,钻具架前端面垂直设置有帮锚杆钻机轨道,帮锚杆钻机轨道上滑动安装有帮锚杆钻机,钻具架前端面上铰接有伸缩臂,伸缩臂位于帮锚杆钻机轨道下方,伸缩臂围绕铰接点水平活动,伸缩臂前端固定连接有顶锚杆钻机,所述临时支护装置,包括支撑臂、顶护板,迎头护板,支撑臂铰接在钻车主体顶部,钻车主体前端安装有前推油缸,前推油缸活塞与支撑臂铰接,铰接点位于支撑臂与钻车主体的铰接点下侧,支撑臂前端铰接顶护板,支撑臂前端设置有调节油缸,调节油缸活塞柱与顶护板铰接,铰接点位于支撑臂与顶护板的铰接点下侧,用于调节顶护板的角度,顶护板前端面固定安装迎头护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锚杆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红李金波郝家兴赵栋李舰张超华闫晋峰陈宪伟郭晓明闫越姚鑫郭涛飞李英平戚飞飞王占洲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