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磷石膏制备改性轻质碳酸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088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磷石膏制备改性轻质碳酸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磷石膏溶于乳酸铵溶液中,过滤得到富钙液,采用碳酸铵碳化得到轻质碳酸钙,用聚羧酸乙烯酯、氮化碳和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复配改性剂对轻质碳酸钙进行湿法表面改性,使轻质碳酸钙表面形成稳定的高分子有机疏水包裹层,增加了轻质碳酸钙表面的亲油性,与树脂的相容性更好,在PP材料中填充所制备的改性轻质碳酸钙,能够显著增强PP材料的耐热、抗冲击、抗弯曲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实现磷石膏高值化利用。能够实现磷石膏高值化利用。能够实现磷石膏高值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磷石膏制备改性轻质碳酸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由磷石膏制备改性轻质碳酸钙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磷石膏是硫酸法制备磷酸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体废渣,每生产1吨磷酸产生4~5磷吨磷石膏,磷石膏中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其次为二氧化硅,还含有少量磷和氟。磷石膏产量大,以堆存作为主要处置方式,磷石膏堆存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易造成水体污染。磷石膏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因此对磷石膏进行处理并回收利用,生产高价值的产品不仅可以带来环境效益,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0003]目前已有利用磷石膏制备碳酸钙的工艺,在专利CN101492178A利用磷石膏联产硫酸铵和碳酸钙的方法中,直接将磷石膏和碳酸铵混合反应制备改性碳酸钙和硫酸铵,该方法虽然实现了磷石膏高值化利用,但是制备的改性碳酸钙中含有杂质,纯度只有93.13%。采用相转移剂将磷石膏溶解,去除杂质再碳化能够提高碳酸钙的纯度,专利CN114368771A中,采用氯化铵溶解磷石膏,去除杂质后碳化制备球形碳酸钙,专利CN113321232A中,采用含氨相转移剂溶解去除杂质再碳化制备轻质碳酸钙,相转移剂中硫酸铵采用蒸发结晶回收,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得到较纯的碳酸钙,但蒸发结晶回收硫酸铵能耗高,且当相转移剂阳离子和碳化剂阳离子不相同时,蒸发结晶得到的产品纯度低。
[0004]轻质碳酸钙其表面有亲水性较强的羟基,呈现较强的碱性,这种亲水疏油的性质使得轻质碳酸钙与有机高聚物的亲和性差,易形成聚集体,在高聚物内部分散不均匀,影响使用效果,为了提高轻质碳酸钙的补强作用以及其在塑料中的分散效果,有必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常用的表面改性剂有硬脂酸盐、油酸盐等长链脂肪酸盐,这类长链脂肪酸盐与钙形成沉淀包裹在碳酸钙表面,但包裹层不稳定,在洗涤过程中易被洗脱,影响其在塑料填充中的作用,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稳定的轻质碳酸钙表面包裹层十分必要。
[0005]基于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利用磷石膏制备改性轻质碳酸钙的方法,利用磷石膏为原料,采用相转移法制备轻质碳酸钙,选择合适的分离技术回收相转移剂和硫酸铵,并对轻质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形成稳定的疏水包裹层,提高轻质碳酸钙表面稳定性,增强其与有机高聚物的亲和性及其在高聚物内部的分散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利用磷石膏制备改性轻质碳酸钙的方法,能够将磷石膏制备成高纯的改性轻质碳酸钙,并有效分离回收相转移剂和硫酸铵,制备的改性轻质碳酸钙表面包裹层均匀稳定,疏水性强,在高聚物中分散均匀且相容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转化产品性能好,符合目标市场要求。
[0007]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1)将磷石膏加入乳酸铵溶液中加热搅拌溶解,溶解完全后过滤得到富钙液和高硅渣;
(2)在步骤(1)所得富钙液中加入分散剂,在加热条件下,将碳酸铵溶液缓慢滴入富钙液中,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过滤得到轻质碳酸钙,滤液采用纳滤膜分离乳酸铵和硫酸铵,乳酸铵回用至步骤(1);(3)将步骤(2)所得轻质碳酸钙调浆,在料浆中加入表面改性剂,将料浆加热并充分搅拌一段时间,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改性轻质碳酸钙。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磷石膏和乳酸铵质量之比为1:2~4,乳酸铵的浓度为15wt%~25wt%,溶解温度为40~60℃,搅拌速度为200~400r/min,溶解时间为0.5~2h。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分散剂为月桂酸钠,用量为0.1wt%~0.5wt%,碳酸铵溶液浓度为2

5wt%。碳化反应温度为75~95℃,搅拌速度为200~400r/min,滴加时间为10~30min。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纳滤膜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0D的纳滤膜,采用两级纳滤。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料浆浓度为40wt%~60wt%,表面改性剂为聚羧酸乙烯酯、氮化碳和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按2:0.1

1.5:1

5制得的复配改性剂,用量为3wt%~5wt%,加热温度为75~95℃,搅拌时间为0.5~1h。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简单,能耗较低,整个反应体系形成闭环,乳酸铵溶液循环利用,无废物产生;2、本专利技术采用聚羧酸乙烯酯、氮化碳和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复配改性剂对轻质碳酸钙表面进行湿法改性,形成均匀、稳定的亲油疏水包裹层,显著提高轻质碳酸钙疏水性和分散性,作为塑料制品填料时,能够增强塑料制品的耐热性、强度和刚度,降低生产成本;3、本专利技术将磷石膏制备成高值化的改性轻质碳酸钙产品,实现了磷石膏的资源化回收利用,能够有效缓解磷石膏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创造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案
[0014]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列举以下实施例,以下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实施例中用到的磷石膏取自于某磷化工企业,其成分表如下:表1:磷石膏主要成分:实施例1(1)将磷石膏加入到浓度为15wt%的乳酸铵溶液中,磷石膏于乳酸铵质量比1:2,加热到40℃,保持温度,搅拌溶解2h,搅拌速度300r/min,过滤后得到富钙液;(2)在步骤(1)所得富钙液中加入0.2wt%的月桂基硫酸钠,将富钙液加热到80℃,保持温度,将浓度为2wt%的碳酸铵溶液10min滴入富钙液中,并不断搅拌,搅拌速度300r/min,滴加完毕后过滤得到轻质碳酸钙,滤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0D的纳滤膜进行两级纳滤,乳酸铵回用至步骤(1),乳酸铵的回收率91.5%;
(3)将步骤(2)所得轻质碳酸钙调浆,料浆浓度为40wt%,在料浆中加入3wt%的表面改性剂,表面改性剂为聚羧酸乙烯酯、氮化碳和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按2:1.5:2制得的复配改性剂,将料浆加热到80℃,并充分搅拌0.5h,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改性轻质碳酸钙。
[0015]实施例2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仅乳酸铵浓度20wt%,磷石膏于乳酸铵质量比1:3,溶解温度45℃,溶解时间1h,溶解搅拌速度200r/min,分散剂用量0.3wt%,碳化反应温度85℃,碳酸铵浓度3wt%,滴加时间15min,碳化搅拌速度400r/min,调浆浓度为50wt%,表面改性剂用量4wt%,表面改性剂为聚羧酸乙烯酯、氮化碳和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按2:0.5:3制得的复配改性剂,改性反应温度85℃,改性搅拌时间1h,乳酸铵的回收率91.1%;实施例3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仅乳酸铵浓度25wt%,磷石膏于乳酸铵质量比1:4,溶解温度50℃,溶解时间1h,分散剂用量0.4wt%,碳化反应温度90℃,碳酸铵浓度4wt%,滴加时间20min,碳化搅拌速度400r/min,调浆浓度60wt%,表面改性剂用量4wt%,表面改性剂为聚羧酸乙烯酯、氮化碳和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按2:0.3:3制得的复配改性剂,改性反应温度90℃,乳酸铵的回收率91.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磷石膏制备改性轻质碳酸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磷石膏加入乳酸铵溶液中加热搅拌溶解,溶解完全后过滤得到富钙液和高硅渣;(2)在步骤(1)所得富钙液中加入分散剂,在加热条件下,将碳酸铵溶液缓慢滴入富钙液中,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过滤得到轻质碳酸钙,滤液采用纳滤膜分离乳酸铵和硫酸铵,乳酸铵回用至步骤(1);(3)将步骤(2)所得轻质碳酸钙调浆,在料浆中加入表面改性剂,将料浆加热并充分搅拌一段时间,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改性轻质碳酸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磷石膏和乳酸铵质量之比为1:2~4,乳酸铵的浓度为15wt%~25 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溶解温度为40~60℃,搅拌速度为200~400r/min,溶解时间为0.5~2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分散剂为月桂酸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康妮郑光明李防祝贺孙桦林汪凤玲尹会斌高先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峡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