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87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慢回弹海绵材料的原料配方组成包括以下各组分:慢回弹聚醚50~60份;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50~60份;乙二醇胺10~15份;硫黄2~3份;硬脂酸钾1~1.5份;硬脂酸钠1~1.5份;抗菌除螨剂1~1.5份;阻燃剂3~8份;发泡剂3~8份;泡沫稳定剂1~1.5份;催化剂3~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抗菌除螨剂,且抗菌除螨剂为聚柠檬烯碳酸酯改性勃姆石,可以提高慢回弹海绵材料的抗菌除螨效果,提高卫生等级,在发泡后经过冷冻干燥处理,冷冻干燥过程可增加慢回弹海绵材料的发泡孔数量,提高发泡效果,在传统的制备方式中融入新的加工工艺,可提高制备所得慢回弹海绵材料的质量。慢回弹海绵材料的质量。慢回弹海绵材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慢回弹海绵材料的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慢回弹海绵具有慢回弹性能,慢回弹性能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有特别的微粒结构,即蜂巢式构造。在显微镜下,慢回弹海棉最微小的单位,由细小的细胞小室(单元)组成,细胞的细胞壁致密可以包含空气,却只有微孔与外界和其它细胞连通,每个细胞构造非常均匀微孔的大小也非常的一直。慢回弹海绵由于其具有保温、隔热、吸音、减震、阻燃、防静电、透气性能好等特性,故涉及各种行业,包括汽车工业、家居用品、鞋业制造行业、特种包装制造业及高档家具制造业等。
[0003]目前,在慢回弹海绵的制备中采用密炼并一次发泡成型,没有经过冷冻处理,因此发泡数量完全取决于发泡剂,我们知道,通过低温干燥可提高发泡效果,因此,我们想将这一技术应用到慢回弹海绵的制备中,且针对慢回弹海绵的应用,我们想增加其抗菌效果,由此,我们提出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制备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慢回弹海绵材料的原料配方组成包括以下各组分:慢回弹聚醚50~60份;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50~60份;乙二醇胺10~15份;硫黄2~3份;硬脂酸钾1~1.5份;硬脂酸钠1~1.5份;抗菌除螨剂1~1.5份;阻燃剂3~8份;发泡剂3~8份;泡沫稳定剂1~1.5份;催化剂3~6份。
[0006]优选的,所述抗菌除螨剂为聚柠檬烯碳酸酯改性勃姆石。
[0007]优选的,所述慢回弹聚醚55份;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50份;乙二醇胺10份;硫黄2份;硬脂酸钾 1份;硬脂酸钠1份;抗菌除螨剂1份;阻燃剂3份;发泡剂3份;泡沫稳定剂1份;
催化剂3份。
[0008]优选的,所述慢回弹聚醚60份;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50份;乙二醇胺10份;硫黄2份;硬脂酸钾 1份;硬脂酸钠1份;抗菌除螨剂1.5份;阻燃剂3份;发泡剂4份;泡沫稳定剂1.5份;催化剂4份。
[0009]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按要求称取指定重量份的原料;S2、搅拌:将慢回弹聚醚、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乙二醇胺、阻燃剂在密炼机内搅拌密炼,得到物料A;S3、发泡:将硫黄、硬脂酸钾、硬脂酸钠、抗菌除螨剂、发泡剂、泡沫稳定剂、催化剂和物料A混合并加入到双辊混炼机,混炼25~30分钟,然后静置8~16小时后,将所得的混合液倒入模具中,模腔填充系数103%~126%,模具压力10~15MPa,硫化发泡温度为165~185℃,硫化发泡时间13~16分钟,即可得到慢回弹记忆海绵材料;S4、冷冻干燥:将得到的慢回弹记忆海绵材料放入冷冻室冷冻和干燥;S5、切割:冷冻完成后恢复至常温,然后按照要求裁切出指定的尺寸。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密炼时的起始温度设定为190~200℃,转子转速为70~80r/min,从加入料开始计时混炼25~30分钟。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冷冻温度为

15~
ꢀ‑
10℃,冷冻时间为3~5h。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添加抗菌除螨剂,且抗菌除螨剂为聚柠檬烯碳酸酯改性勃姆石,可以提高慢回弹海绵材料的抗菌除螨效果,提高卫生等级;添加的阻燃剂可增强慢回弹海绵材料的阻燃性能;发泡剂和泡沫稳定剂可以保证材料发泡稳定,且在发泡后经过冷冻干燥处理,冷冻干燥过程可增加慢回弹海绵材料的发泡孔数量,提高发泡效果,在传统的制备方式中融入新的加工工艺,可提高制备所得慢回弹海绵材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5]参照图1,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以重量份数计,慢回弹海绵材料的原料配方组成包括以下各组分:慢回弹聚醚50~60份;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50~60份;乙二醇胺10~15份;硫黄2~3份;硬脂酸钾1~1.5份;硬脂酸钠1~1.5份;抗菌除螨剂1~1.5份;
阻燃剂3~8份;发泡剂3~8份;泡沫稳定剂1~1.5份;催化剂3~6份。
[0016]抗菌除螨剂为聚柠檬烯碳酸酯改性勃姆石。
[0017]慢回弹聚醚55份;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50份;乙二醇胺10份;硫黄2份;硬脂酸钾 1份;硬脂酸钠1份;抗菌除螨剂1份;阻燃剂3份;发泡剂3份;泡沫稳定剂1份;催化剂3份。
[0018]慢回弹聚醚60份;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50份;乙二醇胺10份;硫黄2份;硬脂酸钾 1份;硬脂酸钠1份;抗菌除螨剂1.5份;阻燃剂3份;发泡剂4份;泡沫稳定剂1.5份;催化剂4份。
[0019]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按要求称取指定重量份的原料;S2、搅拌:将慢回弹聚醚、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乙二醇胺、阻燃剂在密炼机内搅拌密炼,得到物料A;S3、发泡:将硫黄、硬脂酸钾、硬脂酸钠、抗菌除螨剂、发泡剂、泡沫稳定剂、催化剂和物料A混合并加入到双辊混炼机,混炼25~30分钟,然后静置8~16小时后,将所得的混合液倒入模具中,模腔填充系数103%~126%,模具压力10~15MPa,硫化发泡温度为165~185℃,硫化发泡时间13~16分钟,即可得到慢回弹记忆海绵材料;S4、冷冻干燥:将得到的慢回弹记忆海绵材料放入冷冻室冷冻和干燥;S5、切割:冷冻完成后恢复至常温,然后按照要求裁切出指定的尺寸。
[0020]步骤S2中密炼时的起始温度设定为190~200℃,转子转速为70~80r/min,从加入料开始计时混炼25~30分钟。
[0021]步骤S4中的冷冻温度为

15~
ꢀ‑
10℃,冷冻时间为3~5h。
[0022]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添加抗菌除螨剂,且抗菌除螨剂为聚柠檬烯碳酸酯改性勃姆石,可以提高慢回弹海绵材料的抗菌除螨效果,提高卫生等级;添加的阻燃剂可增强慢回弹海绵材料的阻燃性能;发泡剂和泡沫稳定剂可以保证材料发泡稳定,且在发泡后经过冷冻干燥处理,冷冻干燥过程可增加慢回弹海绵材料的发泡孔数量,提高发泡效果,在传统的制备方式中融入新的加工工艺,可提高制备所得慢回弹海绵材料的质量。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慢回弹海绵材料的原料配方组成包括以下各组分:慢回弹聚醚50~60份;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50~60份;乙二醇胺10~15份;硫黄2~3份;硬脂酸钾1~1.5份;硬脂酸钠1~1.5份;抗菌除螨剂1~1.5份;阻燃剂3~8份;发泡剂3~8份;泡沫稳定剂1~1.5份;催化剂3~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除螨剂为聚柠檬烯碳酸酯改性勃姆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慢回弹聚醚55份;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50份;乙二醇胺10份;硫黄2份;硬脂酸钾 1份;硬脂酸钠1份;抗菌除螨剂1份;阻燃剂3份;发泡剂3份;泡沫稳定剂1份;催化剂3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回弹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慢回弹聚醚60份;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50份;乙二醇胺10份;硫黄2份;硬脂酸钾 1份;硬脂酸钠1份;抗菌除螨剂1.5份;阻燃剂3份;发泡剂4份;泡沫稳定剂1.5份;催化剂4份。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慢回弹海绵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明乐红金衡井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