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电线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绝缘电线和线圈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080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电线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绝缘电线和线圈,该方法包括:将PEEK树脂绝缘层固化于绝缘电线的外层后进行冷却;移动冷却后的绝缘电线;将气源通入等离子射流模组,以形成等离子射流区;绝缘电线经过等离子射流区,绝缘电线的表面受到等离子射流处理,以实现绝缘电线的表面粗糙化。通过对绝缘电线的表面进行等离子处理,PEEK树脂绝缘层的粗糙度明显增加,使得绝缘电线的表面活化,可提高表面附着能力,最终可达到提高PEEK绝缘电线与浸渍漆粘结性。绝缘电线与浸渍漆粘结性。绝缘电线与浸渍漆粘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绝缘电线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绝缘电线和线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制造的
,特别涉及一种绝缘电线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绝缘电线和线圈。

技术介绍

[0002]由聚醚醚酮(PEEK)树脂构成的绝缘电线,这种绝缘电线主要在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油冷电机中绕组时,必须保证与浸渍漆的粘结性。由于PEEK树脂材料本身具有自润滑性,低表面活性,在油冷电机绕组中与浸渍漆粘结性差,无法达到良好的浸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专利技术目的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缘电线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绝缘电线和线圈,通过对绝缘电线的表面进行等离子处理,PEEK树脂绝缘层的粗糙度明显增加,使得绝缘电线的表面活化,可提高表面附着能力,最终可达到提高PEEK绝缘电线与浸渍漆粘结性。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绝缘电线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将PEEK树脂绝缘层固化于绝缘电线的外层后进行冷却;移动冷却后的绝缘电线;将气源通入等离子射流模组,以形成等离子射流区;绝缘电线经过等离子射流区,绝缘电线的表面受到等离子射流处理,以实现绝缘电线的表面粗糙化。
[0007]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冷却后的绝缘电线包括:将冷却后的绝缘电线绕于储线导轮上,以张紧冷却后的绝缘电线;牵引冷却后的绝缘电线,储线导轮转动,以带动绝缘电线移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射流模组至少设置两个,储线导轮成对且上下间隔设置;将所述绝缘电线绕于储线导轮上且张紧;将所述绝缘电线向上牵引提升;等离子射流分别作用于张紧后的所述绝缘电线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相对的两个表面。
[0009]进一步地,绝缘电线的移动速度设为0.2

18.0m/min。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气源包括氧气、空气、氩气、氮气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气源的气压设为0.20MPa~2.00Mpa;所述气源的输出功率设为300~500W。
[0011]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射流模组的喷嘴与所述绝缘电线的表面设定的距离为5

20mm。
[0012]进一步地,等离子射流区呈带状,等离子射流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宽度。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绝缘电线,由上述的方法制备得到;所述绝缘电线包括导体裸线,以及形成于所述导体裸线外围的PEEK树脂绝缘层;所述绝缘电线的表面粗糙度为0.25

0.80μm。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包括上述的绝缘电线,所述线圈经过浸渍漆处理。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绝缘电线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储线导轮,其配置为能够转动,绝缘电线绕于储线导轮上,以张紧绝缘电线,牵引绝缘电线,储线导轮转动,以使绝缘电线移动;等离子射流模组,其用于当气源通入时能够形成等离子射流区;绝缘电线经过等离子射流区,绝缘电线的表面受到等离子射流处理,以实现绝缘电线的表面粗糙化。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通过不断地移动冷却后的绝缘电线,绝缘电线的表面可均匀接受高能等离子体的轰击,完成表面处理,经表面处理后的PEEK树脂绝缘层的粗糙度明显增加,使得绝缘电线的表面活化,可提高表面附着能力,最终达到提高PEEK绝缘电线与浸渍漆粘结性;同时可保证绕组良好的整体绝缘强度、电气性能,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电线的表面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绝缘电线的表面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绝缘电线的表面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绝缘电线的表面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1

储线导轮;12

等离子射流模组;13

绝缘电线;14

等离子射流区;111

第一储线导轮;112

第二储线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6]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主要有物理机械处理法、化学氧化法、火焰法、电晕法、硫化法、表面涂覆处理等,这些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有:如果通过物理机械处理法增加表面的粗糙度易对材料本身造成损伤影响使用;火焰法制备的涂层空隙度较大,易造成与基体材料的结合强度也较低;化学类处理方法易造成一定环境污染等。而采用等离子体处理表面的方法具有加工速度快、处理效果好、对材料本身损伤小等优点,因此在表面改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聚醚醚酮(PEEK)绝缘树脂材料的应用方面较少,并且其处理效果与其他绝缘漆液的兼容性、以及绝缘性能影响的研究也无从参考;另外,由于PEEK树脂材料本身具有自润滑性,低表面活性,在油冷电机绕组中与浸渍漆粘结性差,无法达到良好的浸渍效果。
[002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绝缘电线的表面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S10,将PEEK树脂绝缘层固化于绝缘电线的外层后进行冷却;
[0029]步骤S20,移动冷却后的绝缘电线;
[0030]步骤S30,将气源通入等离子射流模组,以形成等离子射流区;
[0031]步骤S40,绝缘电线经过等离子射流区,绝缘电线的表面受到等离子射流处理,以实现绝缘电线的表面粗糙化。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绝缘电线可以包括:导体裸线;在导体裸线外侧涂覆粘合剂,形成包覆导体裸线的粘合层;在380

410℃的温度下熔融挤出形成PEEK树脂绝缘层,在该挤出过程中,熔融的PEEK树脂材料能够与粘合层中的PEEK纳米粉末材料之间接触融合,从而粘合层与PEEK树脂绝缘层之间形成紧密结合,并且冷却结晶后在绝缘电线的表层形成PEEK树脂绝缘层。等离子射流模组可以包括喷射腔和喷嘴,气源可以是压缩空气,经等离子射流模组喷射出的等离子射流区可作用于PEEK树脂绝缘层;通过不断地移动冷却后的绝缘电线,绝缘电线的表面可均匀接受高能等离子体的轰击,完成表面处理,经表面处理后的PEEK树脂绝缘层的粗糙度明显增加,使得绝缘电线的表面活化,可提高表面附着能力,最终可达到提高PEEK绝缘电线与浸渍漆粘结性;同时可保证绕组良好的整体绝缘强度、电气性能,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电线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PEEK树脂绝缘层固化于绝缘电线的外层后进行冷却;移动冷却后的绝缘电线;将气源通入等离子射流模组,以形成等离子射流区;绝缘电线经过等离子射流区,绝缘电线的表面受到等离子射流处理,以实现绝缘电线的表面粗糙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冷却后的绝缘电线包括:将冷却后的绝缘电线绕于储线导轮上,以张紧冷却后的绝缘电线;牵引冷却后的绝缘电线,储线导轮转动,以带动绝缘电线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射流模组至少设置两个,储线导轮成对且上下间隔设置;将所述绝缘电线绕于储线导轮上且张紧;将所述绝缘电线向上牵引提升;等离子射流分别作用于张紧后的所述绝缘电线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相对的两个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电线的移动速度设为0.2

18.0m/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包括氧气、空气、氩气、氮气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气源的气压设为0.20M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祚茂叶惠敏何水生徐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佳腾电业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