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孔铣削的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062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孔铣削的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铣削效率低、加工精度低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导入包含待铣孔的模型,在所述模型的位置建立主坐标系,基于所述主坐标系,生成每个待铣孔的孔特征数据;根据所述孔特征数据确定孔轴向方向数据;确定待铣孔在所述主坐标系中的孔方位以及孔矢量方向;确定待铣孔的实际深度,根据所述切削参数中的切深数据和所述实际深度,计算孔的切削分层;确定每个待铣孔的进刀点、退刀点、第一刀切削轨迹、整体切削轨迹、进刀轨迹及退刀轨迹,生成一个待铣孔的孔轨迹;将所有待铣孔的所述孔轨迹顺序串联,生成多孔轨迹;根据所述多孔轨迹生成铣削程序,根据所述铣削程序执行圆孔铣削。行圆孔铣削。行圆孔铣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孔铣削的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控加工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圆孔铣削的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数控机床上铣削圆孔时,通常根据机床结构,生成三轴加工铣削轨迹或五轴加工铣削轨迹,刀具根据铣削轨迹运动,铣出所需的圆孔。在一个产品模型中通常存在着多个待加工的圆孔,且圆孔通常位于模型的不同面上,现有技术中,在待加工的圆孔位于不同面上时,需要为每一面建立坐标系,再基于坐标系生成铣削轨迹,生成铣削轨迹的过程极为繁琐复杂,对开发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另外,现有技术在生成圆孔铣削轨迹时,采用点分割的形式获得圆轨迹,该轨迹为近似圆的轨迹,而非真正的圆的轨迹。点分割获得圆轨迹,不仅程序代码多,轨迹生成效率低,且由于仅为近似圆的轨迹,机床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顿,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且加工后的圆孔精度低,通常还需进行二次加工,进一步降低了圆孔铣削的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孔铣削的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铣削效率低、加工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孔铣削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包含待铣孔的模型导入CAM软件,在所述模型的位置建立主坐标系,基于所述主坐标系,生成每个待铣孔的孔特征数据;根据所述孔特征数据确定孔轴向方向数据;加载刀具参数和切削参数;获取所述模型在所述主坐标系下的模型方位尺寸和模型位置尺寸;根据所述主坐标系、所述模型方位尺寸、所述模型位置尺寸和所述孔轴向方向数据,确定待铣孔在所述主坐标系中的孔方位;根据所述模型方位尺寸、所述模型位置尺寸、所述孔轴向方向数据和所述孔方位,确定待铣孔的孔矢量方向;根据所述孔特征数据中的孔开始数据和孔结束数据、所述孔矢量方向,获得待铣孔的实际深度;根据所述切削参数中的切深数据和所述实际深度,计算孔的切削分层;确定每个待铣孔的进刀点和退刀点;根据所述刀具参数中的刀具直径、所述孔特征数据中的孔直径和孔直径中心坐标、所述进刀点、所述切削参数中的切削余量、切削速度及切削转速,确定每个待铣孔的第一刀切削轨迹;根据所述第一刀切削轨迹及所述孔的切削分层,确定每个待铣孔的整体切削轨迹;根据所述模型方位尺寸、所述模型位置尺寸以及所述切削参数中的安全高度,确定铣削安全高度;根据所述进刀点的坐标、所述孔直径中心坐标、所述铣削安全高度,生成每个待铣孔的进刀轨迹;根据所述退刀点的坐标、所述孔直径中心坐标、所述铣削安全高度,生成每个待铣孔的退刀轨迹;所述第一刀切削轨迹、所述整体切削轨迹、所述进刀轨迹和所述退刀轨迹形成一个待铣孔的孔轨迹;将所有待铣孔的所述孔轨迹顺序串联,生成多孔轨迹;根据所述多孔轨迹生成铣削程序,根据所述铣削程序执行圆孔铣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孔铣削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安全高度包括第一铣削安全高度和第二铣削安全高度,所述第一铣削安全高度根据所述模型方位尺寸、所述模型位置尺寸以及所述切削参数中的主安全高度确定,所述第二铣削安全高度根据所述模型方位尺寸、所述模型位置尺寸以及所述切削参数中的侧安全高度确定;在采用三轴机床铣削时,根据所述第一铣削安全高度生成所述进刀轨迹和所述退刀轨迹;在采用五轴机床铣削时,根据所述第二铣削安全高度生成所述进刀轨迹和所述退刀轨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孔铣削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有待铣孔的所述孔轨迹顺序串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同珍钱雪立郑彦博隋冬林潘光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模智云科技有限公司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