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全通网络和低通网络的无源移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48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全通网络和低通网络的无源移相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由磁耦合全通网络构成的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全通网络和低通网络的无源移相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通网络和低通网络的无源移相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sub

6GHz频段的无线通信应用日益广泛,使得6GHz以下的通信频段逐渐变得拥挤,而6GHz以上的射频和毫米波频段带宽资源丰富,适用于宽带毫米波5G通信和高通量低轨卫星通信。然而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路径损耗增大,为实现远距离传输,相控阵天线技术通过波束成形提高了发射机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信噪比,补偿了高频信号较大的路径损耗,同时可以实现灵活的信号覆盖。
[0003]相控阵系统的波束扫描是通过控制阵列中每个单元接收或发射信号的相位来实现的,因此,控制信号相位的移相器模块是相控阵系统的关键模块之一。为实现高精度的波束扫描,移相器应当具有全向360
°
移相范围、高移相精度和低移相附加幅度波动。相比有源移相器,无源移相器具有零直流功耗的特性,有助于降低大规模阵列的总体功耗,同时,无源移相器支持双向工作,可复用于收发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通网络和低通网络的无源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磁耦合全通网络构成的90
°
移相单元、由片上电感构成的单元间匹配网络、由磁耦合全通网络的45
°
移相单元、由低通网络构成的相位精调单元以及由数字步进衰减器构成的幅度校准单元;射频输入差分信号IP和IN经过90
°
移相单元进行0
°
或90
°
移相,产生第一组差分信号V
IP1
和V
IN1
;第一组差分信号V
IP1
和V
IN1
经过单元间匹配网络,产生第二组差分信号V
IP2
和V
IN2
;第二组差分信号V
IP2
和V
IN2
经过45
°
移相单元进行0
°
或45
°
移相,产生第三组差分信号V
IP3
和V
IN3
;第三组差分信号V
IP3
和V
IN3
经过相位精调单元进行0
°
、5.625
°
、11.25
°
、16.875
°
、22.5
°
、28.125
°
、33.75
°
或39.375
°
移相,产生第四组差分信号V
IP4
和V
IN4
;第四组差分信号V
IP4
和V
IN4
经过幅度校准单元,减小移相时相位切换带来的幅度波动,并产生射频输出差分信号OP和O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通网络和低通网络的无源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90
°
移相单元由片上电感L
11
、L
12
、L
13
、L
14
,片上可变电容C
11
、C
12
、C
13
组成;片上电感L
11
的一端与片上可变电容C
11
的一端相连接并接到射频输入端口正端IP,另一端与片上电感L
12
的一端和片上可变电容C
13
的一端相连;片上电感L
12
的另一端与片上可变电容C
11
的另一端相连作为第一组差分信号的正端V
IP1
;片上可变电容C
13
的另一端与片上电感L
13
的一端和片上电感L
14
的一端相连接;片上电感L
13
的另一端与片上可变电容C
12
的一端相连接并接到射频输入端口负端IN;片上电感L
14
的另一端与片上可变电容C
12
的另一端相连作为第一组差分信号的负端V
IN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全通网络和低通网络的无源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90
°
移相单元的片上电感L
11
、L
13
的片上电感感值相同,片上电感L
12
、L
14
的片上电感感值相同,片上可变电容C
11
、C
12
所取的电容值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通网络和低通网络的无源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间匹配网络由片上电感L
21
、L
22
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伟詹迎李娜雨杨博涛高会言王绍刚卢航宋春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