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载体制备的TOPCon背面银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0318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交联载体制备的TOPCon背面银浆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导电银粉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联载体制备的TOPCon背面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银浆
,具体是一种交联载体制备的TOPCon背面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具有优势的战略新兴产业,随着现有P型PERC电池效率逐步逼近理论极限(23.5%~24.5%),为降低电池效率损失,多种新型的晶体硅电池结构被开发出来,其中N型TOPCon电池将成为未来产业化重要技术路线。
[0003]TOPCon电池采用具有隧穿效应的氧化硅薄膜和掺杂多晶硅薄膜钝化n型硅电池的背表面以及金属电极接触区,显著提升电池的开路压;相对于PERC电池和HJT电池,TOPCon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可达到28.7%,而其产业化效率在22.5%~23.5%左右,仍有提效空间,TOPCon电池的制造成本在快速下降,竞争优势愈专利技术显,研究新型银浆对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0004]光电转换效率是太阳电池的核心技术参数,金属
‑‑
硅接触复合损失是晶体硅电池效率损失的一个主要方面,常规太阳能电池由于背面金属电极直接与Si接触,载流子复合严重,导致J0偏高,Voc难以提升;PERC太阳能电池在背面金属与衬底之间沉积Al2O3/SiNx叠层钝化膜,对背表面实现了优异的钝化效果,提高了电池Voc;由于需对介质膜进行局域激光开孔,造成载流子需通过横向输运才能被金属电极收集,形成横向电阻输运损耗,同时金属与基体Si局域接触仍然存在较高的复合,即J0,metal比较高;TOPCon电池结构能够实现载流子一维纵向输运,同时能降低金属与硅基底的复合,兼顾开路电压与填充因子,能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0005]实现TOPCon电池技术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必须降低金属与硅基底的复合,提高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很重要的方面是TOPCon电池背面电极材料一导电银浆具备优良的性能;背面银浆是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导电材料,主要由导电功能相(银粉)、无机粘结相(玻璃粉)、有机载体组成,对电池片的电流导出起着关键性作用。
[0006]TOPCon太阳能电池电极制备工艺要求背面电极印刷后预先干燥,除去低分子挥发份,烧结时背面电极面向下,这与正面电极的烧结状态不同;研究表明,背面银浆烧结腐蚀SiNx层与n+接触与银浆玻璃的熔融粘度和银浆的流动特性有关,现有的产品多注重玻璃的腐蚀性的影响,对载体对背面银浆的烧结流动特性的研究不够,制约了TOPCon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升。
[0007]中国专利:背面银浆,专利申请公布日:2019年6月11日,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9872829A,本专利技术涉及银浆的
,尤其涉及一种背面银浆。这种背面银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制备,包含银颗粒45%

55%、玻璃料1.5%

2.5%、有机载体39%

45%,所述的背面银浆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总和为100%。这种背面银浆不具有烧透能力或具有较差烧透能力,在烧结后自身线电
[0008]阻低,且与烧结后的铝浆有良好的银铝接触,但是该专利中的银浆无法满足更细
栅线开口的印刷要求,容易在细栅印刷的工艺过程中出现坍塌、粗细不均问题,印刷性能降低;同时也会在细栅烘干工艺结束后出现掉粉的问题;接触性能较差,从而导致电池效率降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交联载体制备的TOPCON背面银浆及其制造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如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联载体制备的TOPCon背面银浆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有机载体2.5

15份,导电银粉70

92份,玻璃粉1.2

5.5份,稀释剂2

10份;
[0010]所述导电银粉是球状银粉、片状银粉的其中之一或者其混合物,其中球状银粉、片状银粉的平均粒径为0.6~2.5μm;所述载体包括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端羧基聚酯树脂、端羟基聚酯树脂、Vicbase TC3631、Vicbase TC3632、乙基纤维素、萜烯树脂、聚酰胺蜡、改性聚酰胺蜡、松油醇,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柠檬酸三丁酯、乙二醇二丁醚、己二酸二甲酯、三乙酸甘油酯、丙二单苯基醚、邻苯二甲酸二甲酯、TAD

374M、TAD

508E、ESLEAMTM221P、单硬酯酸甘油酯、聚山梨酸酯、BYK

R605、BYK

A555、聚醚硅氧烷类SH

4100、SH

450中的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玻璃粉为硅酸盐玻璃,其主要材料为SiO2/B2O3/ZnO系,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SiO2比例为20~60%;B203比例为10~50%;ZnO比例为5~20%;该玻璃制备的银浆可用于N型硅太阳能电池或TOPCon电池或N PERT电池的n型发射区形成欧姆接触电极,所述稀释剂为DBE、乙二醇丁醚和乙二醇丁醚乙酸酯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
[0011]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交联载体制备的TOPCon背面银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将载体、稀释剂混合5~15分钟;
[0013]2)加入玻璃粉、银粉,搅拌0.5~2小时,均匀后进行三辊研磨,细度达到5.5微米后过滤,即得一种交联载体制备的TOPCon背面银浆。
[0014]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背面银浆对N型电池钝化层(SiNx)有良好的腐蚀效果,并且在烧结时使银电极与掺杂硅能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接触电阻小;
[0016]2)背面银浆载体中加入交联固化树脂,增加了印刷电极烘干后与基材的粘接强度,改善了电极烧结过程中银浆的流动特性,抑制了熔体浆料的垂直扩散趋势,改善了背面电极与硅片的界面接触,Voc、FF增加,效率呈上升趋势;
[0017]3)交联固化载体含有交联树脂、固化剂、增稠剂、溶剂、分散剂、消泡剂等,银浆具备良好的印刷性能,适合于不断发展的TOPCon背面细栅越来越细的印刷要求;
[0018]4)背面银浆的烧结温区宽,满足电池烧结工艺的要求,可实现较高的电池转化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助烧剂及使用其制备银铝浆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
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
[0020]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联载体制备的TOPCon背面银浆,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有机载体2.5

15份,导电银粉7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联载体制备的TOPCon背面银浆,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有机载体2.5

15份,导电银粉70

92份,玻璃粉1.2

5.5份,稀释剂2

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载体制备的TOPCon背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银粉是球状银粉、片状银粉的其中之一或者其混合物,其中球状银粉、片状银粉的平均粒径为0.6~2.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载体制备的TOPCon背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载体包括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端羧基聚酯树脂、端羟基聚酯树脂、Vicbase TC3631、Vicbase TC3632、乙基纤维素、萜烯树脂、聚酰胺蜡、改性聚酰胺蜡、松油醇,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柠檬酸三丁酯、乙二醇二丁醚、己二酸二甲酯、三乙酸甘油酯、丙二单苯基醚、邻苯二甲酸二甲酯、TAD

374M、TAD

508E、ESLEAMTM221P、单硬酯酸甘油酯、聚山梨酸酯、BY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浩姜德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席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