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各向同性高铍量铍铜板坯降温自由锻造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造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铍量铍铜带材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和电工电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专利CN202210389957.4采用多道次轧制+固溶制备出了铍含量为1.8
‑
2.1wt.%的铍铜合金带材,然而该方法制出的带材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铍含量较低,不能满足高性能光电倍增管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要求;第二,由于铍铜合金的硬脆第二相,多道次轧制后,铍铜带材的边裂现象十分明显,必须铣削修边,降低了加工效率;第三,若想制备大规格卷材,需投入宽幅热轧机制备大规格大卷重坯料,导致设备投入较大;中国专利CN201810809226.4利用挤压+轧制制备出2.5~3.5wt.%的铍铜合金带材,但由于提高铍含量会产生大量硬脆第二相,使得变形抗力增大,这对挤压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挤压机能耗,并使得挤压模具的损耗增加,提升了制造成本,降低了加工效率;同时,较高的挤压温度,使得坯料在淬火过程中冷速不够,使得板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各向同性高铍量铍铜板坯降温自由锻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制备铸锭:以纯铜、铍铜中间合金为原料,将原料依次投入到真空中频炉中进行熔炼,再精炼、扒渣、静置,最后半连续铸造、车皮,得到坯料;二、锻造:首先对坯料进行均匀化,然后进行降温多向锻造;步骤二中所述的降温多向锻造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①
、预锻:在温度为810℃~830℃和压下量为20%~40%的条件下,对均匀化后的坯料进行锻造1个周期,得到预锻后的坯料;
②
、中间锻造:在温度为760℃~800℃和压下量为20%~40%的条件下,对预锻后的坯料进行锻造4~7个周期,得到中间锻造后的坯料;
③
、终锻:在温度为740℃~760℃和压下量为10%~30%的条件下,对中间锻造后的坯料进行锻造1个周期,得到终锻完成后的铜铍板坯;三、淬火:对终锻完成后的铜铍板坯进行淬火,得到淬火后的铜铍板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各向同性高铍量铍铜板坯降温自由锻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铍铜中间合金中铍的质量分数为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各向同性高铍量铍铜板坯降温自由锻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坯料中铍的质量分数为2.8%~3.5%,锌、铅、锡、铋、钴、铁、铬、镉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戴博,赵志雅,江超华,姜雁斌,姜晓宇,赵红运,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