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污泥干化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0033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湿污泥干化控制系统即方法,包括:导热油循环系统用于通过气化燃烧炉锅炉所排出的烟气对导热油进行升温;污泥干燥机用于接收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中的导热油使得污泥干燥机升温;湿污泥进料装置用于向污泥干燥机中输送湿污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气化燃烧炉锅炉的烟气排出管路所排出的烟气的温度作为干化控制系统的启动信号,使得导热油循环系统对污泥干燥机进行升温,利用导热油的温度对湿污泥进行干燥。干燥后的污泥重新进入气化燃烧锅炉进行焚烧。在这个过程中,即能够将气化燃烧炉锅炉的烟气排出管路所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回收利用,同时通过污泥干燥机对对湿污泥进行干燥,使得能量得到循环再利用,同时也能够降低成本。够降低成本。够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污泥干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湿污泥干化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湿污泥干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污泥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由有机残片、细菌体、无机颗粒和胶体等组成的非均质体,而污水是由居民生活污水、市政污水、工业污水与地下水、地表水和雨水混合而成,污水中包含有机物、无机物、毒性有机质及病毒微生物,废水中的有机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废油。
[0003]市政污泥一般含水量较高,在对市政污泥进行焚烧处理时,需要耗费大量热能将湿污泥进行干化,使其含水率低于一定值时才能进行焚烧,与此同时,目前通常采用气化燃烧炉锅炉处理市政污泥,在这个过程中,炉内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进行排放,高温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能造成损失,无法得到很好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污泥干化控制系统及方法,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湿污泥干化控制系统,包括导热油循环系统,污泥干燥机,湿污泥进料装置,蒸汽冷凝系统,水循环系统;
[0007]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用于通过气化燃烧炉锅炉所排出的烟气对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中的导热油进行升温;
[0008]所述污泥干燥机用于接收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中的导热油,通过导热油的温度使得污泥干燥机升温;
[0009]所述湿污泥进料装置用于向污泥干燥机中输送湿污泥,以通过升温后的污泥干燥机对湿污泥进行干化操作
[0010]所述蒸汽冷凝系统用于对湿污泥进行干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进行冷凝;以将湿污泥在所述污泥干燥机中进行干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转化为冷凝水;
[0011]所述水循环系统用于收集所述冷凝水。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导热油换热器、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
[0013]所述导热油换热器与气化燃烧炉锅炉的烟气排出管路连接,以通过气化燃烧炉锅炉所排出的烟气对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中的导热油进行升温;
[0014]所述导热油换热器的出油口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与所述污泥干燥机连接;所述导热油换热器的进油口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与所述污泥干燥机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导热油循环泵。
[0016]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干燥机通过干泥仓与气化燃烧炉锅炉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设置有膨胀油箱。
[0018]一种湿污泥干化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S1:当气化燃烧炉锅炉的烟气排出管路所排出的烟气温度使得导热油换热器进口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时,导热油循环系统启动,导热油在导热油换热器和污泥干燥机之间进行循环;
[0020]S2:当导热油循环系统中的导热油的温度升高至第二温度阈值时,污泥干燥机开始以第一干燥机运行频率运转;
[0021]S3:当导热油循环系统中的导热油温度升高至第三温度阈值时,湿污泥进料装置启动;向污泥干燥机中供给湿污泥,对湿污泥进行干燥同时启动水循环系统和蒸汽冷凝系统;
[0022]S4:对湿污泥进行干燥后获取含水率为20~30%的干化后污泥,使所述干化后污泥进入干料仓中,等待通过干污泥上料绞龙进入气化燃烧炉锅炉进行焚烧。
[0023]进一步的,,当导热油循环系统启动后,设置于第一循环管路上的导热油循环泵以第一水泵运行频率开启,使得导热油在导热油换热器和污泥干燥机之间进行循环。
[0024]进一步的,湿污泥进料装置向污泥干燥机中供给的湿污泥含水率高于80%。
[002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湿污泥干化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将气化燃烧炉锅炉的烟气排出管路所排出的烟气,使得导热油换热器进口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时,将其作为干化控制系统的启动信号,使得导热油循环系统对污泥干燥机进行升温,利用导热油的温度对湿污泥进行干燥。干燥后的污泥重新进入气化燃烧锅炉进行焚烧。在这个过程中,即能够将气化燃烧炉锅炉的烟气排出管路所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回收利用,同时通过污泥干燥机对对湿污泥进行干燥,使得能量得到循环再利用,同时也能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湿污泥干化控制方法流程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湿污泥干化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污泥干化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导热油循环系统1,导热油循环泵2,污泥干燥机3,湿污泥进料装置4,蒸汽冷凝系统5,水循环系统6;
[0031]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1用于通过气化燃烧炉锅炉所排出的烟气,对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1中的导热油进行升温;具体的,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1与气化燃烧炉锅炉的烟气排
出管路9连接,以使得导热油循环系统1与气化燃烧炉锅炉的烟气排出管路所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热量交换;
[0032]所述污泥干燥机3用于接收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1中的导热油,通过导热油的温度使得污泥干燥机3升温;具体的,所述污泥干燥机3与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1连接,以实现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1与所述污泥干燥机3之间的热量交换;
[0033]所述湿污泥进料装置4用于向污泥干燥机3中输送湿污泥,以通过升温后的污泥干燥机对湿污泥进行干化操作;具体的,所述湿污泥进料装置4与所述污泥干燥机3连接,以使得湿污泥进料装置4中的湿污泥进入所述污泥干燥机3;
[0034]所述蒸汽冷凝系统5用于对湿污泥进行干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进行冷凝;具体的,所述污泥干燥机3与所述蒸汽冷凝系统5连接,以将湿污泥在所述污泥干燥机3中进行干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转化为冷凝水;
[0035]所述水循环系统6用于收集所述冷凝水。具体的,所述蒸汽冷凝系统5与所述水循环系统6连接,以搜集冷凝水使其通过水循环系统6进入水箱中。
[0036]优选的,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1包括导热油换热器18、第一循环管路11和第二循环管路12;
[0037]所述导热油换热器18与气化燃烧炉锅炉的烟气排出管路9连接,以通过气化燃烧炉锅炉所排出的烟气,对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1中的导热油进行升温;
[0038]所述导热油换热器18的出油口通过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污泥干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油循环系统(1),污泥干燥机(3),湿污泥进料装置(4),蒸汽冷凝系统(5),水循环系统(6);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1)用于通过气化燃烧炉锅炉所排出的烟气对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1)中的导热油进行升温;所述污泥干燥机(3)用于接收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1)中的导热油,通过导热油的温度使得污泥干燥机(3)升温;所述湿污泥进料装置(4)用于向污泥干燥机(3)中输送湿污泥,以通过升温后的污泥干燥机对湿污泥进行干化操作;所述蒸汽冷凝系统(5)用于对湿污泥进行干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进行冷凝;以将湿污泥在所述污泥干燥机(3)中进行干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转化为冷凝水;所述水循环系统(6)用于收集所述冷凝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污泥干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1)包括导热油换热器(18)、第一循环管路(11)和第二循环管路(12);所述导热油换热器(18)与气化燃烧炉锅炉的烟气排出管路(9)连接,以通过气化燃烧炉锅炉所排出的烟气对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1)中的导热油进行升温;所述导热油换热器(18)的出油口通过第一循环管路(11)与所述污泥干燥机(3)连接;所述导热油换热器(18)的进油口通过第二循环管路(12)与所述污泥干燥机(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污泥干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11)上设置有导热油循环泵(2)。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建国史秋程龙高峻峰田超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帝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