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经济中的区块链多因素信任评价机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技术、数字经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经济中的区块链多因素信任评价机制。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本身蕴含跨时空连接、全网记录和自信任机制,能够有效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
[0003]专利文献[1]专利技术了提出了云制造环境中基于信任模型的服务组合评价方法,实现服务需求与服务资源的匹配。
[0004]专利文献[2]专利技术了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信任评价系统及方法,主要包括信任因素获取模块、信任度量模块、信任计算模块和信任评价模块;本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了在节点传送传感数据时的行为,从而更加全面地监测节点的行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处理网络中的不可信节点。
[0005]专利文献[3]专利技术了一种多维度的手机银行客户信任度评价方法;本方法建立了一种多维信任的手机银行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手机银行支付频率与信任的关系,手机银行信任偏离程度,客户信任惩罚值等因素均纳入到信任等级评价中。
[0006]专利文献[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经济中的区块链多因素信任评价机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数字经济风险评价的需要,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经济基本体系结构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1)终端级区块链;2)互联级区块链;3)云级区块链;终端级区块链主要功能是发布、接收和完成信任计算任务,实现底层信任的计算;互联级区块链主要功能为信任决策创建智能合约;云级区块链主要功能为信任更新等;步骤二:建立基于区块链的多因素信任指标融合方法;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层支撑技术,在去中心化公共环境下能以安全可验证的方式构建数字经济事务;在数字经济活动中,根据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经济体系架构,区块链由用户信息、时间戳信息、数字经济ID等相关列表组成,在区块链体中添加信任指标,并有本区块的Hash值、前区块信任值等,计算每个块存储的总信任值;步骤三:构建区块链的多因素信任结构;在数字经济的多因素信任结构中,其多因素信任结构中通常由可以分为底层信任和高层信任两层;底层信任主要是直接信任(DT)和推荐信任(RT),根据交互频率、交互次数和评估者的可信度确定其权重系数,再根据不同的权重系数进行信任评估;高层信任主要是信任可靠性、信任一致性和信任偏离等组成,高层处理需要根据底层计算的信任值进行确定;每个信任结构中,都有一个平衡的信任激励单元(BTI),用于与其他用户交互;直接信任是评价机构对用户信任程度的直接度量;推荐信任是根据用户的活动情况和其他用户的响应程度来度量的;步骤四:构建区块链的数字经济多因素信任机制的指标;在数字经济中,根据多因素信任的风险指标体系,明确区块链表中的信任风险指标,建立区块链与信任风险量化指标数据库,实现客户信任识别、数字经济实时处理的监控与管理;其信任指标如下:(1)直接信任:在直接信任评估中,评估者与被评估者直接接触,并给出介于0和1之间的直接信任值;其中0表示不诚实行为,1表示诚实行为;DT
ij
=(p
i
×
(q
j
)
‑
1/α
)/(p
i
+q
j
),p
i
为一定时间内支付成功的次数;q
j
为一定时间内支付失败的次数,利用惩罚因子α可以防止不信任或恶意服务者在较高的信任累计后的突然攻击;(2)推荐信任:服务请求者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信任评价意见而获取的信任评价关系;推荐信任的RT
ij
可以由公式(1)计算
(3)时间信任:主要是用户i用户j间基于一定时间内的信任关系,TT
ij
=βN
pij
/(βN
pij
+(1
‑
β)N
qij
),N
pij
表示用户i用户j间的可信时间,N
qij
表示用户i用户j间的不可信,β∈[0,1]是权重系数;(4)制度信任:主要是指在某种制度下用户i与用户j而产生的信任关系,在区块链技术中,用户i与用户j的单次信任关系表示为r
ij
,可以从客观制度角度构建制度信任IT
i
。(5)综合信任:服务请求者对服务提供者的综合考虑而得出的信任关系,是对一定时间内数字经济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直接信任、推荐信任和时间信任等而聚合的最终信任评价值;综合信任T
ij
可以由公式(3)计算T
ij
=γ1DT
ij
+γ2R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莺,裴浪,孙超豪,刘媛,孙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晴川学院武汉同德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