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面向以链治链的业务链交易监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870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以链治链”的业务链交易监管方法,以满足监管业务链交易过程中对监管链的可扩展性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分为三个部分:基于分片的监管链构建、业务链数据上链和业务链交易验证。基于分片的监管链构建将监管链划分成多个分片,同一分片内的监管链节点维护一份账本。业务链数据上链提出统一标签方法,将业务链的交易数据分配至不同分片保存。业务链交易验证通过将智能合约分解为子合约再顺序验证所有子合约完成跨分片交易验证。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分片技术减少了在监管业务链交易过程中的开销,提高了监管链的可扩展性;另一方面,通过分解智能合约实现了对跨分片交易的验证,在基于分片的监管链上实现了对业务链交易的监管。业务链交易的监管。业务链交易的监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以链治链的业务链交易监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大数据环境下政府信息化管理领域,具体应用于面向金融、通信、能源、物流等行业的区块链应用监管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是一种新型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账本由顺序增长的区块通过哈希方式链接而成,并利用密码学技术保证账本不可篡改。每个区块链上的节点都保存了一份账本的副本。区块链通过共识算法保证所有节点之间账本的一致性。联盟链(ConsortiumBlockchain)是一种新的区块链技术,利用CA确认参与者身份,使用基于密码学的背书策略验证交易,从而提升了区块链的吞吐量。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区块链账本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等特性,将其与实体行业相结合,已成为当今发展趋势。
[0003]然而,区块链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监管难题。传统中心化的监管模式不仅破坏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还无法满足各行业内对业务链的多方监管的需求。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认为区块链本身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服务公开可验证的优点有利于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以链治链的业务链交易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分片的监管链构建;S2:业务链数据上链;S3:业务链交易验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以链治链的业务链交易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S1:基于分片的监管链构建;具体过程分成以下3个步骤:S11:监管链构建、S12:监管链节点分片、S13:设计监管应用与分片交互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以链治链的业务链交易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S11:监管链构建,具体过程分为以下6个步骤:(1)构建监管组织的身份,监管链由多个监管组织共同构建,在构建监管链时,需要先为所有监管组织构建身份,首先,确定一个公认的证书颁发机构(CA),然后,各监管组织在本地生成公私钥对,并向CA发送证书颁发请求,最后,CA完成各组织身份的注册,并为其颁发公钥证书,(2)构建监管组织的CA,各监管组织利用步骤(1)中获得的证书,构建属于本组织的CA,(3)构建监管链节点与监管成员的身份,首先,确定监管链节点或监管成员在监管组织内的所属部门和权限,并以域名的形式表示其身份,然后,监管链节点或监管成员在本地生成公私钥对并向所属组织的CA发送证书颁发请求,最后,所属监管组织的CA完成监管链节点或监管用户身份的注册,并为其颁发公钥证书,(4)构建监管链网络,在所有监管链节点上配置监管链的网络信息,保证监管链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5)启动监管链节点程序,利用步骤(3)获得的监管链节点证书信息,在独立的主机上启动监管链节点程序,(6)生成初始区块,监管链节点创建监管链配置文件,生成监管链起始区块;S12:监管链节点分片,本步骤完成对监管链节点的分片,具体过程分为以下6个步骤:(1)确定监管链性能指标,根据监管链的业务需求,设计监管链吞吐量TH,监管链处理交易的延迟D,(2)确定分片内节点数量N,从1个节点开始,不断增加分片内节点数量,测试单个分片延迟指标d,在d不大于D的情况下选择最大的分片内节点数量作为N,(3)确定分片数量M,测试单个分片的吞吐量指标th,选择分片数量(4)划分监管链节点,首先,为监管链上的M个分片依次分配序号[0,M

1];然后,对所有监管链节点统一分配序号,最后,根据节点序号的取模结果,将该节点划分入ID与取模结果相同的分片中,(5)创建分片初始区块,在每个分片中先选择一个节点生成分片配置信息,创建分片内区块链账本的初始区块,(6)节点加入分片,根据步骤(4)的结果,节点复制对应分片的初始区块,广播自身加入分片的请求,最终加入分片,S13:设计监管应用与区块链交互功能,完成监管应用、以及应用与监管链交互接口的定义,具体过程分为以下6个步骤:(1)设计监管链调用接口,设计监管链智能合约,根据监管者的不同需求提供通用的功
能接口,并部署在监管链上,(2)设计监管应用访问接口,按照监管功能,设计监管应用访问监管链接口,将步骤(1)中监管链提供的调用接口封装成监管应用的访问接口,(3)监管应用配置监管链信息,为监管应用配置描述监管链的文件,文件内容包括监管链的节点信息、监管链的分片信息,(4)监管应用配置监管者信息,监管应用端为监管者创建监管账户,保存监管者的公钥证书等相关信息,用于登录监管链,(5)连接监管应用与监管链,监管应用基于步骤(3)生成的配置文件和步骤(4)生成的监管账户,在本地生成连接不同分片的信息,(6)测试监管应用的功能,监管者在监管应用上调用步骤(2)设计的访问接口,测试可用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以链治链的业务链交易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业务链数据上链,具体过程分为以下3个步骤:S21获取业务链数据、S22生成统一数据标签和S23数据存储上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以链治链的业务链交易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S21:获取业务链数据,监管链从业务链获取业务链账本中的交易数据,具体流程分为以下6个步骤:(1)建立跨链通信连接,监管应用和业务链之间建立跨链通信连接,用于传输监管请求与响应信息,(2)发送监管请求,监管者根据需求通过监管应用向目标业务链发送监管请求,监管请求包括监管者的公钥证书,被监管对象的身份标识以及请求监管的内容,(3)业务链验证监管请求,业务链端在收到监管请求后,验证监管者的公钥证书,判断其是否具有所请求的监管权限,若监管者不具有相关权限,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5),(4)业务链拒绝监管请求,如果监管者不具有访问权限,业务链向监管应用返回一条拒绝消息,表明无法为监管者提供相关业务链数据,(5)业务链返回相关数据,业务链根据监管请求,查询账本中的相关数据,并封装成响应消息发送给监管链,(6)监管应用接收业务链响应,监管应用从跨链通信连接中接收业务链返回的消息,若超时未接收到任何消息或接收到拒绝消息,则返回步骤(2)尝试重新发送监管请求;若收到业务链的响应消息,则进入步骤S22,S22:生成统一数据标签,具体分为10个步骤:(1)解析业务链数据,首先,判断步骤S21中从业务链上获取的数据所属类型,将来自业务链的数据分为三类:交易、区块以及账户快照,然后,根据类型,确定数据在业务链上的索引,其中交易的索引为交易序号,区块的索引为区块高度,账户的索引为账户标识,最后,判断当前数据类型是否为区块或者交易,若是,则进入步骤(2);否则,直接进入步骤(3),(2)计算交易或区块标签,将数据在业务链上的索引与业务链名称拼接成一个字符串S,将S作为哈希函数的输入,计算出标签L,结束后,直接进入步骤(8),(3)计算账户标签,对与账户快照类型的数据,计算账户标签,依次执行步骤(4)~(7),
(4)确定保留位数k,设置变量k,k代表同一个账户的数据在标签中的公共位数,k的长度取决于分片的数量,要求2
k
≥M,(5)计算账户公共标签,将账户的索引与业务链名称拼接成一个字符串S,将S作为哈希函数的输入,计算出账户的公共标签i,(6)计算账户独有标签,将在步骤(5)中生成的字符串S与监管序号seq拼接为一个字符串S

,将S

作为哈希函数的输入,计算出结果t,(7)生成账户标签,账户标签L由2部分构成,从步骤(6)的计算结果t中取前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昱玮宋宇星曾君玉戴生江何冉张颖王良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