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仿生粘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983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昆虫仿生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昆虫仿生粘附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安装装置和粘附主体,所述安装装置在固定装置外侧呈均匀分布,所述粘附主体在固定装置底部呈均匀分布,所述粘附主体与安装装置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粘附主体在固定装置底部呈均匀分布,所述粘附主体与安装装置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粘附主体包括软囊,所述软囊一侧与安装板紧密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柱、弹性伸缩杆、转板、气动伸缩杆、连接槽、转动槽、插槽、定位槽和弹性块,可以在弹性伸缩杆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固定板转动,此时第一固定板带动刚毛抓在墙面上,使得此昆虫仿生粘附装置可以粘附在墙面上。附装置可以粘附在墙面上。附装置可以粘附在墙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昆虫仿生粘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仿生
,具体为一种昆虫仿生粘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仿生是通过观察人类之外的生物,然后通过观察生物的特征,进行关于信息接受、信息传递、自动控制系统等的研究,这种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在机械设计方面给了很大启发,而针对昆虫的仿生研究则被称为昆虫仿生,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具有在垂直的、甚至倒悬的光滑表面上爬行的能力,一些种类甚至能够产生超过自身重量100倍的粘附力,对昆虫粘附结构形态及粘附机理进行研究与模仿,并应用于爬壁机器人的仿生设计和工业制造。
[0003]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物发展出两大类截然不同的粘附结构,即“光滑型”粘附结构和“刚毛型”粘附结构,两种粘附机制均通过减少接触距离和增加实际的接触面积而实现的,为了实现粘附形式的爬壁机器人,通常使用吸盘的方式,而吸盘自身体积过大,且仅能在玻璃等较为光滑的表面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昆虫仿生粘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仿生粘附装置,以解决爬壁机器人粘附结构只能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昆虫仿生粘附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安装装置(2)和粘附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2)在固定装置(1)外侧呈均匀分布,所述粘附主体(3)在固定装置(1)底部呈均匀分布,所述粘附主体(3)与安装装置(2)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粘附主体(3)包括软囊(301),所述软囊(301)一侧与安装板(201)紧密贴合,所述软囊(301)另一侧内安装有弹性网板(302),所述弹性网板(302)一侧固定连接有呈均匀分布的刚毛(303),所述弹性网板(302)一侧固定连接有呈均匀分布的横杆(304),所述弹性网板(302)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呈均匀分布的纵杆(305),所述纵杆(305)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306),所述加固板(306)上方固定连接有横板(307),所述加固板(30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杆(3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仿生粘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308)外侧开设有呈均匀分布的横槽(309),所述加固杆(308)通过所开设的横槽(309)与软囊(301)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仿生粘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2),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的个数共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101)分别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02)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102)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3),所述固定柱(103)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弹性伸缩杆(104),所述弹性伸缩杆(104)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0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01)一侧开设有连接槽(107),所述第一固定板(101)通过所开设连接槽(107)转动连接有气动伸缩杆(106),所述气动伸缩杆(106)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01)一侧下方开设有呈对称设置的转动槽(108),所述第一固定板(101)通过所开设转动槽(108)转动连接有转板(105),所述转板(10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块(111),所述弹性块(111)外侧与第二固定板(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征胖铁良李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