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963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一端均与驾乘舱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冷风腔和热风腔连通;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一端均与电池盒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冷风腔和热风腔连通;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一端均与电机箱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冷风腔和热风腔连通;风扇,其第一进风端通过第七阀门与电池盒连通,其第二进风端通过第八阀门与电机箱连通,其出风端与热风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电机和电池的工作温度,以及驾乘舱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同时能够在环境温度较低时,降低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车的续航里程。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的温控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的电机和动力电池的工作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为了提高电动汽车整车的运行性能,需要将电机和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0003]通常电动汽车还为电机和动力电池配置有热管理系统,通过热管理系统对电机和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进行控制。当电机和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较高时,热管理系统将电机和动力电池上的热量搬运走;当电机和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较低时,热管理系统为电机和/或动力电池提供热量,以便保证电机和动力电池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0004]此外,在环境温度较低时,空调系统需要为电动汽车的驾乘舱(驾驶舱和乘员舱)提供大量的热量,为驾乘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温度。如果电机和/或动力电池产生的废热能够被搬运到驾乘舱内,则势必会降低空调系统的耗电量,从而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可以将电机和电池的工作温度,以及驾乘舱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同时能够在环境温度较低时,降低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驾乘舱内,以检测所述驾乘舱内的室内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电池盒内,以检测所述电池盒内的电池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电机箱内,以检测所述电机箱内的电机温度;第一阀门,一端与所述驾乘舱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空调系统的冷风腔连通;第二阀门,一端与所述驾乘舱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空调系统的热风腔连通;第三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风腔连通;第四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第五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风腔连通;第六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风扇,其第一进风端通过第七阀门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其第二进风端通过第八阀门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其出风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三温度传感器配置有温控电路。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控电路包括检测电路、主控电路、电源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与所述检测电路、主控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连接,以提供电源;所述检测
电路、主控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依次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热电偶J1、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温度传感器U5、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和电阻R19;所述热电偶J1的引脚2与所述电容C17的一端、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2和接地的电容C18连接,所述热电偶J1的引脚1与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3和接地的电容C19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4与接地的所述电容C20连接后外接电压端+5V,所述电阻R16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7与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6与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5与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3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2与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包括微控制器U1、电阻R2、灯D1、电容C8和电感L1,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4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7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2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6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3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5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40与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2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2与所述灯D1的负极连接,所述灯D1的正极通过所述电阻R2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13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接地的电容C8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电容C9、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和接口JTAG1,所述电容C9的一端与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4、引脚6、引脚8、引脚10、引脚12、引脚14、引脚16、引脚18和引脚20连接后接地,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3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6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5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0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7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6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9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49和接地的电阻R9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3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5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5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7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后外接电压端3V3。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连接器P1,所述连接器P1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9、引脚10、引脚11、引脚12、引脚13、引脚14、引脚15、引脚16、引脚17、引脚18、引脚19和引脚20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3、引脚4、引脚11、引脚26、引脚27、引脚29、引脚30、引脚41、引脚42、引脚43、引脚33、引脚34、引脚35、引脚36、引脚37、引脚38、引脚39、引脚40、引脚62和引脚28一一对应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按键K2、按键K3、按键K4和按键K5,所述电阻R32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和电阻R35的一端相连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按键K2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1连接,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与按键K3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4连接,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与按键K4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5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按键K5
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0连接,所述按键K2的另一端、按键K3的另一端、按键K4的另一端和按键K5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4、电阻R23、电阻R25、电阻R26、光耦U8、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灯D7、灯D8、三极管Q2、三极管Q1、电子开关P7、电子开关P8、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驾乘舱内,以检测所述驾乘舱内的室内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电池盒内,以检测所述电池盒内的电池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电机箱内,以检测所述电机箱内的电机温度;第一阀门,一端与所述驾乘舱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空调系统的冷风腔连通;第二阀门,一端与所述驾乘舱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空调系统的热风腔连通;第三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风腔连通;第四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第五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风腔连通;第六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风扇,其第一进风端通过第七阀门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其第二进风端通过第八阀门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其出风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配置有温控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电路包括检测电路、主控电路、电源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与所述检测电路、主控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连接,以提供电源;所述检测电路、主控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依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热电偶J1、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温度传感器U5、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和电阻R19;所述热电偶J1的引脚2与所述电容C17的一端、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2和接地的电容C18连接,所述热电偶J1的引脚1与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3和接地的电容C19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4与接地的所述电容C20连接后外接电压端+5V,所述电阻R16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7与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6与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5与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3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2与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微控制器U1、电阻R2、灯D1、电容C8和电感L1,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4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7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2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6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3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5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40与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2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2与所述灯D1的负极连接,所述灯D1的正极通过所述电阻R2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13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接地的电容C8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电容C9、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和接口JTAG1,所述电容C9的一端与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口JTAG1的引
脚4、引脚6、引脚8、引脚10、引脚12、引脚14、引脚16、引脚18和引脚20连接后接地,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3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6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5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0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7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6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9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49和接地的电阻R9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3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5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5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7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后外接电压端3V3。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连接器P1,所述连接器P1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9、引脚10、引脚11、引脚12、引脚13、引脚14、引脚15、引脚16、引脚17、引脚18、引脚19和引脚20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3、引脚4、引脚11、引脚26、引脚27、引脚29、引脚30、引脚41、引脚42、引脚43、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成碧苏纪豪杨小宝苗虹刘青松李文涛吴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