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携带的园林景观用绿植幼苗栽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962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园林景观用绿植幼苗栽种装置,包括插入式土壤组件、幼苗导入机构、土壤提升机构和土壤松动器,插入式土壤组件包括内部加工成型有内腔的入土筒和对称安装于入土筒两侧的两组支撑杆,入土筒的边缘开设有豁口,幼苗导入机构安装于豁口处,两组支撑杆的上端与土壤松动器相连接,土壤提升机构活动穿插于土壤松动器内,幼苗导入机构包括导料板、手轮、导向辊和传输带,导料板的内部加工成型有导向槽,手轮安装于导料板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绿植幼苗栽种装置可以实现对幼苗栽种前的开坑、松土、栽种以及填埋处理,大大提高了对绿植幼苗的栽种效率,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和使用。便于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和使用。便于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园林景观用绿植幼苗栽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绿植幼苗栽种
,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园林景观用绿植幼苗栽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园林景观是指通过设计、规划和布置植物、水体、地形、建筑等要素,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和美感的室外空间。它结合了自然环境和人工构造,旨在打造出舒适、美丽和功能性的场所,供人们休闲、娱乐和欣赏,园林景观可以包括公园、花园、庭院、广场、景点等各种户外空间。它们可以是城市中的绿地公共空间,也可以是私人住宅的花园,甚至可以是商业区或公共机构的景观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考虑了多种因素,如植物选择、景观布局、地形塑造、水体设计、建筑元素的引入等。它的目标是创造出具有和谐、平衡和独特魅力的室外环境,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放松身心的场所,园林景观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生态可持续性、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等方面。它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对美丽环境和与自然的联系的需求,总之,园林景观是通过艺术性的设计和规划,将自然和人工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美丽、功能性和可持续的室外空间,为人们提供舒适和愉悦的环境,通常园林景观内会种植大量的绿植,工作人员将绿植幼苗栽种于园林内部。
[0003]然而,现有的园林景观的绿植幼苗栽种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在对绿植幼苗栽种前,通常需要对土壤进行翻土、挖坑以及对土壤进行松动处理,然后将需要栽种的幼苗置于土坑内对土壤进行填埋,对于绿植幼苗的栽种步骤较为繁琐,缺乏一种用于对绿植幼苗进行高效栽种的方式以及装置。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园林景观用绿植幼苗栽种装置,解决了在对绿植幼苗栽种前,通常需要对土壤进行翻土、挖坑以及对土壤进行松动处理,然后将需要栽种的幼苗置于土坑内对土壤进行填埋,对于绿植幼苗的栽种步骤较为繁琐,缺乏一种用于对绿植幼苗进行高效栽种的方式以及装置,这一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园林景观用绿植幼苗栽种装置,包括插入式土壤组件、幼苗导入机构、土壤提升机构和土壤松动器,所述插入式土壤组件包括内部加工成型有内腔的入土筒和对称安装于入土筒两侧的两组支撑杆,所述入土筒的边缘开设有豁口,所述幼苗导入机构安装于豁口处,两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土壤松动器相连接,所述土壤提升机构活动穿插于土壤松动器内;
[0006]所述幼苗导入机构包括导料板、手轮、导向辊和传输带,所述导料板的内部加工成型有导向槽,所述手轮安装于导料板的一侧,所述导向辊分设有两组且对称安装于导料板的两端,所述传输带套嵌于两组导向辊之间,所述手轮的内端与其中一组导向辊相连接,所述传输带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幼苗放置槽;
[0007]所述土壤提升机构包括盘体一、连接管、土壤收纳筒、复位弹簧和调节器,所述盘体一的下方与连接管相连接,所述连接管纵向穿插于土壤松动器内,所述连接管的末端与土壤收纳筒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嵌于连接管上,所述调节器纵向穿插于连接管内且下端延伸至土壤收纳筒的内部;
[0008]所述土壤松动器包括盘体二、马达、驱动齿轮、从动环、转动环、拨动杆和振动组件,所述盘体二位于盘体一的正下方,所述马达安装于盘体二上且动力输出端与驱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从动环的外围呈锯齿状结构且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环的下方与转动环相连接,所述转动环内置于盘体二的内部,所述拨动杆分设有若干组且均匀安装于转动环上,所述振动组件分设有若干组且均匀设置于盘体二内,所述拨动杆配合振动组件使用,所述振动组件的下端穿入土壤收纳筒内。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入土筒的底部加工成型有环形刀片,所述环形刀片的底部呈刀片状结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调节器包括旋钮、立杆、定位杆和伸缩带,所诉旋钮位于连接管的顶部且下端与立杆相连接,所述立杆的下端转动穿插于定位杆的中部,所述定位杆的外端固定于土壤收纳筒内壁上,所述立杆的下端还固定有两组移动板,两组所述移动板与定位杆之间通过两组伸缩带相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定位杆固定于土壤收纳筒的底部且下端呈刀片状结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土壤收纳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插孔,若干组所述插孔与土壤收纳筒的内部相连通。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盘体一和盘体二的两侧均固定有两组把手杆。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拨动杆的外端呈球状结构,所述拨动杆的外端位于相邻两组振动组件之间。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橡胶弯板和垂直固定于橡胶弯板上的若干组杆体,所述橡胶弯板呈弧形结构且下端与拨动杆相接触,所述杆体的下端穿插于插孔内。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对绿植幼苗进行栽种的便捷式栽种装置,该绿植幼苗栽种装置包括插入式土壤组件、幼苗导入机构、土壤提升机构和土壤松动器,当需要对植物幼苗进行栽种时,工作人员可以预先将绿植幼苗导入至幼苗导入机构内,在开坑时,将插入式土壤组件穿插入土壤内,并通过土壤提升机构将土壤进行提升,并移动至土壤松动器内,通过土壤松动器对土壤进行松动处理,最后通过幼苗导入机构将幼苗导入至土坑内,打开土壤提升机构将松动后的土壤下方至下方的土坑内,从而达到对绿植幼苗快速栽种的目的。
[0018]2.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绿植幼苗栽种装置可以实现对幼苗栽种前的开坑、松土、栽种以及填埋处理,大大提高了对绿植幼苗的栽种效率,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幼苗导入机构结构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调节器结构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盘体二内部结构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调节器闭合状态下结构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调节器展开状态下结构图。
[0025]图中:1、内腔;2、入土筒;3、支撑杆;4、豁口;5、导料板;6、手轮;7、导向辊;8、传输带;9、导向槽;10、幼苗放置槽;11、盘体一;12、连接管;13、土壤收纳筒;14、复位弹簧;15、调节器;16、盘体二;17、马达;18、驱动齿轮;19、从动环;20、转动环;21、拨动杆;22、振动组件;23、环形刀片;24、旋钮;25、立杆;26、定位杆;27、伸缩带;28、移动板;29、插孔;30、把手杆;31、橡胶弯板;32、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园林景观用绿植幼苗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式土壤组件、幼苗导入机构、土壤提升机构和土壤松动器,所述插入式土壤组件包括内部加工成型有内腔(1)的入土筒(2)和对称安装于入土筒(2)两侧的两组支撑杆(3),所述入土筒(2)的边缘开设有豁口(4),所述幼苗导入机构安装于豁口(4)处,两组所述支撑杆(3)的上端与土壤松动器相连接,所述土壤提升机构活动穿插于土壤松动器内;所述幼苗导入机构包括导料板(5)、手轮(6)、导向辊(7)和传输带(8),所述导料板(5)的内部加工成型有导向槽(9),所述手轮(6)安装于导料板(5)的一侧,所述导向辊(7)分设有两组且对称安装于导料板(5)的两端,所述传输带(8)套嵌于两组导向辊(7)之间,所述手轮(6)的内端与其中一组导向辊(7)相连接,所述传输带(8)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幼苗放置槽(10);所述土壤提升机构包括盘体一(11)、连接管(12)、土壤收纳筒(13)、复位弹簧(14)和调节器(15),所述盘体一(11)的下方与连接管(12)相连接,所述连接管(12)纵向穿插于土壤松动器内,所述连接管(12)的末端与土壤收纳筒(13)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4)套嵌于连接管(12)上,所述调节器(15)纵向穿插于连接管(12)内且下端延伸至土壤收纳筒(13)的内部;所述土壤松动器包括盘体二(16)、马达(17)、驱动齿轮(18)、从动环(19)、转动环(20)、拨动杆(21)和振动组件(22),所述盘体二(16)位于盘体一(11)的正下方,所述马达(17)安装于盘体二(16)上且动力输出端与驱动齿轮(18)相连接,所述从动环(19)的外围呈锯齿状结构且与驱动齿轮(18)啮合,所述从动环(19)的下方与转动环(20)相连接,所述转动环(20)内置于盘体二(16)的内部,所述拨动杆(21)分设有若干组且均匀安装于转动环(20)上,所述振动组件(22)分设有若干组且均匀设置于盘体二(16)内,所述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娟易西多赵芝麟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