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电路和光发射、接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956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3
本申请请求保护振荡电路和光发射、接收电路,涉及光电发射和接收的领域,其包括直流电源,还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用于在处于放大区或饱和区时,对第二电容C2充电;在处于截止区时,停止对第二电容C2充电;所述第一三极管Q1,用于在处于放大区或饱和区时,对第一电容C1充电;在处于截止区时,停止对第一电容C1充电;所述第一电阻R1,用于限制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的电流,并在第一三极管Q1处于截止区时承受第一电容C1放电电流。本申请具有减少硬件成本,提供低成本的控制LED灯的发射电路的效果。射电路的效果。射电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荡电路和光发射、接收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光电发射和接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振荡电路和光发射、接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光电传感器发射电路采用PWM信号控制LED灯发射光,需要采用控制器进行发射控制,增加硬件成本。同时,光电传感器在接收过程中,由于受外部电磁干扰较大,导致检测精度不高。在实际工业控制中物体检测主要受电机电磁干扰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减少硬件成本,提供低成本的控制LED灯的发射电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振荡电路和光发射、接收电路。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振荡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振荡电路,包括直流电源,还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用于在处于放大区或饱和区时,对第二电容C2充电;在处于截止区时,停止对第二电容C2充电;所述第一三极管Q1,用于在处于放大区或饱和区时,对第一电容C1充电;在处于截止区时,停止对第一电容C1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荡电路,包括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用于在处于放大区或饱和区时,对第二电容C2充电;在处于截止区时,停止对第二电容C2充电;所述第一三极管Q1,用于在处于放大区或饱和区时,对第一电容C1充电;在处于截止区时,停止对第一电容C1充电;所述第一电阻R1,用于限制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的电流,并在第一三极管Q1处于截止区时承受第一电容C1放电电流;所述第二电阻R2,用于限制第二三极管Q2基极的电流,并在第一三极管Q1处于截止区时承受第一电容C1放电电流,以及影响第二三极管Q2处于放大区、饱和区或截止区;所述第三电阻R3,用于影响第一三极管Q1处于放大区、饱和区或截止区;所述第四电阻R4,用于承受第二电容C2放电电流;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用于充、放电,从而影响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处于放大区、饱和区或截止区;所述第二电容C2的充、放电形成振荡输出的电流;所述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均为PNP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直流电源,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接地端,集电极还通过第一电容C1连接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到接地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接地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直流电源,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到接地端,集电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阻R3连接到接地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电容C3并联在所述直流电源和接地端之间,用于滤除直流电源的噪声信号。3.一种光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荡电路和点亮电路;所述振荡电路,包括直流电源、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用于在处于放大区或饱和区时,对第二电容C2充电;在处于截止区时,停止对第二电容C2充电;所述第一三极管Q1,用于在处于放大区或饱和区时,对第一电容C1充电;在处于截止区时,停止对第一电容C1充电;所述第一电阻R1,用于限制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的电流,并在第一三极管Q1处于截止区时承受第一电容C1放电电流;所述第二电阻R2,用于限制第二三极管Q2基极的电流,并在第一三极管Q1处于截止区时承受第一电容C1放电电流,以及影响第二三极管Q2处于放大区、饱和区或截止区;所述第三电阻R3,用于影响第一三极管Q1处于放大区、饱和区或截止区;所述第四电阻R4,用于承受第二电容C2放电电流;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用于充、放电,从而影响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处于放大区、饱和区或截止区;所述第二电容C2的充、放电形成振荡输出的电流;所述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均为PNP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直流电源,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接地端,集电
极还通过第一电容C1连接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到接地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义风李昌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怡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