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936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PET薄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是改性PET膜上涂覆多巯基溶液后,进行紫外光照射制得,改性PET膜是PET与丁烯二酸反应制得,多巯基溶液中含有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PET薄膜
,具体为一种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制成的膜具有较好的气体阻隔性能、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使得PET膜在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广泛用于纤维、薄膜、食品饮料包装和工程塑料等领域。
[0003]雾度是表征防眩光性能的辅助参数,反映透过试样而偏离入射光方向2.5
°
的散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之比,PET的高雾度阻碍了PET薄膜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制备了一种具有较低的雾度的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提升了PET薄膜在光学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所述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是改性PET膜上涂覆多巯基溶液后,进行紫外光照射制得。
[0006]优选的,所述改性PET膜是在PET上引入不饱和碳碳双键制得。
[0007]优选的,所述多巯基溶液是巯基结构溶解在丙酮中制得;所述多巯基溶液的固含为0.01~1%。
[0008]优选的,所述巯基结构包括2,3

二硫代(2

巯基)
‑1‑
丙烷硫醇、含1,3,5r/>‑
三噻烷结构的多硫醇化合物和1,3,5

苯三硫酚。
[0009]优选的,所述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10](1)将改性PET通过模具挤出并流延成膜,制得改性PET膜;
[0011](2)将预处理的巯基结构溶解在丙酮中,搅拌均匀,配置为固含0.01~1%的多巯基溶液;
[0012](3)将多巯基溶液滚涂在改性PET膜表面,依次通过红外加热和365nm紫外光照射,制得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
[0013]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改性PET的制备方法为: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丁烯二酸和乙二醇锑按摩尔比1:1~1.2:0.04~0.06:0.03混合置于酯化釜中,在240~260℃、压力60~80kPa,酯化反应3~5h后,转移至预聚釜中升温至270~280℃,在真空度8~10kPa下进行预缩聚,预缩聚3~6h后,出料制得改性PET。
[0014]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改性PET膜的厚度为18~23μm。
[0015]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巯基结构预处理的过程为:将2,3

二硫代(2

巯基)
‑1‑

烷硫醇、含1,3,5

三噻烷结构的多硫醇化合物和1,3,5

苯三硫酚按质量比1~3:1:1混合,用四氢呋喃溶解至固含量为8~10%,搅拌均匀后通过硅胶柱至滤液无色透明,再浓缩即得。
[0016]优选的,所述含1,3,5

三噻烷结构的多硫醇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在50~52℃下,向质量分数为25~35%的氯乙醛水溶液中通硫氢化钠气体,反应3~5h后,停止通硫氢化钠气体,过滤,制得三氯甲烷三噻烷;在氮气氛围下,将三氯甲烷三噻烷、四丁基溴化铵、硫氢化钠和甲醇按质量比30~40:0.012~0.015:130:800混合,油浴升温至80~90℃,反应6~8h,即可制得含1,3,5

三噻烷结构的多硫醇化合物。
[0017]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红外加热时,温度为55~65℃,时间为30~60s;紫外光下照射时,光强为10~20mW/cm2,时间为2~4min。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是改性PET膜上涂覆多巯基溶液后,进行紫外光照射制得;
[0020]改性PET膜是PET与丁烯二酸反应制得,多巯基溶液中含有2,3

二硫代(2

巯基)
‑1‑
丙烷硫醇、含1,3,5

三噻烷结构的多硫醇化合物和1,3,5

苯三硫酚;紫外光照射时,多巯基溶液中的巯基与改性PET膜上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将巯基结合到在改性PET膜表面,还噻烷、苯环等结构连接在改性PET膜表面,进入到改性PET的分子链中,在PET薄膜表面形成交叉结构,降低PET的薄膜雾度;
[0021]2,3

二硫代(2

巯基)
‑1‑
丙烷硫醇、含1,3,5

三噻烷结构的多硫醇化合物和1,3,5

苯三硫酚共同形成的多巯基结构,能够在不影响PET整体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改性,使用了固态化学改性的方法,方便简单地将巯基结合到PET上,通过巯基改性,能够显著降低PET的雾度,从而提升了薄膜在光学领域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将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备的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的各指标测试方法如下:
[0024]雾度:将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采用WGT

S透过率/雾度测定仪进行雾度测试。
[0025]实施例1
[0026](1)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丁烯二酸和乙二醇锑按摩尔比1:1:0.04:0.03混合置于酯化釜中,在240℃、压力60kPa,酯化反应3h后,转移至预聚釜中升温至270℃,在真空度8kPa下进行预缩聚,预缩聚3h后,出料制得改性PET;将改性PET通过模具挤出并流延成膜,制得厚度为18μm的改性PET膜;
[0027](2)在50℃下,向质量分数为25%的氯乙醛水溶液中通硫氢化钠气体,反应3h后,停止通硫氢化钠气体,过滤,制得三氯甲烷三噻烷;在氮气氛围下,将三氯甲烷三噻烷、四丁
基溴化铵、硫氢化钠和甲醇按质量比30:0.012:130:800混合,油浴升温至80℃,反应6h,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用盐酸调节pH至3,静置12h,分层后取下层再次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并在真空度

0.95MPa、80℃下除水2h,制得含1,3,5

三噻烷结构的多硫醇化合物;将2,3

二硫代(2

巯基)
‑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是改性PET膜上涂覆多巯基溶液后,进行紫外光照射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PET膜是在PET上引入不饱和碳碳双键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巯基溶液是巯基结构溶解在丙酮中制得;所述多巯基溶液的固含为0.0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结构包括2,3

二硫代(2

巯基)
‑1‑
丙烷硫醇、含1,3,5

三噻烷结构的多硫醇化合物和1,3,5

苯三硫酚。5.一种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将改性PET通过模具挤出并流延成膜,制得改性PET膜;(2)将预处理的巯基结构溶解在丙酮中,搅拌均匀,配置为固含0.01~1%的多巯基溶液;(3)将多巯基溶液滚涂在改性PET膜表面,依次通过红外加热和365nm紫外光照射,制得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态化学改性超薄PET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改性PET的制备方法为: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丁烯二酸和乙二醇锑按摩尔比1:1~1.2:0.04~0.06:0.03混合置于酯化釜中,在240~260℃、压力60~80kPa,酯化反应3~5h后,转移至预聚釜中升温至270~280℃,在真空度8~10kPa下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宇戴兴根沈敏华胡飞艳贾廷平王修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