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的产品真伪识别方法以及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392929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产品真伪识别方法以及移动终端,其中,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将获取到的设置在产品上的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转换为数据;所述移动终端分析所述数据得到识别结果;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识别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识别出产品的真伪,能够即时告诉用户该“防伪条码标识”是否为真,从而使用户知晓所购产品是否为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产品真伪识别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防伪标识是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上或标的物附属物 (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并且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识的防伪特征以 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识的灵魂。防伪特征或者识别方法过于简单,防伪标识容易被他人 仿制,等于失去了“防伪”功能;防伪特征或者识别方法越复杂就越难被人仿制,使用价值也 就越高,可对于外行人员来说也越难分辨防伪标识的真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防伪标识 也就失去了“防伪”的功能。为此,很多商家采取了另外的防伪验证方法,以手机产品为例手机没有使用防伪标识而是采取防伪短信验证方法当用户第一次开始使用手机 时,手机会自动向第三方平台发送一条确认使用正版行货手机的防伪短信,该短信发送后 手机上不会有记录,此条短信费用为普通短信费用,由运营商自动在用户手机号码上扣取。 该功能的使用只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即可手机累计通话时间达到15分钟;连续开机 5小时的次数超过3次;单次通话时间超过5分钟。很明显,该防伪验证方法不能做到即时 识别,而且要额外向用户收取一条短信的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产品真伪识别方法以及移动终 端,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产品真伪识别方法,包括移 动终端将获取到的设置在产品上的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转换为数据;所述移动终端分析所 述数据得到识别结果;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识别结果。优选地,所述防伪条码标识的防伪条码根据预定的条码规则生成。优选地,在移动终端将获取到的设置在产品上的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转换为数据 之前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其上的摄像装置获取所述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优选地,移动终端将获取到的设置在产品上的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转换为数据包 括所述移动终端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将所述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转换为二进制数据。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分析所述数据得到识别结果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 条码规则对所述二进制数据进行分析识别;若能够识别,则所述识别结果为真;若不能识 另U,则所述识别结果为假。优选地,所述产品为移动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转换模块,用于将获取到的 设置在产品上的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转换为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数据得到识别 结果;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识别结果。优选地,所述防伪条码标识的防伪条码根据预定的条码规则生成。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摄像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优选地,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将所述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转换为二进制数据;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条码规则对所述二进制数据进行分析识别; 若能够识别,则所述识别结果为真;若不能识别,则所述识别结果为假。通过本专利技术,由于在移动终端上扩展识别功能,能够通过将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 转换为条码识别所需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识别结果,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手 机真伪的识别不能做到即时识别,且要额外收取费用的问题,从而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识别 制作在产品(物品设备等)上的包含“产品信息”的“防伪条码标识”,从而识别出产品的真 伪,能够即时告诉用户该“防伪条码标识”是否为真,从而使用户知晓所购产品是否为真。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产品真伪识别方法;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手机获取“防伪条码标识”图像信息的过程示 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手机侧识别“防伪条码标识”图像显示识别结 果的过程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防伪条码标识”图像识别过程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 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产品真伪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2,移动终端将获取到的设置在产品上的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转换为数 据;步骤S104,移动终端分析数据得到识别结果;步骤S106,移动终端显示识别结果。该实施例由于在移动终端上扩展识别功能,能够通过将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转换 为条码识别所需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识别结果,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手机真 伪的识别不能做到即时识别,且要额外收取费用的问题。使用该实施例能够通过移动终端 识别制作在产品(物品设备等)上的包含“产品信息”的“防伪条码标识”,从而识别出产品 的真伪,能够即时告诉用户该“防伪条码标识”是否为真,从而使用户知晓所购产品是否为 直ο优选地,上述防伪条码标识的防伪条码根据预定的条码规则生成。这样,可以采用 预先自我制定的较复杂的条码规则来生成防伪条码,外人无法仿制,做到了真正的防伪。优选地,在步骤S102之前还包括移动终端通过其上的摄像装置获取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拍照“防伪条码标识”以获得到“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优选地,步骤S102包括移动终端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将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转换为二进制数据。步骤S104包括移动终端根据条码规则对二进制数据进行分析识别;若能够识别,则识别结果为真;若不能识别,则识别结果为假。其中,上述产品可以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PDA等。使用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方法,能够使得“防伪条码标识”具有防伪特征和识别方法 复杂的特点,还能够使得普通人即时辨别“防伪条码标识”的真伪,并且别人根本无法仿制 这种标识,真正做到完全“防伪”。优选实施例一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手机获取“防伪条码标识”图像信息的过程示意 图。第一步制作自我“防伪条码”生成规则(即上述的条码规则),且不对外公布,这 样就无法被恶意仿制。例如可以以128码开头,第1位为13码,第二位为UPCA码,第三位 为39码...以93码结尾。第二步根据自我条码规则,为每件产品生成一个独立的条码(即上述的防伪条 码)。第三步将生成的条码制成“防伪条码标识”置于对应的产品上,该“防伪条码标识”含有产品的一些相关信息。第四步用户需要辨别真伪时,可以使用手机上的摄像头对该“防伪条码标识”进 行拍照,获取到该“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信息。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手机侧识别“防伪条码标识”图像显示识别结 果的过程示意图。手机侧安装有相应的“识别软件”,该软件对“防伪条码标识”的识别功能 的完成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拍照所得的图像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做相应处理转成条码识别所需的 “0、1 二进制数据”;第二步将“0、1 二进制数据”做相应条码识别处理,根据自我条码规则识别“防伪 条码标识”;第三步手机界面显示识别结果,若能识别则为真,不能识别则为假。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防伪条码标识”图像识别过程流程图,包括以 下步骤步骤S402,用户用手机进行拍照;步骤S404,获取产品的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信息;步骤S406,判断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产品真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将获取到的设置在产品上的防伪条码标识的图像转换为数据;所述移动终端分析所述数据得到识别结果;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识别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声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