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固定夹板的3D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921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0
一种肢体固定夹板的3D打印装置,包括外框架、输送管和内框架,所述内框架的下方设置有喷出组件,喷出组件用于加热丝材并使其喷出,所述外框架一侧还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用于清理喷出组件,所述输送管外侧设置有散热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因为设置有四个喷头,更换喷头快速简单,避免复杂的拆装工作,同时通过清理机构可以对喷头进行清理,避免出现喷头堵塞甚至损坏的情况,另一方面,四个喷出组件中可使用四种不同规格的喷头,方便使用不同规格的丝材进行打印工件,而且散热机构多重散热方式组合使用,避免因输送管温度过高而导致丝材提前熔化而影响丝材的正常供应甚至影响打印质量。印质量。印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固定夹板的3D打印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3D打印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肢体固定夹板的3D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技术,也被称为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逐层构建物体的制造方法。与传统的减材制造不同,它不需要通过切削或雕刻来制造物体,而是通过添加材料来构建,3D打印的基本原理是将物体的3D模型分解为多个非常薄的横截面层,并将这些层逐层堆叠起来以创建最终的物体,3D打印具有设计自由度高、减少材料浪费以及降低成本等众多优势,因而其能够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以及医疗等众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0003]在医疗领域中,例如骨科中经常使用的各种肢体固定夹板,就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来进行制造,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肢体固定夹板,首先就是其具有定制性,即3D打印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和身体尺寸来制造夹板,实现个性化定制,提供更好的适应度和舒适度,其次就是3D打印技术可以采用轻量化的设计,减少对患者肢体的负担,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最后就是3D打印可以设计复杂的几何结构和内嵌功能,用于加强支撑、提供通风或促进伤口愈合等。
[0004]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肢体固定夹板一般采用熔融沉积方式成型,选用塑料材质的丝材,如ABS、PLA等,塑料的丝材在融化后经需要经过喷头喷出,由于熔融状态下的塑料其黏度非常大,很容易粘附在喷头上,且每次打印完成后,加热器断电,喷头内残留的熔融状态的丝材会迅速冷却,粘附在喷头内部,会堵塞甚至损坏喷头,另外磨损,加热器温度控制不当,清理不及时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喷头损坏,因此喷头需要经常更换,更换时复杂的拆装工作影响打印机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喷头更换过程更加快速便捷,不影响打印效率,且能及时清理喷头内残留丝材,本申请提供一种肢体固定夹板的3D打印装置。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肢体固定夹板的3D打印装置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肢体固定夹板的3D打印装置,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设置有:
[0008]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框架上,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散热机构;
[0009]内框架,所述内框架活动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部,且内框架可以在所述外框架内部上下移动;
[0010]所述内框架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安装有喷出组件;
[0011]所述喷出组件包括;
[0012]喷头,所述喷头用于喷出打印用的丝材;
[0013]喉管,所述喉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喷头上;
[0014]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喉管的外侧,所述加热器用于对喉管进行加热;
[0015]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喉管的外侧,且所述套管固定在加热器上方,所述套管用于连接喉管和输送管;
[0016]所述内框架上还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另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用于驱动安装板转动;
[0017]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喉管相对的一端设置为倾斜面,所述输送管的外侧还连接有圆形封板,所述圆形封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凸起;
[0018]所述外框架一侧还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用于清理喷头内的堵塞,所述清理机构包括:
[0019]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框架的一侧;
[0020]阶梯轴,所述阶梯轴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筒内,且一端伸出安装筒,所述阶梯轴可以沿着加热筒方向上下移动,所述阶梯轴上还开设有卡槽;
[0021]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固定安装在所述阶梯轴的一端,所述加热棒可通电加热。
[0022]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0023]散热风扇,所述外框架上开设有与散热风扇对应的安装孔,散热风扇安装在外框架上的安装孔内;
[0024]散热水管,所述散热水管呈螺旋状套设在所述输送管的外侧;
[0025]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管的外侧,且所述散热片上开设有供散热水管通过的孔。
[0026]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螺纹轴的一侧还设有有导向轴,所述内框架对应位置开设有螺纹孔与导向孔,所述螺纹轴和导向轴整体贯穿内框架。
[0027]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朝向所述输送管的一端的内部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位置与所述圆形封板下端的凸起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垫片。
[0028]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
[0029]一号挡板,所述一号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阶梯轴上;
[0030]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套设在所述阶梯轴上,且一号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一号挡板与安装筒的内壁上。
[003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位置安装有用于对阶梯轴卡位的卡位机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
[0032]侧固定筒,所述侧固定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筒的侧面的通孔处;
[0033]卡销,所述卡销整体贯穿侧固定筒,且所述卡销的一端可以插设进入阶梯轴的卡槽内;
[0034]二号挡板,所述二号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卡销的外侧;
[0035]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套设在所述卡销上,且二号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二号挡板和侧固定筒的内壁上。
[003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由若干层板材拼接而成。
[0037]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的侧边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加热器通过连接片以及螺钉的配合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安装口内。
[003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9]1.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因为设置有四个喷头,更换喷头时只需要转动安装板,就可以快速将新的喷头与输送管对接安装,不需要担心喷头损坏而导致无法继续打印,同时通过清理机构可以对喷头进行清理,避免出现因丝材残留在喷头内部而导致的喷头堵塞甚至损坏的情况,另一方面,四个喷出组件中可使用四种不同规格的喷头,方便使用不同规格的丝材进行打印工件,而且散热机构多重散热方式组合使用,避免因输送管温度过高而导致丝材提前熔化而影响丝材的正常供应甚至影响打印质量。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2是本专利技术外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2]图3是本专利技术内框架、喷出组件、输送管和散热机构部分结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43]图4是本专利技术转轴、安装板和喷出组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0044]图5是本专利技术喷出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5]图6是本专利技术喷出组件与输送管剖视图;
[0046]图7是本专利技术输送管与散热机构部分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47]图8是本专利技术清理机构与卡位机构连接关系剖视图。
[0048]附图标记说明:1、外框架;2、输送管;
[0049]3、散热机构;31、散热风扇;32、散热水管;33、散热片;
[0050]4、圆形封板;41、凸起;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固定夹板的3D打印装置,包括外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内设置有:输送管(2),所述输送管(2)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框架(1)上,所述输送管(2)上设置有散热机构(3);内框架(5),所述内框架(5)活动设置在所述外框架(1)内部,且内框架(5)可以在所述外框架(1)内部上下移动;所述内框架(5)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上设置有安装口(91),所述安装口(91)内安装有喷出组件(10);所述喷出组件(10)包括;喷头(101),所述喷头(101)用于喷出打印用的丝材;喉管(102),所述喉管(10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喷头(101)上;加热器(103),所述加热器(103)设置在喉管(102)的外侧,所述加热器(103)用于对喉管(102)进行加热;套管(105),所述套管(105)套设在喉管(102)的外侧,且所述套管(105)固定在加热器(103)上方,所述套管(105)用于连接喉管(102)和输送管(2);所述内框架(5)上还转动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一端连接有电机,另一端与安装板(9)固定连接,所述转轴(8)用于驱动安装板(9)转动;所述输送管(2)与所述喉管(102)相对的一端设置为倾斜面,所述输送管(2)的外侧还连接有圆形封板(4),所述圆形封板(4)的下端面设置有凸起(41);所述外框架(1)一侧还设置有清理机构(11),所述清理机构(11)用于清理喷头(101)内的堵塞,所述清理机构(11)包括:安装筒(111),所述安装筒(111)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框架(1)的一侧;阶梯轴(112),所述阶梯轴(112)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筒(111)内,且一端伸出安装筒(111),所述阶梯轴(112)可以沿着加热筒方向上下移动,所述阶梯轴(112)上还开设有卡槽(113);加热棒(114),所述加热棒(114)固定安装在所述阶梯轴(112)的一端,所述加热棒(114)可通电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固定夹板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31),所述外框架(1)上开设有与散热风扇(31)对应的安装孔,散热风扇(31)安装在外框架(1)上的安装孔内;散热水管(32),所述散热水管(32)呈螺旋状套设在所述输送管(2)的外侧;散热片(33),所述散热片(33)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孛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宁德市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