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玉菇栽培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9211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0
一种白玉菇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木屑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玉菇栽培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玉菇栽培料。

技术介绍

[0002]白玉菇别称白雪菇、白色蟹味菇、白色真姬菇、白玉蕈、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白蘑属,是一种珍稀食用菌。
[0003]生产企业在培育白玉菇时,普遍使用传统的农林下脚料经配料作为栽培料。农林下脚料来源广泛、原料种类相似、作用相同,传统做法已经很难继续降低生产成本。
[0004]近年来因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爆发式增长,造成原料供应紧张、供求关系不平衡,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白玉菇的培育成本居高不下。
[0005]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白玉菇的培育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白玉菇栽培料,通过变废为宝替代部分原料,可用于栽培高产稳产的白玉菇,极大的降低了白玉菇的栽培生产成本。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玉菇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
[0008]木屑7

8wt%;
[0009]玉米芯12

13wt%;
[0010]棉籽壳7

8wt%;
[0011]米糠7

8wt%;
[0012]麸皮7

8wt%;
[0013]金针菇搔菌废料颗粒18

20wt%;
[0014]金针菇采收废料颗粒14

16wt%;<br/>[0015]虫草花采收废料颗粒21

23wt%。
[0016]优选的,白玉菇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
[0017]木屑7.5wt%;
[0018]玉米芯12.5wt%;
[0019]棉籽壳7.5wt%;
[0020]米糠7.5wt%;
[0021]麸皮7.5wt%;
[0022]金针菇搔菌废料颗粒19wt%;
[0023]金针菇采收废料颗粒15wt%;
[0024]虫草花采收废料颗粒22wt%。
[0025]进一步的,所述金针菇搔菌废料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0026]取金针菇搔菌废料,在55

65℃条件下烘干24h,经粉碎后过筛,得到金针菇搔菌废料颗粒。
[0027]优选的,过筛的筛网孔径为8

10mm。
[0028]进一步的,所述金针菇采收废料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0029]取金针菇采收废料,在55

65℃条件下烘干24h,经粉碎过筛,得到金针菇采收废料颗粒。
[0030]优选的,过筛的筛网孔径为8

10mm。
[0031]进一步的,所述虫草花采收废料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0032]取虫草花采收废料,在55

65℃条件下烘干24h,经粉碎过筛,得到虫草花采收废料颗粒。
[0033]优选的,过筛的筛网孔径为1mm。
[003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白玉菇培养基,包括任一上述白玉菇栽培料,以及水,水的添加量按照常规工艺添加。
[003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6]1、本专利技术利用金针菇搔菌废料颗粒、金针菇采收废料颗粒、虫草花采收废料颗粒合理替代传统白玉菇栽培料中的填充料和营养料,具体替代了传统白玉菇栽培料中100%的玉米粉、100%大豆皮、100%甜菜渣、100%轻质碳酸钙、30

50%玉米芯、30

50%木屑、30

50%棉籽壳、30

50%麸皮、30

50%米糠,可有效降低白玉菇原料成本20%以上。
[0037]2、本专利技术利用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过程中产生的搔菌废料和采收废料作为原料之一,搔菌废料和采收废料通常作为廉价垃圾处理,造成物料浪费。金针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搔菌废料因金针菇只在金针菇栽培料中生长繁殖22

23d,金针菇栽培料中的营养成分未被完全消化吸收,反而通过金针菇菌丝的分解使得金针菇栽培料中的营养物质种类更加丰富,利于白玉菇菌丝对其中营养的分解吸收,提高菌丝活力,可替代传统白玉菇栽培料中适当比例的营养料,如玉米粉、大豆皮、米糠、麸皮等,同时,金针菇搔菌料pH高,还可替代轻质碳酸钙调节物料pH。金针菇采收废料经金针菇分解消化后,其中的营养成分并未吸收彻底,且金针菇采收废料的组织结构保留完整,可替代传统白玉菇栽培料中适当比例的填充料,如木屑、玉米芯等。利用工厂化栽培虫草菌过程中生产的采收废料作为原料之一,虫草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采收废料经虫草花菌丝的分解消化后,营养成分并未吸收彻底,小麦饱满度未受明显影响,物料的组织结构并未遭受破坏,而虫草花菌丝分解代谢出的物质营养种类丰富并富含虫草素,可优化栽培料结构,且保障栽培料的新鲜度,可替代玉米粉、大豆皮、米糠、麸皮等营养料。
[0038]3、本专利技术使用的金针菇搔菌废料颗粒利用新鲜的金针菇搔菌废料经特定温度处理特定时间后,经粉碎过筛得到,既保留了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和代谢产物,利于白玉菇菌丝对配方中营养料的分解吸收,同时保留了金针菇搔菌废料的结构疏松透气性,具备保湿效果,利于栽培白玉菇,此外,还避免了其中存在的菇根、水分等造成栽培料发酵发酸、破坏理化特性等风险。
[0039]使用的金针菇采收废料颗粒利用新鲜金针菇采收废料经特定温度处理特定时间后,经粉碎过筛得到,既保留了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和代谢产物,利于白玉菇菌丝对配方中营养料的分解吸收,同时保留了金针菇采收废料的结构疏松透气性,具备保湿效果,利于栽培白玉菇,此外,还避免了其中存在的菇根、水分等造成栽培料发酵发酸、破坏理化特性等风险。
[0040]使用的虫草花采收废料颗粒利用新鲜虫草花采收废料经特定温度处理特定时间后,经粉碎过筛得到,既保留了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和代谢产物,利于白玉菇菌丝对配方中营养料的分解吸收,同时保留了金针菇搔菌废料的结构疏松透气性,具备保湿效果,利于栽培白玉菇,此外,还避免了其中存在的菇根、水分等造成栽培料发酵发酸、破坏理化特性等风险。
[0041]经申请人试验验证,采用本专利技术白玉菇栽培料,与传统白玉菇栽培料相比,物料成本可降低20%以上,且可增产5%以上。
[004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3]本专利技术中,金针菇搔菌废料、金针菇采收废料、虫草花采收废料收集自重庆万盛华绿和重庆南川华绿。其余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0044]实施例1
[0045]取新鲜金针菇搔菌废料(2000kg),在55

65℃条件下烘干24h,经粉碎过筛,筛网直径为8

10mm,得到金针菇采收废料颗粒(636kg)。
[0046]取新鲜金针菇采收废料(2000kg)在55

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玉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木屑7

8wt%;玉米芯12

13wt%;棉籽壳7

8wt%;米糠7

8wt%;麸皮7

8wt%;金针菇搔菌废料颗粒18

20wt%;金针菇采收废料颗粒14

16wt%;虫草花采收废料颗粒21

23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玉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木屑7.5wt%;玉米芯12.5wt%;棉籽壳7.5wt%;米糠7.5wt%;麸皮7.5wt%;金针菇搔菌废料颗粒19wt%;金针菇采收废料颗粒15wt%;虫草花采收废料颗粒22wt%。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玉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针菇搔菌废料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取金针菇搔菌废料,在55

65℃条件下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清赵国磊唐志强毛果陈亭宇张希安涛崔新宁娄志强孙延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广西华绿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