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内外环双流水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9030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内外环双流水线结构,包括内环和外环,内、外环均为与动力源连接的转盘并且两者同心设置,并且内环为圆盘状,内环边沿沿周圈设有内环反应杯槽,内环反应杯槽开口方向向外,外环沿周圈开设有外环反应杯槽,外环反应杯槽开口方向向内,内环反应杯槽开口与外环反应杯槽开口相向设置;还包括与内环反应杯槽和外环反应杯槽均相适配的反应杯托,反应杯托与转换装置连接,反应杯托设置于内环反应杯槽和/或外环反应杯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且可与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配合实现随机进样、随机检测,操作方便,减少浪费,从而降低使用成本的内外环双流水线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临床免疫诊断技术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内外环双流水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免疫诊断技术是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医疗机构的主要辅助诊断技术之 一,对于临床疾病的检测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免疫诊断技术的核心是抗原和 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根据观察信号的不同,又分为酶联免疫、放射免疫、胶体金免疫、荧光免 疫和化学发光免疫等多种诊断技术;根据载体的不同又分为均相和固相等。由于成本,环境 以及产品性能的差别,目前以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两种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其中板式化学 发光检测试剂因其更适合中国国情而被国内市场迅速接受,目前基于板式的化学发光检测 试剂在国内的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板式免疫诊断试剂相对于其它免疫诊断试剂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无放射性污 染、结果准确等优点,目前在国内临床免疫诊断市场占据了较大份额。但是板式免疫诊断试 剂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即无法实现随机进样、随机检测的功能,因而在临床使用中尤其是 中小型医院,当样本量较少,且急诊样品较多的情况下,会使用户的操作不便,同时也造成 很大程度的浪费,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且可与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配合实现随机进样、随机检测,操作方便,减少浪费,从而降低使用成本的内外环双流水线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内外环双流水线结构,包括内环和外环,内、外环均为与动力源连接的转盘并且两者同心设置,并且内环为圆盘状,内环边沿沿周圈设有内环反应杯槽,内环反应杯槽开口方向向外,外环沿周圈开设有外环反应杯槽,外环反应杯槽开口方向向内,内环反应杯槽开口与外环反应杯槽开口相向设置;还包括与内环反应杯槽和外环反应杯槽均相适配的反应杯托,反应杯托与转换装置连接,反应杯托设置于内环反应杯槽和/或外环反应杯槽内。 所述转换装置包括转换电机,反应杯托中心与转换电机输出轴偏心设置,反应杯托与转换电机输出轴可拆卸连接。 外环为直径大于内环直径的圆盘,内环设置于外环上表面,所述外环反应杯槽在 外环上表面上侧沿边沿周圈设置,内环反应杯槽开口与外环反应杯槽开口相对设置并且槽 底齐平。 所述反应杯托为半圆柱,内、外环反应杯槽内均分别设有上反应杯托、下反应杯 托,上反应杯托半圆弧面朝内凹陷,下反应杯托半圆弧面朝外凹陷,当上反应杯托与下反应 杯托的两垂面完全相对时,上反应杯托上端面的一侧角点处设有上换位孔,与上换位孔相 对的下反应杯托的另一侧角点处设有下换位孔;所述转换电机的输出轴端带动一换位板,输出轴端两侧的换位板上各设一换位销,当上反应杯托与下反应杯托的两垂面完全相对 时,上、下两换位销位置分别与上、下换位孔位置对应。 外环由外环电机通过带传动装置带动,内环由内环电机通过一对传动齿轮带动。 内环上方固设有覆盖内环和外环的温育盘中心固定板,温育盘中心固定板边沿对 应内环反应杯槽及其相对的外环反应杯槽设有至少4个缺口 。 所述转换电机、内环电机以及外环电机均为步进电机。 所述内环步进电机设置于温育盘中心固定板的上表面,并且温育盘中心固定板上 设有反应杯检测装置,反应杯检测装置通过控制电路与转换电机和/或内环电机和/或外 环电机信号连接。 反应杯托底面设有两半圆球状的定位凸块,内环反应杯槽和外环反应杯槽的槽底 均对应两定位凸块分别设有两半圆球状定位凹槽。 外环反应杯槽的槽底部设有反应杯通孔,反应杯托对应反应杯通孔也设置有通 孔。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内、外环分离式设计,通过内、外环步进电机分别控制 内、外环的转动,这样可分别单独调整内、外环旋转方向和速度,将反应杯装载在反应杯托 上,再将反应杯托放置在内环或者外环反应杯槽中,内环或者外环根据指令将反应杯传送 至指定的位置。通过内环或者外环携带的反应杯托将反应杯传送至指定位置。反应杯随着 内环和外环的转动,分别完成洗涤、底物、检测和加反应杯、样品、反应物的工作过程。内外 环转移装置可根据指令将内环和外环携带的反应杯托在内外环之间自由转换,从而提高检 测效率,使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可随时对需要检测的反应杯进行各种操作,实现了随机进样、 随机检测,操作方便,减少浪费,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转换装置在工作时,两换位销分别插 入上、下反应杯托的两换位孔,转换电机带动换位板旋转,所以两换位销也逆时针或者顺时 针旋转,使上、下反应杯托旋转对调位置,上反应杯托落入外环反应杯槽内,下反应杯托落 入内环反应杯槽内。温育盘中心固定板可起到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温育盘中心固定板的4 个缺口将露出相对应的几对内、外环反应杯托,4个缺口内的内、外环反应杯托可分别用于 打杯子、加试剂或者丢杯、检测或者加底物、洗杯。反应杯检测装置为位置传感器或者光学 传感器或者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内、外环反应杯托槽内是否掉落有反应 杯托,进而与转换电机或者内环电机或者外环电机发出信号指令。反应杯托底面的两定位 凸块与两定位凹槽可对反应杯托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转换装置需要对反应杯托转换位 置时,稍用力,反应杯托即可转动。反应杯通孔以及反应杯托的通孔有助于在不需要反应杯 时,将反应杯打落。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A-A视图; 图3是内、外环与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内环反应杯槽与外环反应杯槽的结构示意 图7是反应杯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由图l-图7所示的一种用于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内外环双流水线结构,从上至下 依次水平设置有温育盘中心固定板2、一对啮合的内环传动齿轮3、内环28、上端盖7、外环 8、带传动装置10和下端盖11。内环28和外环8均为圆盘状的转盘,外环8的直径大于内 环28直径,内环28设置于外环8上表面,内环28和外环8均设置于同一竖直固定轴12上 且两者同心设置,内环28边沿沿周圈设有半圆弧形内环反应杯槽9,内环反应杯槽9的半圆 弧形开口方向向外,外环8上表面上侧沿边沿周圈设置有半圆弧形外环反应杯槽14,外环 反应杯槽14的半圆弧形开口方向向内,并且内环反应杯槽9开口与外环反应杯槽14开口 相对设置并且槽底齐平。内、外环反应杯槽9、 14分别设置30个,还包括与转换装置20连 接且竖直设置的半圆柱状反应杯托18,反应杯托18形状与内环反应杯槽9和外环反应杯槽 14均相适配,内、外环反应杯槽9、 14内均分别对应设有上反应杯托16、下反应杯托15,反应 杯托18可设置共60个。上反应杯托16半圆弧面朝内凹陷,下反应杯托15半圆弧面朝外 凹陷。所述转换装置20包括壳体25和壳体25内设置的转换电机21,转换电机21的输出 轴端通过一对相啮合的换位传动齿轮22带动一换位板23,输出轴端两侧的换位板23上各 设一换位销24,当上反应杯托16与下反应杯托15的两垂直面完全相对时,上反应杯托16 上端面的一侧角点处设有上换位孔17,与上换位孔17相对的下反应杯托15的另一侧角点 处设有下换位孔17 ;当半圆柱状的上反应杯托16与下反应杯托15的两垂面完全相对时, 上、下两换位销24位置分别与上、下换位孔17位置对应。外环由外环电机1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内外环双流水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环和外环,内、外环均为与动力源连接的转盘并且两者同心设置,并且内环为圆盘状,内环边沿沿周圈设有内环反应杯槽,内环反应杯槽开口方向向外,外环沿周圈开设有外环反应杯槽,外环反应杯槽开口方向向内,内环反应杯槽开口与外环反应杯槽开口相向设置;还包括与内环反应杯槽和外环反应杯槽均相适配的反应杯托,反应杯托与转换装置连接,反应杯托设置于内环反应杯槽和/或外环反应杯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仲虎张芃芃李华中朱国珍林兴兵傅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博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