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998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镜头光圈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夹持孔,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管,所述移动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罩,所述升降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夹持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可以对不同直径的镜头进行定位处理,同时方便对镜头检测前的清理。同时方便对镜头检测前的清理。同时方便对镜头检测前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属于镜头光圈检测


技术介绍

[0002]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用f值,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在光圈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处理。
[0003]现有的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仍会存在着些许的问题,比如在对镜头光圈进行检测固定时,无法有效的对不同直径的镜头进行定位处理,从而导致的效率比较低,同时在检测前需要对镜头进行清理,防止影响检测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对不同直径的镜头进行定位处理,同时方便对镜头检测前的清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夹持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管,所述移动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罩,所述升降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夹持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罩。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圈,所述衔接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管位于固定块顶部正中心的位置,所述升降杆的底部活动连接在夹持孔的内部,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移动管的顶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杆对称分布在固定块的外侧,且电动伸缩杆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推动杆位于夹持孔的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罩通过缓冲弹簧对称分布在夹持孔的内部,所述电机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转轴与旋转杆转动连接在支撑柱的外侧,所述清洁板通过衔接圈与转动杆活动连接在固定块的外侧。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底座,在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通过拉动升降杆,
使升降杆在移动管的内部向上进行移动,这时升降杆会带动夹持罩向上进行移动,再将镜头放置在支撑柱顶部固定块中的夹持孔中,通过松开升降杆,使升降杆在压缩弹簧的带动下向下进行移动,从而使夹持罩对夹持孔中的镜头进行固定,再通过底座外侧的控制器使电动伸缩杆启动,从而使电动伸缩杆带动推动杆进行移动,当推动杆移动时对缓冲弹簧外侧的定位罩产生挤压,从而使两个定位罩靠近镜头,对镜头进行再次定位,达到了可以对不同直径大小的镜头进行定位处理,当镜头在夹持孔的内部进行安装结束后,通过控制器使电机启动,从而使电机带动转轴进行旋转,通过转轴的旋转带动旋转杆进行住转动,由于在旋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圈,因此衔接圈会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使转动杆顶部的清洁板在夹持孔的外侧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方便对镜头的清理。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图1是本技术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夹持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电机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9]图中标号:1、底座;2、控制器;3、支撑柱;4、固定块;5、夹持孔;6、移动管;7、升降杆;8、夹持罩;9、压缩弹簧;10、电动伸缩杆;11、推动杆;12、缓冲弹簧;13、定位罩;14、电机;15、转轴;16、旋转杆;17、衔接圈;18、转动杆;19、清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2]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内部开设有夹持孔5,固定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管6,移动管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7,升降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罩8,升降杆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9,固定块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电动伸缩杆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11,夹持孔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2,缓冲弹簧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罩13。
[0023]具体的,如图1所示,移动管6位于固定块4顶部正中心的位置,升降杆7的底部活动连接在夹持孔5的内部,压缩弹簧9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移动管6的顶部。
[0024]具体的,如图1

4所示,电动伸缩杆10对称分布在固定块4的外侧,且电动伸缩杆10与控制器2之间电性连接,推动杆11位于夹持孔5的内部,定位罩13通过缓冲弹簧12对称分布在夹持孔5的内部,电机14与控制器2之间电性连接,转轴15与旋转杆16转动连接在支撑柱3的外侧,清洁板19通过衔接圈17与转动杆18活动连接在固定块4的外侧。
[0025]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2与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支撑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6,旋转杆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圈17,衔接圈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8,转动杆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板19。
[0026]本技术工作原理:通过设置了底座1,在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通过拉动升降杆7,使升降杆7在移动管6的内部向上进行移动,这时升降杆7会带动夹持罩8向上进行移动,再将镜头放置在支撑柱3顶部固定块4中的夹持孔5中,通过松开升降杆7,使升降杆7在压缩弹簧9的带动下向下进行移动,从而使夹持罩8对夹持孔5中的镜头进行固定,再通过底座1外侧的控制器2使电动伸缩杆10启动,从而使电动伸缩杆10带动推动杆11进行移动,当推动杆11移动时对缓冲弹簧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开设有夹持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管(6),所述移动管(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7),所述升降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罩(8),所述升降杆(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9),所述固定块(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所述电动伸缩杆(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11),所述夹持孔(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2),所述缓冲弹簧(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罩(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光圈检测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兰斯得镜头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