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一体化模型的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882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一体化模型的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约束条件下的目标模型求解电缆连接拓扑,建立电缆连接拓扑与电缆截面积的关联模型,求解最优电缆截面积,并且对目标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目标模型,构建优化目标模型的等效约束函数,基于风电场的规模面积的大小调整最优性间隙阈值,并对所述等效约束函数进行求解获取升压站坐标,实现了对风电场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进行连续域内的变电站和电缆拓扑连接的一体化建模并根据风电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结果的选择性输出,提高了升压站位置选取的准确性以及模型计算的计算效率。站位置选取的准确性以及模型计算的计算效率。站位置选取的准确性以及模型计算的计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一体化模型的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场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一体化模型的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利用风能发电更是越来越普遍,随着对风能利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海上风电场也随之规模性的在我国东南沿海迅速建立,对海上风电场的经济性以及高效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受相关行业研究人员的关注,合理的风电场设备布局可以大大节约建设使用成本,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3408825A,公开了一种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海上升压站选址方法,包含步骤:步骤1:输入海上风电场的基本信息;步骤2:在海上风电场,随机选取多个海上升压站的初始位置;步骤3:确定以上初始海上升压站地理位置的合理性;步骤4:确定海上升压站最适合的位置以及与海上风机之间最优的距离;步骤5:通过优化后的位置公式计算,得到最新的海上升压站的位置选项;步骤6:根据优化后的萤火虫算法,计算α,β,γ的数值;步骤7:迭代次数增加1;步骤8:判断算法是否收敛,收敛,升压站是最优的位置;步骤9:比较不同升压站的选址方案,选择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最低方案为最优的地点。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采用智能算法同时求解海上风电场电缆和变电站位置的工作,可以在连续域内求解变电站的位置,但是由于智能算法是基于非梯度算法,所以无法保证理论的最优,而且智能算法本身更适用于求解连续函数优化问题,对于求解混合整数优化问题极易陷入局部解,针对不同的风电场需要人为不断调整优化参数且经过多次仿真选择较优解作为最终的方案,计算量较大的同时计算精度不高,并且,现有技术中未考虑实际运算中风电场的面积会对计算的精度造成影响,未考虑不同面积下调整最优性间隙阈值以提升求解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提高变电站选址时的精度,减小变电站选址时的数据运算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体化模型的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风电场中所有风机的坐标以及风机的电气参数并存储至样本数据库,所述电气参数包括风机的额定功率;步骤S2,建立约束条件下的目标模型并对目标模型的优化变量进行优化,用以求解满足各约束条件时的电缆连接拓扑;步骤S3,建立电缆连接拓扑与电缆截面积的关联模型,并基于所述关联模型求解最优电缆截面积;步骤S4,对所述目标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目标模型,构建所述优化目标模型的等效约束函数用以求解升压站坐标;步骤S5,基于风电场的规模面积的大小调整最优性间隙阈值,并对所述等效约束
函数进行求解,在所述等效约束函数的最优性间隙小于所述最优性间隙阈值时停止求解,获取所述等效约束函数中输出的升压站坐标。
[000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建立的目标模型由式(1)表示,
ꢀꢀꢀ
(1)公式(1)中,为总成本,为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电缆安装以及占用海域的成本,其基于单位长度的电缆安装和占用海域的成本与电缆的连接关系参数的乘积所确定,表示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时的电缆费用,其基于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时的单位成本所确定,为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所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时电缆的损耗参量。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目标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能量约束条件,包括各所述风机之间输送的能量最大值需小于风机之间所连接电缆的最大载流量;线路约束条件,单个风机仅有一条输入线路且能存在若干条输出线路,在单条线路上,电缆截面积相同。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目标模型中,电缆的连接关系参数由式(2)表示,
ꢀꢀꢀ
(2)式(2)中,表示优化变量,用以表示电缆的连接方式,表示第i风机与第j风机的距离的平方。
[0009]进一步地,所述目标模型中,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时的电缆费用由式(3)表示,
ꢀꢀꢀ
(3)式(3)中,为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电缆截面积为k时的单位成本,表示电缆截面类型参数,用以表示第i风机以及第j风机所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时所需电缆的长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目标模型中,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所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时电缆的损耗参量由式(4)表示,
ꢀꢀꢀ
(4)式(4)中,NY表示风电场运行周期,为每度电的单价,d
f
为设定的折现率,t表示时间参数,为设定的等效满发小时数,为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所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的电缆的单位长度电阻,I
rated
为风机的额定功率,表示能量损失参数,根据电缆所承载的风机个数所确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建立电缆连接拓扑与电缆截面积的关联模型,其中,所述关联模型由式(5)表示,
ꢀꢀꢀ
(5)式(5)中,表示关联目标函数,关联目标函数由式(6)表示,
ꢀꢀꢀ
(6)式(6)中,表示电缆截面积为k时电缆安装以及占用海域的成本,表示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时的电缆费用,表示电缆截面积为k时的电阻。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优化目标模型由式(7)表示,
ꢀꢀꢀ
(7)式(7)中,表示电缆截面积为k时电缆安装以及占用海域的成本,表示电缆截面积为k时的单位成本,表示电缆截面积为k时的电缆载流量,表示电缆截面积为k时的电缆单位距离电阻,L
k
表示电缆截面为k时电缆的长度,N
n
表示风机的总数量,NY表示风电场运行周期。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构建所述优化目标模型的等效约束函数由式(8)表示,
ꢀꢀꢀ
(8)式(8)中,Dn
i,j
表示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距离的平方,表示升压站与第i风机的距离,表示第i风机与升压站的距离,Xt
i
表示第i个风机的x轴坐标,Xt
j
表示第j个风机的x轴坐标,Yt
i
表示第i个风机的y轴坐标,Yt
j
表示第j个风机的y轴坐标,X
s
表示升压站的x轴坐标,Y
s
表示升压站的y轴坐标,表示第一取值函数,表示第二取值函数,求解第一取值函数以及第二取值函数获取最优解时的取值,以获得升压站坐标。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基于风电场的规模面积的大小调整最优性间隙阈值,其中,设定若干基于风电场的规模面积的大小调整最优性间隙阈值的调整方式,各调整方式中对所述最优性间隙阈值的调整量不同。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风电场中风机的坐标以及风机的电气参数,并构建约束条件下的目标模型求解电缆连接拓扑,并且,建立电缆连接拓扑与电缆截面积的关联模型,求解最优电缆截面积,并且对目标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目标模型,构建优化目标模型的等效约束函数,基于风电场的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一体化模型的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获取风电场中所有风机的坐标以及风机的电气参数并存储至样本数据库,所述电气参数包括风机的额定功率;步骤S2,建立约束条件下的目标模型并对目标模型的优化变量进行优化,用以求解满足各约束条件时的电缆连接拓扑;步骤S3,建立电缆连接拓扑与电缆截面积的关联模型,并基于所述关联模型求解最优电缆截面积;步骤S4,对所述目标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目标模型,构建所述优化目标模型的等效约束函数用以求解升压站坐标;步骤S5,基于风电场的规模面积的大小调整最优性间隙阈值,并对所述等效约束函数进行求解,在所述等效约束函数的最优性间隙小于所述最优性间隙阈值时停止求解,获取所述等效约束函数中输出的升压站坐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体化模型的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建立的目标模型由式(1)表示,
ꢀꢀꢀ
(1)公式(1)中,为总成本,为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电缆安装以及占用海域的成本,其基于单位长度的电缆安装和占用海域的成本与电缆的连接关系参数的乘积所确定,表示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时的电缆费用,其基于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时的单位成本所确定,为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所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时电缆的损耗参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体化模型的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目标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能量约束条件,包括各所述风机之间输送的能量最大值需小于风机之间所连接电缆的最大载流量;线路约束条件,单个风机仅有一条输入线路且能存在若干条输出线路,在单条线路上,电缆截面积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一体化模型的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模型中,电缆的连接关系参数由式(2)表示,
ꢀꢀꢀ
(2)式(2)中,表示优化变量,用以表示电缆的连接方式,表示第i风机与第j风机的距离的平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一体化模型的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模型中,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时的电缆费用由式(3)表示,
ꢀꢀꢀ
(3)
式(3)中,为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电缆截面积为k时的单位成本,表示电缆截面类型参数,用以表示第i风机以及第j风机所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时所需电缆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一体化模型的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模型中,第i风机与第j风机之间所连接电缆的电缆截面积为k时电缆的损耗参量由式(4)表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远航侯鹏金荣森罗浩宇杨之乐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