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及注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858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桩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及注浆方法,所述的一种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注浆管组件,所述注浆管组件设置在所述钢筋笼内并与所述钢筋笼连接;注浆机构,所述注浆机构设置在所述注浆管组件内并与所述注浆管组件连接;转向驱动机构,所述转向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注浆管组件内并与所述注浆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向驱动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注浆机构的注浆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各注浆位置根据其各自的注浆参数进行均匀注浆,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桩侧土体进行加固,提高桩侧阻力,减小沉降的优点。沉降的优点。沉降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及注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及注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考虑地质条件复杂性,灌注桩桩侧后注浆施工常遇到地面冒浆,四周串浆,不同位置注浆不均匀和注浆过程无法稳定控制的难题,从而导致后注浆工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改善桩侧泥皮及桩周土体应力松弛现象,提升桩基承载力及减小沉降等作用。现有桩侧注浆工艺需要沿着桩入土深度,分别按要求布置竖向桩侧压浆管或者一条压浆直管连接压浆环管,前者通过在桩周对称布置3到4个桩侧压浆管,但每根桩侧压浆管的压浆头并不相连,且不同深度位置的桩侧压浆管也不相连,后者将同一水平位置的注浆头通过环管连接在一起,但存在无法保障同位置压浆头同时开始注浆,也无法保证每个注浆口的出浆量一致,可能离直管较近的环管注浆头出浆液最多,离直管最远的环管注浆头出浆液最少,无法保证均匀注浆。这两者的注浆管路布置方式耗费材料多,安装过程工作量大,需要多人配合,注浆过程因故障停顿,管路容易堵塞,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注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及注浆方法,具有能够对各注浆位置根据其各自的注浆参数进行均匀注浆,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桩侧土体进行加固,提高桩侧阻力,减小沉降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钢筋笼;
[0007]注浆管组件,所述注浆管组件设置在所述钢筋笼内并与所述钢筋笼连接;
[0008]注浆机构,所述注浆机构设置在所述注浆管组件内并与所述注浆管组件连接;
[0009]转向驱动机构,所述转向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注浆管组件内并与所述注浆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向驱动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注浆机构的注浆方向。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将注浆机构设置在注浆管内,并通过转向驱动机构实现对注浆机构的注浆方向进行调整,实现均匀注浆的目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浆管组件包括注浆外管以及弧形套管,所述弧形套管设置在所述注浆外管上,所述弧形套管与所述钢筋笼连接;
[0012]其中,所述注浆机构设置在所述注浆外管内并穿过所述弧形套管设置,所述转向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弧形套管内并与所述注浆机构传动连接。
[0013]采用上述的方案,弧形套管能够为转向驱动机构提供安装空间,注浆外管能够为注浆机构提供安装空间,并且弧形套管设置在注浆外管上,二者均沿着钢筋笼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注浆时注浆机构能够更顺利地下探至注浆位置。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浆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注浆组件,当注浆组件为两
个或两个以上时,两个注浆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注浆外管对应所述注浆组件处设置有单向阀以及出浆管。
[0015]采用上述的方案,当注浆组件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时能够通过连接管连接形成串行式注浆杆,单向阀能够有效地防止浆液回流。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弧形套管内并与所述注浆外管连接,所述出浆管贯穿所述弧形套管设置并转动连接在所述单向阀上,所述出浆管上设置有从动轮。
[0017]采用上述的方案,出浆管转动连接在单向阀上,出浆管能够通过转向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转动,实现对注浆方向的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注浆均匀性。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浆组件包括注浆内管,所述注浆内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部,所述注浆内管通过螺纹部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注浆内管上设置有两组密封组件,所述注浆内管上位于两组密封组件之间设置有注浆口。
[0019]采用上述的方案,注浆内管能够通过螺纹部与连接管连接,当注浆内管位于注浆外管内时,两组密封组件与注浆外管能够形成注浆空腔,浆液从注浆内管上的注浆口流入至注浆空腔内,再依次经过单向阀以及出浆管排出,能够有效地防止浆液溢出注浆空腔的问题。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套设在所述注浆内管上,所述密封塞上套设有密封圈。
[0021]采用上述的方案,密封塞与密封圈的配合能够保证浆液处于注浆空腔内。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传动带,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传动带绕设于所述驱动齿轮以及注浆机构,且所述传动带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以及所述注浆机构啮合连接。
[0023]采用上述的方案,传动带分别与驱动齿轮以及从动轮的啮合连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运作就能控制出浆管的转动,从而能够调节出浆方向,有效地提高了注浆均匀性。
[0024]一种利用上述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的注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在钢筋笼上安装注浆管组件以及转向驱动机构;
[0026]S2、钢筋笼分节下放,每两节钢筋笼在进行对接的同时,对接各注浆管组件,每节钢筋笼上的注浆管组件相连通;
[0027]S3、灌注桩施工结束后,休止直至满足规范规定的后注浆开始时间要求;
[0028]S4、通过室内试验获得不同注浆位置的注浆参数,所述注浆参数包括注浆压力、注浆量以及注浆间歇时间,其中,单向阀所在位置即为注浆位置;
[0029]S5、对位于同一土层的各个注浆位置的注浆参数进行判断,若各个注浆位置的注浆参数一致,则对各土层进行循环交替注浆,否则对各注浆位置进行循环交替注浆,其中,在注浆过程中转向驱动机构控制出浆管转动。
[0030]上述的一种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及注浆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有效不同深度不同土层的差异化注浆作业,可以根据不同深度的土层形成有效的桩侧浆液体形态所要求的注浆压力、注浆量和间歇时间,组织设计不同位置的注浆作业流程,实现各位置的均匀注浆,从而有效地避免因注浆作业参数不合理而导致浆液不能很好地在土层中凝固,出现串浆、冒浆等情况,同时采用交叉注浆作业的方式实现了注浆作业效率的提升,从而对桩
侧土体进行加固,提高桩侧阻力,减小沉降。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中注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灌注桩均匀注浆方法的流程框图;
[0036]图中:1、钢筋笼;2、注浆管组件;21、注浆外管;22、弧形套管;3、注浆机构;31、注浆组件;311、注浆内管;312、螺纹部;313、密封组件;3131、密封塞;3132、密封圈;314、注浆口;32、连接管;33、单向阀;34、出浆管;35、从动轮;4、转向驱动机构;41、驱动电机;42、传动带;43、驱动齿轮。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注浆管组件,所述注浆管组件设置在所述钢筋笼内并与所述钢筋笼连接;注浆机构,所述注浆机构设置在所述注浆管组件内并与所述注浆管组件连接;转向驱动机构,所述转向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注浆管组件内并与所述注浆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向驱动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注浆机构的注浆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组件包括注浆外管以及弧形套管,所述弧形套管设置在所述注浆外管上,所述弧形套管与所述钢筋笼连接;其中,所述注浆机构设置在所述注浆外管内并穿过所述弧形套管设置,所述转向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弧形套管内并与所述注浆机构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注浆组件,当注浆组件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两个注浆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注浆外管对应所述注浆组件处设置有单向阀以及出浆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弧形套管内并与所述注浆外管连接,所述出浆管贯穿所述弧形套管设置并转动连接在所述单向阀上,所述出浆管上设置有从动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注桩均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组件包括注浆内管,所述注浆内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部,所述注浆内管通过螺纹部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世定苏林王吕述晖张博吴佳琪李金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