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无绑扎装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855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无绑扎装卸方法,该方法利用设置在船舶货舱区域的集装箱存储系统来快速装卸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存储系统包括由导轨架、导轨桥和支撑盖构成的全导轨结构,集装箱沿着该全导轨架结构装载好后,无需进行绑扎固定,取消了传统绑扎桥和绑扎杆的使用,在提供更大的横向支撑刚度的同时,更易于集装箱的定位入轨,节省了码头工人绑扎操作的劳动时间和人工成本,并且可以实现快速装箱。并且可以实现快速装箱。并且可以实现快速装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无绑扎装卸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
,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无绑扎装卸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实现更多的装箱数量,集装箱船朝着大型化趋势发展。在现有的设计中,集装箱船采用绑扎桥和绑扎件作为甲板上集装箱的系固装置,通过绑扎杆将集装箱与绑扎桥相连,起到在航行过程中固定和保护集装箱的作用。采用该设计的集装箱船,在码头进行集装箱装卸时,需要工人手工进行大量的绑扎操作,耗时耗力,影响了集装箱的装卸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无绑扎装卸方法,通过采用全导轨架结构,无需进行绑扎固定,取消了传统绑扎桥和绑扎杆的使用,在提供更大的横向支撑刚度的同时,更易于集装箱的定位入轨,节省了码头工人绑扎操作的劳动时间和人工成本,并且可以实现快速装箱。
[0004]一种集装箱无绑扎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通过起重机将集装箱起吊至集装箱存储系统的连续轨道的导口上方;
[0006]所述集装箱存储系统设置在集装箱的全船货舱区域或某些货舱区域,包括从货舱内部竖直向上延伸至露天甲板以上且其底部与货舱舱底不接触的导轨架、设置于横舱壁顶部并与导轨架相配合以在船宽方向形成多条从货舱内部一直向上延伸至露天甲板上方的连续轨道的导轨桥、以及设置在连续轨道内的用以使露天甲板上方的集装箱堆放在其上的支撑盖,支撑盖的两端部分别与对应侧的横舱壁相固定;
[0007]S2,将集装箱通过连续轨道顶部的导口的引导定位,快速入轨装载到货舱内,导轨架的位于货舱内的部分对集装箱进行支撑和限位以抵消其随船舶运动时产生的横向载荷和纵向载荷,将其限制在连续轨道内;
[0008]S3,货舱内堆满集装箱后,在连续轨道内安装支撑盖并将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堆放在支撑盖上,导轨的位于露天甲板以上的部分和导轨桥共同对甲板上方的集装箱进行支撑和限位以抵消其随船舶运动时产生的横向载荷和纵向载荷,将其限制在连续轨道内;
[0009]S4,卸载集装箱时,按顺序将集装箱和支撑盖向上吊出。
[0010]优选地,步骤S3中在连续轨道内安装支撑盖并将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堆放在支撑盖上的具体步骤为:
[0011]通过起重机将支撑盖吊起至导口上方,通过导口的引导定位,沿着连续轨道向下放置固定到横舱壁上;然后将集装箱通过连续轨道顶部的导口快速入轨装载,堆放到支撑盖或其舱壁板的支撑角钢上;
[0012]或者通过起重机先将m层集装箱吊放固定到支撑盖上,然后将堆放有m层集装箱的支撑盖吊起至导口上方,通过导口的引导定位,沿着连续轨道向下放置,直至支撑盖坐落在
横舱壁顶部或其舱壁板的支撑角钢上;然后将剩余的待堆放的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堆放在m层集装箱上。
[0013]优选地,步骤S4中卸载集装箱的具体步骤为:
[0014]通过起重机将支撑盖上的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依次向上吊出;然后通过起重机将支撑盖沿着连续轨道向上吊出;最后,通过起重机将货舱内的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依次向上吊出;
[0015]或者通过起重机先将堆放在支撑盖上方的部分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依次向上吊出;然后将支撑盖及其上方剩余部分的集装箱一起沿着连续轨道向上吊出;最后,通过起重机将货舱内的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依次向上吊出。
[0016]优选地,所述导轨架包括上部导轨架和下部导轨架,上部导轨架的底部焊接固定在横舱壁顶板以上的导轨桥垂向构件的根部且其上端部向上延伸t个标准集装箱高,t≥1,且t为整数,上部导轨架的顶部设置有导口,导口的横截面呈T字型且其横截面尺寸从下往上逐渐增大,导口与垂向构件之间的间隙内、上部导轨架的顶部与垂向构件之间的间隙内均设有导口加强;
[0017]下部导轨架的顶部焊接固定在横舱壁顶板以下的横向围板上且其下端部向下延伸至舱底,但与货舱舱底不接触。
[0018]优选地,所述导轨桥包括设置在连续甲板的两舷侧箱柱上的舷侧箱形结构、分别与两个舷侧箱形结构相连的从上往下等间隔设置的水平平台、分别与两个舷侧箱形结构相连的设置于舷侧箱形结构前后侧面上端的横向加强板、以及沿船宽方向等间隔设置并与水平平台相连的垂向构件,每个垂向构件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导轨架从而在相邻两组垂向构件和导轨架之间形成从货舱内部一直向上延伸至露天甲板上方的连续轨道,每个垂向构件均通过连接件与其对应的导轨架的位于露天甲板以上的部分相固定,导轨架的位于货舱内的部分通过连接件与横舱壁相固定。
[0019]优选地,所述垂向构件为垂直桁,垂直桁竖直穿过各层水平平台,垂直桁的前后端设有面板且前、后面板的上端均通过过渡圆弧与对应侧面的横向加强板相连,垂直桁的前、后面板通过连接件与上部导轨架相连;
[0020]当左右相邻两个垂直桁之间的间隔宽度为2个及以上集装箱箱位时,在未设置水平平台但需与上部导轨架相连的高度位置处设置有水平型材,水平型材与水平平台相平行并固定于垂直桁的前、后面板上,水平型材通过连接件与上部导轨架相连。
[0021]优选地,所述垂向构件为立柱,立柱布置在横舱壁顶部的前后侧面上且其上端部与横向加强板相固定,立柱与各层水平平台通过加强肘板相连,立柱和水平平台通过连接件与上部导轨架相连;
[0022]立柱包括从横舱壁的顶部一直向上延伸至导轨桥的顶部的全高式立柱、和从某一层水平平台向上延伸至导轨桥的顶部的半高式立柱。
[0023]优选地,任意两根全高式立柱之间还设置有剪力墙或多组斜撑,剪力墙上还设置有多道长度不等的垂向加强筋;
[0024]每组斜撑均由两根对称的斜方管组成且两根斜方管的上端部相交固定在立柱上的与其中一层水平平台相齐平的高度位置、下端部分别向左和向右倾斜撑到横舱壁的顶部。
[0025]优选地,所述支撑盖包括支撑框架、设置在支撑框架前后端的横向封板、设置在支撑框架底部四角的支撑盖底座、以及成组设置的集装箱箱脚底座和底座加强件,集装箱箱脚底座和底座加强件设置在支撑框架两侧的中间位置和支撑盖底座的上方;
[0026]支撑框架为由端部底板、设置在端部底板之间并与端部底板焊接连接的左右两个纵向构件、设置在两个纵向构件前后端以及中间的第一横向构件组成的上、下端开口的不封闭的矩形结构,纵向构件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横向构件;
[0027]横向封板的中间设有限位凹槽,支撑盖通过卡设在限位凹槽内的双向制动装置进行固定,双向制动装置焊接固定在横舱壁顶部。
[0028]优选地,所述支撑盖还包括覆盖在支撑框架和横向封板上的盖板,盖板上设有直线型梁拱,直线型梁拱的倾斜角度为0.5
°‑8°
;盖板上的雨水沿着其直线型梁拱流向前后两侧的横舱壁顶板、再沿着横舱壁顶板从舷侧流水孔排出舷外。
[0029]优选地,所述支撑盖包括支撑框架、设置在支撑框架前后端的横向封板、设置在支撑框架底部四角的支撑盖底座、以及成组设置的集装箱箱脚底座和底座加强件,集装箱箱脚底座和底座加强件设置在支撑框架两侧的中间位置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无绑扎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起重机将集装箱起吊至集装箱存储系统的连续轨道的导口(11)上方;所述集装箱存储系统设置在集装箱的全船货舱区域或某些货舱区域,包括从货舱内部竖直向上延伸至露天甲板以上且其底部与货舱舱底不接触的导轨架(1)、设置于横舱壁(4)顶部并与导轨架(1)相配合以在船宽方向形成多条从货舱内部一直向上延伸至露天甲板上方的连续轨道的导轨桥(2)、以及设置在连续轨道内的用以使露天甲板上方的集装箱堆放在其上的支撑盖(3),支撑盖(3)的两端部分别与对应侧的横舱壁(4)相固定;S2,将集装箱通过连续轨道顶部的导口的引导定位,快速入轨装载到货舱内,导轨架(1)的位于货舱内的部分对集装箱进行支撑和限位以抵消其随船舶运动时产生的横向载荷和纵向载荷,将其限制在连续轨道内;S3,货舱内堆满集装箱后,在连续轨道内安装支撑盖(3)并将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堆放在支撑盖(3)上,导轨架(1)的位于露天甲板以上的部分和导轨桥(2)共同对甲板上方的集装箱进行支撑和限位以抵消其随船舶运动时产生的横向载荷和纵向载荷,将其限制在连续轨道内;S4,卸载集装箱时,按顺序将集装箱和支撑盖(3)向上吊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无绑扎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连续轨道内安装支撑盖(3)并将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堆放在支撑盖(3)上的具体步骤为:通过起重机将支撑盖(3)吊起至导口(11)上方,通过导口的引导定位,沿着连续轨道向下放置固定到横舱壁(4)上;然后将集装箱通过连续轨道顶部的导口快速入轨装载,堆放到支撑盖(3)或其舱壁板的支撑角钢(7)上;或者通过起重机先将m层集装箱吊放固定到支撑盖(3)上,然后将堆放有m层集装箱的支撑盖(3)吊起至导口(11)上方,通过导口的引导定位,沿着连续轨道向下放置,直至支撑盖(3)坐落在横舱壁(4)顶部或其舱壁板的支撑角钢(7)上;然后将剩余的待堆放的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堆放在m层集装箱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无绑扎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卸载集装箱的具体步骤为:通过起重机将支撑盖(3)上的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依次向上吊出;然后通过起重机将支撑盖(3)沿着连续轨道向上吊出;最后,通过起重机将货舱内的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依次向上吊出;或者通过起重机先将堆放在支撑盖(3)上方的部分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依次向上吊出;然后将支撑盖(3)及其上方剩余部分的集装箱一起沿着连续轨道向上吊出;最后,通过起重机将货舱内的集装箱沿着连续轨道依次向上吊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无绑扎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架(1)包括上部导轨架(12)和下部导轨架(13),上部导轨架(12)的底部焊接固定在横舱壁顶板以上的导轨桥垂向构件(21)的根部且其上端部向上延伸t个标准集装箱高,t≥1,且t为整数,上部导轨架(12)的顶部设置有导口(11),导口(11)的横截面呈T字型且其横截面尺寸从下往上逐渐增大,导口(11)与垂向构件(21)之间的间隙内、上部导轨架(12)的顶部与垂向构件(21)之间的间隙内均设有导口加强(14);下部导轨架(13)的顶部焊接固定在横舱壁顶板以下的横向围板上且其下端部向下延
伸至舱底,但与货舱舱底不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无绑扎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桥(2)包括设置在连续甲板的两舷侧箱柱(9)上的舷侧箱形结构(25)、分别与两个舷侧箱形结构(25)相连的从上往下等间隔设置的水平平台(24)、分别与两个舷侧箱形结构(25)相连的设置于舷侧箱形结构(25)前后侧面上端的横向加强板(23)、以及沿船宽方向等间隔设置并与水平平台(24)相连的垂向构件(21),每个垂向构件(21)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导轨架(1)从而在相邻两组垂向构件(21)和导轨架(1)之间形成从货舱内部一直向上延伸至露天甲板上方的连续轨道,每个垂向构件(21)均通过连接件(5)与其对应的导轨架(1)的位于露天甲板以上的部分相固定,导轨架(1)的位于货舱内的部分通过连接件(5)与横舱壁(4)相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无绑扎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奕媛于龙超万忠喻义华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