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T接引下单回直线杆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33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T接引下单回直线杆塔,包括杆体,杆体上安装有绝缘横担和电缆平台,电缆平台上安装有电缆终端头和避雷器,绝缘横担包括第一绝缘横担、第二绝缘横担和第三绝缘横担;第一绝缘横担竖直设置,一端与杆体的顶端连接,另一端固定第一相导线;第二绝缘横担和第三绝缘横断的一端与杆体的侧壁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第二相导线、第三相导线;电缆平台位于第二绝缘横担和第三绝缘横担的下方;每个电缆终端头能够连接一根引下电缆线;第一相导线和/或第二相导线和/或第三相导线引出第一跳线和第二跳线,第一跳线与电缆终端头连接,第二跳线与避雷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布置合理,占用空间小且满足电气间隙。电气间隙。电气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T接引下单回直线杆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输电线路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T接引下单回直线杆塔。

技术介绍

[0002]在电网项目中,为了满足项目要求,经常需要新建电力输电电路杆塔,新建杆塔时需要结合现有的线路走廊,就近从原架空线路进行电缆T接引下,近几年,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快速增长,新建杆塔的结构形式越来越多。
[0003]在对导线为三角排列的同杆四回杆塔上最下方的两回中的一回电路进行电缆T接引下时,由于同杆四回杆塔上的导线较多,目前的新建杆塔进行电缆T接引下时,原架空线路在新建杆塔上的安装和布置、新建杆塔上的电线布置难以与同杆四回杆塔上的其它导线满足安全电气间隙。考虑到施工难度,现有的方法通常为两种,方法一为在原架空线路就近的一基耐张杆塔附近增设独立电缆平台,再将原架空线路的导线引至该独立电缆平台上的电缆终端头及避雷器,实现电缆T接引下;方法二为在就近直线档内的合适位置将原架空线路开断,新建一基耐张杆塔,在该耐张杆塔上增设电缆平台,再将原架空导线引至该电缆平台上的电缆终端头及避雷器,实现电缆T接引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T接引下单回直线杆塔,包括杆体(1),杆体(1)上安装有绝缘横担、电缆终端头(21)和避雷器(22),杆体(1)竖直设置,其特征在于:绝缘横担设有三个,分别为第一绝缘横担(3)、第二绝缘横担(4)和第三绝缘横担(5);第一绝缘横担(3)竖直设置,一端与杆体(1)的顶端连接,另一端能够固定第一相导线(6);第二绝缘横担(4)一端与杆体(1)的侧壁连接,另一端能够固定第二相导线(7);第三绝缘横担(5)一端与杆体(1)的侧壁连接,另一端能够固定第三相导线(8);还包括电缆平台(2),电缆平台(2)安装于杆体(1)的侧壁,电缆平台(2)位于第二绝缘横担(4)和第三绝缘横担(5)的下方,电缆终端头(21)和避雷器(22)都安装于电缆平台(2);电缆终端头(21)设有三个,避雷器(22)设有三个;每个电缆终端头(21)分别能够连接一根引下电缆线;第一相导线(6)和/或第二相导线(7)和/或第三相导线(8)通过T接线夹引出第一跳线(91)和第二跳线(0101),第一跳线(91)与一个电缆终端头(21)连接,第二跳线(0101)与一个避雷器(2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T接引下单回直线杆塔,其特征在于,第二绝缘横担(4)和第三绝缘横担(5)关于杆体(1)轴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T接引下单回直线杆塔,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横担(3)远离杆体(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缆固定件(31);第一电缆固定件(31)包括托线块(311),托线块(311)的顶部开有第一弧形槽,托线块(311)的顶部连接有夹块(312),夹块(312)的底部开有第二弧形槽,第二弧形槽与第一弧形槽位置对应;托线块(311)与夹块(312)可拆卸连接;托线块(311)和夹块(312)能够将第一相导线(6)夹持固定在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T接引下单回直线杆塔,其特征在于,第二绝缘横担(4)远离杆体(1)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缆固定件(41),第二电缆固定件(41)为悬垂线夹,第二电缆固定件(41)能够固定第二相导线(7);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从云王洋张辉刘跃文侯建辉杨军永刘锦泉冯棋施鑫张心泉邵德凯申檩许成燕鹏飞赵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