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820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Si衬底,在所述Si衬底上依次生长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3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Si衬底已经成为III族氮化物外延生长主要选用的衬底之一。Si衬底大尺寸、低成本、制备工艺成熟的优势使得基于Si衬底生长的III族氮化物材料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可广泛应用于功率电子、射频电子、发光器件等应用场景。然而氮化镓(GaN)材料与Si衬底之间存在巨大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晶格失配使得III族氮化物外延层中存在大量穿透位错,这些高密度位错会在材料中表现为漏电通道、非辐射复合中心、载流子陷阱,也会影响外延结构的组分均匀性,最终对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都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热失配使得III族氮化物外延层在降温中表面很容易产生裂纹,无法进行器件制备工艺。
[0003]3C

SiC缓冲层具有带隙宽、临界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饱和电子漂移速度大等优点,可以用来制备高温、高频、高功率半导体器件。在Si衬底上异质外延生长3C

SiC缓冲层,既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提高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提供一Si衬底;S201在H2生长气氛下,通入N源、Si源和C源,在所述Si衬底上生长第一缓冲层;S202在H2生长气氛下,通入N源、Si源和C源,在所述第一缓冲层上生长第二缓冲层;S203在H2生长气氛下,通入Si源和C源,在第二缓冲层上生长3C

SiC层。其中,所述第二缓冲层的N源通入量>第一缓冲层的N源通入量;所述第二缓冲层的Si源通入量>第一缓冲层的Si源通入量;S300在所述3C

SiC层上生长非掺杂GaN层;S400在所述非掺杂GaN层上生长n型GaN层;S500在所述n型GaN层上生长多量子阱层;S600在所述多量子阱层上生长电子阻挡层;S700在所述电子阻挡层上生长p型GaN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200在H2生长气氛下,通入Al源和N源,在所述Si衬底上生长AlN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采用CVD生长,生长温度为700

900℃,生长压力为10

100torr,Si源、C源和N源的分压比为1:(5

8):(10

15)。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N层采用CVD生长,生长温度为1000

1400℃,生长压力为100

500torr。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杰程龙高虹刘春杨胡加辉金从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