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819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分层拼装逐层液压累积提升:经结构分析,三、四、五层结构楼面有大面积楼板,能作为钢结构拼装场地,逐层往上提升完成钢结构焊接,采用此方案钢结构提升高度可从36.62m降为14.4m。钢结构主要的拼装、焊接及油漆等工作在楼面进行,将高空作业量降至最少;液压同步提升设备设施体积、重量较小,机动能力强,安装和拆除方便;提升支架、平台等临时设施利用钢支撑立柱等已有结构,降低临时设施用量,经济效益高。经济效益高。经济效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异形钢结构雨篷
,具体为一种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雨蓬由H型钢骨架+二次调整铝合金龙骨+玻璃/铝板面层组成。玻璃通过铝合金副框挂设在,玻璃采用8+1.52pvb+8夹胶钢化玻璃和35mm蜂窝铝板。雨蓬底部柱子采用树状柱设计,其中主干枝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分支柱采用钢管柱。
[0003]但是常规的汽车吊高空散装施工:高空组装、焊接工作量巨大,而且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风险,施工的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所述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首先在第三层平台上将被提升钢结构雨篷拼装完成,该层拼装结构避开第四层混凝土结构,然后在已拼装完成的钢结构上安装提升下吊点;
[0007]S2:在第三层混凝土结构上安装临时塔架,在四层混凝土结构上安装提升支架,再在临时支撑结构上安装提升器,共同组成提升上吊点
[0008]S3:上下吊点之间通过钢绞线相连,液压提升器通过伸缸与缩缸,逐步将结构提升至第四层位置;
[0009]S4:在第四层完成拼装的钢结构与被提升上来的钢结构焊接到一起,组成一个整体继续提升,以此类推直至将所有雨篷钢梁提升至设计位置;
[0010]S5:然后锁紧液压提升器,将雨篷的支撑柱安装完成,提升器分级卸载将结构载荷全部转移到支柱上,完成整个钢结构雨篷安装。
[001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吊点T1

T2设置临时塔架作为上吊点支撑系统,在混凝土结构上安装提升支架作为L1~L6提升上吊点支撑系统,在支撑柱顶端上安装临时支架作为Z1~Z8提升上吊点支撑系统。整个提升需要10台提升器,临时吊点L1

L5吊点在第二次提升时拆除,临时吊点L6吊点在第三次提升时拆除。
[001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液压同步提升实施过程中,需控制好结构提升同步性。结合钢结构雨篷传力特点,规划合理的卸载过程,确保结构就位后受力状况尽可能接近设计状态,吊点L1/2/3/4/5在提升到第四层时用支撑架将吊点撑住,然后提升器卸载将荷载转移到支撑架上,再拆除提升器并将其安装到新的提升吊点上。同理吊点L6在提升到第五层时也需要支撑架撑起,再进行卸载。吊点L1/2/3/4/5的支撑架设在第三层,吊点L6的支撑架设在第四层,支撑架柱脚尽量设在混凝土梁上。
[0013]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当钢结构提升到位后,安装支座,提升器开始分级卸载,依次为20%,40%,60%,80%,在确认各部分无异常的情况下,可继续卸载至100%,即提升器钢绞线不再受力,结构载荷完全转移至支座上,结构受力形式转化为设计工况。采用逐个吊点卸载的方法,即一个点卸载完成后再卸载另外一个相对称的吊点中。
[001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通过试提升过程中对钢结构雨篷、提升设施、提升设备系统的观察和监测,确认符合模拟工况计算和设计条件,保证提升过程的安全;以主体结构理论载荷为依据,各提升吊点处的提升设备进行分级加载,依次为20%,40%,60%,80%。确认各部分无异常的情况下,可继续载入到90%,100%,直至钢结构雨篷全部离地;每次分级加载后均应检查相关受力点的结构状态,甲方应通过全站仪跟踪监测钢结构雨篷的高差及下挠,以便离地后进行调平,加载过程中各项监测数据均应做好完整记录;当分级加载至钢结构雨篷即将离开拼装胎架(或地面)时,可能存在各点不同时离地,此时应降低提升速度,并密切观查各点离地情况,必要时做“单点动”提升。确保结构离地平稳,各点同步;分级加载完毕,结构提升离开拼装胎架约50mm后暂停,停留12小时做全面检查,停留期间组织专业人员对提升支架、钢结构雨篷、提升吊具、连接部件、及各提升设备进行专项检查;停留期完毕后,各专业组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经起吊指挥部审核确认无任何隐患和问题后,由总指挥下达正式提升命令。
[001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具体提升步骤包括:
[0016]步骤1:在钢结构雨篷的设计位置正下方三楼楼面的拼装胎架上拼装提升阶段一所需的提升单元,于标高14.35的四层拼装提升阶段二所需的钢结构,于标高18.85的五层屋面拼装提升阶段三所需的其余钢结构;
[0017]步骤2:安装提升支架和液压提升器,在被提升结构安装提升下吊具和地锚,上下吊点之间用钢绞线连接,安装液压泵源,连接液压油管、布设通讯讯号线等液压提升设备设施,安装完成后设备调试;
[0018]步骤3:液压提升器、液压泵源、同步控制系统整体调试;确认无误后,依序20%、40%、60%、80%、100%加载至结构离地约10cm,停留12h;各方面确认正常后,正式提升作业期间每间隔3m测量其各吊点提升高度,吊点微调处理,提升过程中确保提升通道的畅通;
[0019]步骤4:将整体钢结构提升至第四层拼装好的钢结构位置附近(约1m范围),各吊点进行微调处理,放慢提升速度;缓慢提升到设计位置,锁紧液压提升器,复测各吊点提升高度,确保位置达到焊接要求;
[0020]步骤5:焊接完成后,安装第二次提升所需的液压提升器提升下吊具,安装完成后设备调试;然后对第一次提升的临时吊点L1

L4逐级卸载,将荷载逐渐转移到新的吊点上,确认无误后继续提升;
[0021]步骤6:继续提升,每间隔3m测量其各吊点提升高度,吊点微调处理,提升过程中确保提升通道的畅通;
[0022]步骤7:将整体网壳提升至第五层拼装好的钢结构位置附近,各吊点进行微调处理,放慢提升速度;缓慢提升到焊接对口位置,锁紧液压提升器,复测各吊点提升高度,确保高度达到设计要求,并进行焊接;
[0023]步骤8:焊接完成后,安装第三次提升所需的提升器和提升下吊点,完成设备调试后逐级加载,将结构提升至离胎架10cm。临时吊点L5卸载完成后拆除,对整体结构进行一次
调平后进行正式提升。当钢结构提升至设计标高位置附近(约10cm范围),各吊点进行微调处理,放慢提升速度;缓慢提升到设计位置,锁紧液压提升器,复测各吊点提升高度,确保位置达到设计要求;
[0024]步骤9:补装结构树状支撑和后补杆件步骤9:补装结构树状支撑和后补杆件;
[0025]步骤10:补装完成后,提升器分级卸载,拆除钢绞线、液压提升器和提升临时措施,提升工作完成。
[002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钢结构雨篷同步提升至设计位置附近后,暂停,各吊点微调使结构精确提升到达设计位置,提升设备暂停、锁定,保持结构的空中姿态稳定不变,最后安装后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在第三层平台上将被提升钢结构雨篷拼装完成,该层拼装结构避开第四层混凝土结构,然后在已拼装完成的钢结构上安装提升下吊点;S2:在第三层混凝土结构上安装临时塔架,在四层混凝土结构上安装提升支架,再在临时支撑结构上安装提升器,共同组成提升上吊点S3:上下吊点之间通过钢绞线相连,液压提升器通过伸缸与缩缸,逐步将结构提升至第四层位置;S4:在第四层完成拼装的钢结构与被提升上来的钢结构焊接到一起,组成一个整体继续提升,以此类推直至将所有雨篷钢梁提升至设计位置;S5:然后锁紧液压提升器,将雨篷的支撑柱安装完成,提升器分级卸载将结构载荷全部转移到支柱上,完成整个钢结构雨篷安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吊点T1

T2设置临时塔架作为上吊点支撑系统,在混凝土结构上安装提升支架作为L1~L6提升上吊点支撑系统,在支撑柱顶端上安装临时支架作为Z1~Z8提升上吊点支撑系统;整个提升需要10台提升器,临时吊点L1

L5吊点在第二次提升时拆除,临时吊点L6吊点在第三次提升时拆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液压同步提升实施过程中,需控制好结构提升同步性;结合钢结构雨篷传力特点,规划合理的卸载过程,确保结构就位后受力状况尽可能接近设计状态,吊点L1/2/3/4/5在提升到第四层时用支撑架将吊点撑住,然后提升器卸载将荷载转移到支撑架上,再拆除提升器并将其安装到新的提升吊点上;同理吊点L6在提升到第五层时也需要支撑架撑起,再进行卸载;吊点L1/2/3/4/5的支撑架设在第三层,吊点L6的支撑架设在第四层,支撑架柱脚尽量设在混凝土梁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当钢结构提升到位后,安装支座,提升器开始分级卸载,依次为20%,40%,60%,80%,在确认各部分无异常的情况下,可继续卸载至100%,即提升器钢绞线不再受力,结构载荷完全转移至支座上,结构受力形式转化为设计工况;采用逐个吊点卸载的方法,即一个点卸载完成后再卸载另外一个相对称的吊点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通过试提升过程中对钢结构雨篷、提升设施、提升设备系统的观察和监测,确认符合模拟工况计算和设计条件,保证提升过程的安全;以主体结构理论载荷为依据,各提升吊点处的提升设备进行分级加载,依次为20%,40%,60%,80%;确认各部分无异常的情况下,可继续载入到90%,100%,直至钢结构雨篷全部离地;每次分级加载后均应检查相关受力点的结构状态,甲方应通过全站仪跟踪监测钢结构雨篷的高差及下挠,以便离地后进行调平,加载过程中各项监测数据均应做好完整记录;当分级加载至钢结构雨篷即将离开拼装胎架(或地面)时,可能存在各点不同时离地,此时应降低提升速度,并密切观查各点离地情况,必要时做“单点动”提升;确保结构离地平稳,各点同步;分级加载完毕,结构提升离开拼装胎架约50mm后暂停,停留12小时做全面检查,停留期间组织专业人员对
提升支架、钢结构雨篷、提升吊具、连接部件、及各提升设备进行专项检查;停留期完毕后,各专业组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经起吊指挥部审核确认无任何隐患和问题后,由总指挥下达正式提升命令。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状异形钢结构雨篷逐层累积同步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具体提升步骤包括:步骤1:在钢结构雨篷的设计位置正下方三楼楼面的拼装胎架上拼装提升阶段一所需的提升单元,于标高14.35的四层拼装提升阶段二所需的钢结构,于标高18.85的五层屋面拼装提升阶段三所需的其余钢结构;步骤2:安装提升支架和液压提升器,在被提升结构安装提升下吊具和地锚,上下吊点之间用钢绞线连接,安装液压泵源,连接液压油管、布设通讯讯号线等液压提升设备设施,安装完成后设备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春娥隋海涛李赛孟丽娟李红阳刘晨飞杨坤袁汉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