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16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括连接在钢管桩上的多个结构组件,多个结构组件沿圆周对称布置于钢管桩上,对称布置的两个结构组件之间连接有锚链;所述结构组件包括与钢管桩内壁连接的水平板,水平板上沿钢管桩轴向方向竖直布置竖直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增大钢管桩沉桩过程中的桩端阻力与土层切入面,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适用于大覆盖层、淤泥质地质条件下的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沉桩施工。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沉桩施工。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沉桩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大覆盖层、淤泥质地质条件下的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沉桩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绿色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海上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自1991年丹麦建成了世界上首座海上风电场以来,海上风电场逐渐成为风力发电的开发重点。我国海岸线漫长,具有丰富的近海风能资源,海上风电的建设将带动带动我国海洋经济全面复苏,特别是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势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蓝色途径”。
[0003]海上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依托海上风电场,而海上风电场的桩基通常采用大直径钢管桩基础。由于大直径钢管桩基自身的结构特点,尤其是在大覆盖层、淤泥质地质条件下,沉桩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溜桩效应。溜桩是一种很常见的钢管桩沉桩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在钢管桩单桩沉桩工作时,地层不能承受钢管桩的重量,导致钢管桩迅速下沉,致使起重设备发生下坠现象,对于重量大、直径大的基础沉桩时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海上进行打桩工作时,由于船上有大量的施工人员、船员以及管理人员,当发生溜桩时,轻则单桩基础垂直度变化过大无法满足要求,重则会使起重机大臂前倾甚至造成船舶受损以及沉船事故,所以针对性地设计一种防溜桩结构实现有效控制进而防止溜桩对于海上风电场桩基础施工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本技术实现增大钢管桩沉桩过程中的桩端阻力与土层切入面,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适用于大覆盖层、淤泥质地质条件下的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沉桩施工。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钢管桩上的多个结构组件,多个结构组件沿圆周对称布置于钢管桩上,对称布置的两个结构组件之间连接有锚链;所述结构组件包括与钢管桩内壁连接的水平板,水平板上沿钢管桩轴向方向竖直布置竖直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锚链通过螺栓组件与水平板连接,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和螺帽,所述水平板上开设与螺栓和螺帽相配合的螺栓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螺栓长度长于水平板厚度与螺帽厚度之和。
[0009]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上开设有控制水土通过量的通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锚链采用有档锚链的形式。
[0011]进一步的:所述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整体布置于钢管桩桩底位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外表涂有防锈漆。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经济性高,可在陆上提前完成安装工作。在原有的钢管桩加工的基础上,设置有结构组件与锚链相连的防溜桩结构,增大沉桩过程中切入土体的面积,桩端阻力与桩体侧摩阻力均得到提升,能够有效控制沉桩速度,降低了发生溜桩事故的风险,同时也防止速度过大而穿越设计的持力层,保证了沉桩过程的安全性。相较于半开口桩与闭口桩,通孔的设置减小了拒锤现象出现的概率,保证了沉桩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6]图2为部分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3为结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水平板和竖直板间连接的示意图;
[0019]图5为螺栓与水平连接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

钢管桩,20

结构组件,21

水平板,22

竖直板,23

通孔,24

螺栓孔,30

螺栓组件,31

螺栓,32

螺帽,4

锚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3]如图1至5所示,一种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包括连接在钢管桩1上的多个结构组件20,多个结构组件20沿圆周对称布置于钢管桩1上,对称布置的两个结构组件20之间连接有锚链4,用于增大切入土体面积;所述结构组件20包括与钢管桩1内壁连接的水平板21,水平板21与钢管桩1内壁焊接连接,并在焊缝位置做好防锈处理,水平板21上沿钢管桩1轴向方向竖直布置竖直板22。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板21和竖直板22可采用钢板,水平板21和竖直板22之间焊接连接,并在焊缝位置做好防锈处理。所述竖直板22设置有两块,两块竖直板22在水平板21上对应布置,所述竖直板22能够加强结构组件20与钢管桩1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所述结构组件20设置四组,并在钢管桩1内部等距间隔布置,其大小应根据工程实际调节,保证沉桩过程中的四个方向上的受力均匀,使得钢管桩1能够更加稳定的下沉。
[0025]所述锚链4通过螺栓组件30与水平板21连接,所述螺栓组件30包括螺栓31和螺帽32,所述水平板21上开设与螺栓31和螺帽32相配合的螺栓孔24。所述螺栓孔24与水平板21
边缘、通孔23的最小距离按照规范确定。
[0026]所述螺栓31长度长于水平板21厚度与螺帽32厚度之和,确保连接的稳固性。
[0027]所述螺栓组件30与锚链4在沉桩前提前安装在一起,通过螺栓孔24与水平板21相连,安装过程方便,并且能够连接不同大小尺寸的锚链4。
[0028]所述水平板21上开设有控制水土通过量的通孔23,所述通孔23位于水平板21的中间位置,能够控制海水与海床土体的通过量,避免水平板21下方土体聚集过多从而发生拒锤现象,保证沉桩工作的顺利进行,通孔23的具体开孔大小可根据实际工程确定。
[0029]所述锚链4采用有档锚链的形式,长度略长于相对的两个螺栓组件30间的距离,通过螺栓组件30与对应的结构组件20相连,其数量应根据工程实际调节。
[0030]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的锚链4采用有档锚链的形式,与无档锚链相比,在尺寸和材质相同的情况下,有档锚链的强度比无档锚链更高,且具有变形小、堆放时不易扭缠的优点,与钢板相比,安装也更为方便。进一步的,有档锚链具有更大的表面积,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钢管桩上的多个结构组件,多个结构组件沿圆周对称布置于钢管桩上,对称布置的两个结构组件之间连接有锚链;所述结构组件包括与钢管桩内壁连接的水平板,水平板上沿钢管桩轴向方向竖直布置竖直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链通过螺栓组件与水平板连接,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和螺帽,所述水平板上开设与螺栓和螺帽相配合的螺栓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链结合式钢管桩防溜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波沙欣宇李佳禧王明旗骆尧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