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螺旋引孔静压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空心管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384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螺旋引孔静压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空心管桩施工方法,涉及地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S1施工准备、S2长螺旋桩机钻孔、S3清理预制空心管桩内壁、S4安装桩底端封闭装置、S5静压桩机压入管桩、S6三击贯入度控制夯实填料、S7安装桩身钢筋笼、S8桩帽钢筋及模板施工、S9浇筑混凝土。该长螺旋引孔静压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空心管桩施工方法,将预制空心管桩既作为施工护筒,又作为承载构件,采用长螺旋引孔辅助静压桩机施工,形成了复杂地质长螺旋引孔静压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空心管桩逆作施工工法,解决了传统施工工法的难题,施工简单便捷,适用范围广,成桩质量好,单桩承载力大幅提高,施工成本与工期大幅降低。施工成本与工期大幅降低。施工成本与工期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螺旋引孔静压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空心管桩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工程施工
,具体为一种长螺旋引孔静压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空心管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复合载体桩根据桩身施工的方法不同分为现浇载体桩和预制桩身载体桩。传统施工方法普遍采用柱锤夯击形成桩孔,放入护筒并加入填料夯实挤密,然后浇筑混凝土柱身的施工工艺。
[0003]施工受设备限制,长桩施工不易提拔护筒,锤击跟管的方式不易穿过硬土层,现场水位较高时无法施工。
[0004]夯击时产生的振动与噪声过大,对横向施工范围产生扰动影响,填料的夯实度无法保证。工序繁杂,施工受制约,施工效率与质量难以保证。
[0005]因此,提出一种长螺旋引孔静压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空心管桩施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螺旋引孔静压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空心管桩施工方法,将预制空心管桩既作为施工护筒,又作为承载构件,采用长螺旋引孔辅助静压桩机施工,形成了复杂地质长螺旋引孔静压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空心管桩逆作施工工法,以解决传统施工工法的难题。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长螺旋引孔静压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空心管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施工准备
[0009]为提高载体桩施工效率,对施工设备合理配备,便于施工使用,对施工设计进行审图工作,对于图纸中桩位设计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并进行处理,充分保证现场施工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0010]施工前应做到“三通一平”,对施工机械、仪器、设备、工具进行检修,结合地基处理工程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等措施,配备相应的施工人员;
[0011]预制空心管桩需由正规专业生产厂家提供,施工前进行质量检查验收,验收时需提供桩的出厂合格证;
[0012]桩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陷,堆放层数不得超过两层;
[0013]S2、长螺旋桩机钻孔,安装施工图纸,采用长300mm的φ6mm钢筋打入桩位中心定位;
[0014]桩位定位后,长螺旋钻孔机平稳就位、对中,检查并调整钻杆的垂直度;
[0015]钻进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减少钻杆摇晃,检查钻孔的偏差并及时纠正;
[0016]在成孔过程中,如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钻到设计标高后,提升钻杆、清理钻杆上的泥土,随着钻杆旋转,将钻杆提升至地表;
[0017]当上一个桩位引孔施工完成后,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个桩位引孔施工;
[0018]挖掘机清理引孔渣土:每根桩引孔完成后孔口加盖防护,安排挖机将引孔产生的土及时清理,保证现场桩机在场地内施工时移动便利;
[0019]S3、清理预制空心管桩内壁,将清理装置设置好通行路径与切扇大小,通过管桩顶部进入桩内圆形孔内,切扇转动并喷出高压水流切削桩内淤泥与混凝土,清理装置携带水与混凝土混合物自动向桩另一端推动;
[0020]清理前需对设备的水电管路进行测试,设备正常运行才可进入预制空心管桩圆形孔内;
[0021]清理后将桩底端积水与切削混合物清除干净,对桩孔径、桩孔垂直平整度进行检测且验收通过后,采取覆盖措施对空心方桩圆孔进行成品保护,防止石块、淤泥、积水等再次进入孔内;
[0022]S4、安装桩底端封闭装置
[0023]所述桩底端封闭装置包括钢底板、固定钢板、混凝土柱身、高强螺栓、连接套筒、固定组件、滑移组件、滑动轮、钢锁扣、起吊连接件。
[0024]固定钢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至混凝土柱身上,连接套筒及固定组件焊接在钢底板上,固定组件焊接在连接套筒外壁上;
[0025]所述连接套筒为中空带孔结构,滑移组件通过孔固定在钢锁扣上,钢锁扣焊接在起吊连接件上并与钢丝绳相连;
[0026]预制空心桩下沉时,将滑移组件滑至固定钢板的凹槽内,同时将钢锁扣锁死,钢底板固定不再位移,达到桩底封闭效果;
[0027]下沉至预定位置时,拉起钢丝绳带动起吊连接件将钢锁扣松开,滑移组件脱离固定钢板的凹槽,起吊连接件顶动连接套筒,带动钢底板上移出桩顶;
[0028]S5、静压桩机压入管桩
[0029]首先吊桩喂桩,静压预制桩桩节长度在15m以内,可直接用压桩机上的工作吊机自行吊装喂桩,也可以配备专门吊机进行吊装喂桩;
[0030]当桩被运到压桩机附近后,一般采用单点吊法起吊,采用双千斤(吊索)加小扁担(小横梁)的起吊法可使桩身竖直进入夹桩的钳口;
[0031]然后桩身对中调直,当桩被吊入夹桩钳口后,由指挥员指挥司机将桩缓慢降到桩尖离地面10cm左右为止,然后加紧桩身,微调压桩机使桩尖对准桩位,并将桩压入土中0.5~1.0m,暂停下压,在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校正桩身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小于0.5%时才可正式压桩;
[0032]接着压桩,压桩是通过主机的压桩油缸伸程的力将桩压入土中,压桩油缸的最大行程因不同型号的压桩机而有所不同,一般1.5~2.0m,所以每一次下压,桩入土深度约为1.5~2.0m,然后松夹具

上升

再夹紧

再压,如此反复进行,方可将一节桩压下去;
[0033]当一节桩压到其桩顶离地面80~100cm时,可进行接桩或放入送桩器将桩压至设计标高;
[0034]接着接桩,预制管桩连接采用机械连接,将插杆安装在上节桩张拉端的连接套上,
在下节桩的固定端大螺帽里安装弹簧、垫片、卡片及中间螺帽;
[0035]在下节桩端面安放足够的密封材料(由环氧树脂、磨细砂、芳香胺等按1:2:0.6比例组成的混合材料);
[0036]在专人指挥下,采用安装在桩基上的卷扬机牵引上节桩就位使上节桩的插杆与下节桩的中间螺帽孔对位,上节桩缓缓插入,严禁插杆与桩端面或中间螺帽缘壁碰撞,桩露出地面高度宜控制在0.8m~1.2m;
[0037]最后送桩、终桩,送桩采用专门送桩器,将桩送至桩顶标高;
[0038]终桩压力值不小于设计要求6400kN,稳压时间5s,稳压次数3次;
[0039]S6、三击贯入度控制夯实填料
[0040]首先夯击填料,当管桩下沉至设计标高后,打开桩底端封闭装置(拉起钢丝绳带动起吊连接件将钢锁扣松开,滑移组件脱离固定钢板的凹槽,起吊连接件顶动连接套筒,带动钢底板上移出桩顶);
[0041]提升重锤,从管桩口进行填料(以锤底出管桩底40~60cm为宜),重锤做自由落体夯击填充料;
[0042]填料过程大致可分为填料下降、持平、上升三个阶段,应控制每次填料量(以每10cm深度加0.01m3填料为宜)和累计填料量;
[0043]填料量宜为0.5~1.8m3,当大于1.8m3时,应另选被加固土层或改变施工参数;
[0044]然后测三击贯入度,当承载体达到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螺旋引孔静压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空心管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为提高载体桩施工效率,对施工设备合理配备,便于施工使用,对施工设计进行审图工作,对于图纸中桩位设计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并进行处理,充分保证现场施工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施工前应做到“三通一平”,对施工机械、仪器、设备、工具进行检修,结合地基处理工程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等措施,配备相应的施工人员;预制空心管桩需由正规专业生产厂家提供,施工前进行质量检查验收,验收时需提供桩的出厂合格证;桩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陷,堆放层数不得超过两层;S2、长螺旋桩机钻孔,安装施工图纸,采用长300mm的φ6mm钢筋打入桩位中心定位;桩位定位后,长螺旋钻孔机平稳就位、对中,检查并调整钻杆的垂直度;钻进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减少钻杆摇晃,检查钻孔的偏差并及时纠正;在成孔过程中,如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钻到设计标高后,提升钻杆、清理钻杆上的泥土,随着钻杆旋转,将钻杆提升至地表;当上一个桩位引孔施工完成后,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个桩位引孔施工;挖掘机清理引孔渣土:每根桩引孔完成后孔口加盖防护,安排挖机将引孔产生的土及时清理,保证现场桩机在场地内施工时移动便利;S3、清理预制空心管桩内壁,将清理装置设置好通行路径与切扇大小,通过管桩顶部进入桩内圆形孔内,切扇转动并喷出高压水流切削桩内淤泥与混凝土,清理装置携带水与混凝土混合物自动向桩另一端推动;清理前需对设备的水电管路进行测试,设备正常运行才可进入预制空心管桩圆形孔内;清理后将桩底端积水与切削混合物清除干净,对桩孔径、桩孔垂直平整度进行检测且验收通过后,采取覆盖措施对空心方桩圆孔进行成品保护,防止石块、淤泥、积水等再次进入孔内;S4、安装桩底端封闭装置所述桩底端封闭装置包括钢底板、固定钢板、混凝土柱身、高强螺栓、连接套筒、固定组件、滑移组件、滑动轮、钢锁扣、起吊连接件;固定钢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至混凝土柱身上,连接套筒及固定组件焊接在钢底板上,固定组件焊接在连接套筒外壁上;所述连接套筒为中空带孔结构,滑移组件通过孔固定在钢锁扣上,钢锁扣焊接在起吊连接件上并与钢丝绳相连;预制空心桩下沉时,将滑移组件滑至固定钢板的凹槽内,同时将钢锁扣锁死,钢底板固定不再位移,达到桩底封闭效果;下沉至预定位置时,拉起钢丝绳带动起吊连接件将钢锁扣松开,滑移组件脱离固定钢板的凹槽,起吊连接件顶动连接套筒,带动钢底板上移出桩顶;
S5、静压桩机压入管桩首先吊桩喂桩,静压预制桩桩节长度在15m以内,可直接用压桩机上的工作吊机自行吊装喂桩,也可以配备专门吊机进行吊装喂桩;当桩被运到压桩机附近后,一般采用单点吊法起吊,采用双千斤(吊索)加小扁担(小横梁)的起吊法可使桩身竖直进入夹桩的钳口;然后桩身对中调直,当桩被吊入夹桩钳口后,由指挥员指挥司机将桩缓慢降到桩尖离地面10cm左右为止,然后加紧桩身,微调压桩机使桩尖对准桩位,并将桩压入土中0.5~1.0m,暂停下压,在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校正桩身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小于0.5%时才可正式压桩;接着压桩,压桩是通过主机的压桩油缸伸程的力将桩压入土中,压桩油缸的最大行程因不同型号的压桩机而有所不同,一般1.5~2.0m,所以每一次下压,桩入土深度约为1.5~2.0m,然后松夹具

上升

再夹紧

再压,如此反复进行,方可将一节桩压下去;当一节桩压到其桩顶离地面80~100cm时,可进行接桩或放入送桩器将桩压至设计标高;接着接桩,预制管桩连接采用机械连接,将插杆安装在上节桩张拉端的连接套上,在下节桩的固定端大螺帽里安装弹簧、垫片、卡片及中间螺帽;在下节桩端面安放足够的密封材料(由环氧树脂、磨细砂、芳香胺等按1:2:0.6比例组成的混合材料);在专人指挥下,采用安装在桩基上的卷扬机牵引上节桩就位使上节桩的插杆与下节桩的中间螺帽孔对位,上节桩缓缓插入,严禁插杆与桩端面或中间螺帽缘壁碰撞,桩露出地面高度宜控制在0.8m~1.2m;最后送桩、终桩,送桩采用专门送桩器,将桩送至桩顶标高;终桩压力值不小于设计要求6400kN,稳压时间5s,稳压次数3次;S6、三击贯入度控制夯实填料首先夯击填料,当管桩下沉至设计标高后,打开桩底端封闭装置(拉起钢丝绳带动起吊连接件将钢锁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颜华莉吴航贾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