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架施工的支撑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02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架施工的支撑底座,包括:使用时为多个间隔分布处在管架的下方支撑横梁;预变形管节,预变形管节安装在支撑横梁上,预变形管节为中空体,预变形管节上边和下边均为预变形处理后的圆弧状,预变形管节放置在多个间隔分布的支撑横梁两端部上。管架安装在预变形管节圆弧状的上边,预变形管节圆弧状的下边与支撑横梁接触安装,在管架整体产生摇晃位移时,压着预变形管节为圆弧状的上边和下边发生变形吸收消除振动,解决管架与T型连接件固定连接振动不能获得吸收消除的问题。件固定连接振动不能获得吸收消除的问题。件固定连接振动不能获得吸收消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架施工的支撑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架施工的支撑底座,属于施工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管架在施工场地通过多个管节段焊接对装时,管节段对接口需处在距离地面上一定高度,同时多个管节段焊接固定构成的管架会构成一个具有较大惯性的整体,焊接构成后需保证整体放置的稳定性。
[0003]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4197717B的一种钢筋桁架反支撑结构,公开技术为:若干钢筋桁架设置在所述底模上,所述T型连接件将所述钢筋桁架底部的两根钢筋同时固定,钢筋桁架的底部支撑在若干支撑件;虽然,钢筋桁架底部及侧边分别能通过T型连接件、支撑件获得支撑,但是,由于管架处在有风力等使整体产生摇晃位移时,存在管架与T型连接件固定连接振动不能获得吸收消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架施工的支撑底座。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架施工的支撑底座,包括:
[0007]使用时为多个间隔分布处在管架的下方支撑横梁;
[0008]预变形管节,预变形管节安装在支撑横梁上,预变形管节为中空体,预变形管节上边和下边均为预变形处理后的圆弧状,预变形管节放置在多个间隔分布的支撑横梁两端部上。
[0009]所述支撑横梁为两个工字钢叠放构成。
[0010]位于预变形管节外侧的所述支撑横梁两侧上固定有限位挡管,两个限位挡管处在支撑横梁顶部的两侧对管架进行限位扶挡。
[0011]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支撑横梁之间通过拉梁固定进行拉结,使多个支撑横梁构成一个整体。
[0012]所述拉梁固定在构成支撑横梁上方的工字钢上。
[0013]所述拉梁处在预变形管节正下方的支撑横梁上。
[0014]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支撑横梁相互间隔侧边倾斜固定有斜撑脚,所述斜撑脚为间隔分布在支撑横梁两侧的两个。
[0015]所述斜撑脚固定在构成支撑横梁上方的工字钢上;所述斜撑脚处在限位挡管正下方的支撑横梁上。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管架安装在预变形管节圆弧状的上边,预变形管节圆弧状的下边与支撑横梁接触安装,在管架整体产生摇晃位移时,压着预变形管节为圆弧状的上边和下边发生变形吸收消除振动,解决管架与T型连接件固定连接振动不能获得吸收消除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预变形管节的主视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支撑管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支撑横梁;2

管架;3

预变形管节;4

斜撑脚;11

拉梁;12

限位挡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2]如图1至图2所示。
[0023]本申请的一种管架施工的支撑底座,包括:
[0024]由两个工字钢叠放构成的支撑横梁1,支撑横梁1为间隔分布的多个处在管架2的下方;
[0025]接触放置安装在支撑横梁1上的预变形管节3,预变形管节3为中空体,预变形管节3上边和下边均为预变形处理后的圆弧状,预变形管节3放置在多个间隔分布的支撑横梁1两端部上。
[0026]管架2安装在预变形管节3圆弧状的上边,预变形管节3圆弧状的下边与支撑横梁1接触安装,在管架2整体产生摇晃位移时,压着预变形管节3为圆弧状的上边和下边发生变形吸收消除振动,解决管架与T型连接件固定连接振动不能获得吸收消除的问题。
[0027]位于预变形管节3外侧的所述支撑横梁1两侧上焊接固定有限位挡管12,两个限位挡管12处在支撑横梁1顶部的两侧对管架2进行限位扶挡。
[0028]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支撑横梁1之间通过拉梁11焊接固定进行拉结,使多个支撑横梁1构成一个整体;所述拉梁11固定在支撑横梁1上方的工字钢上。所述拉梁11处在预变形管节3正下方的支撑横梁1上。
[0029]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支撑横梁1相互间隔侧边倾斜焊接固定有斜撑脚4,所述斜撑脚4为间隔分布在支撑横梁1两侧的两个;所述斜撑脚4固定在支撑横梁1上方的工字钢上;所述斜撑脚4处在限位挡管12正下方的支撑横梁1上。支撑横梁1通过斜撑脚4获得与地面的斜向支撑来提高座体整体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架施工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时为多个间隔分布处在管架(2)的下方支撑横梁(1);预变形管节(3),预变形管节(3)安装在支撑横梁(1)上,预变形管节(3)为中空体,预变形管节(3)上边和下边均为预变形处理后的圆弧状,预变形管节(3)放置在多个间隔分布的支撑横梁(1)两端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架施工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1)为两个工字钢叠放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架施工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位于预变形管节(3)外侧的所述支撑横梁(1)两侧上固定有限位挡管(12),两个限位挡管(12)处在支撑横梁(1)顶部的两侧对管架(2)进行限位扶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架施工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帝兰喻泽松肖余余张之进左海宏姜坤刘璇覃鹤赵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