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载设备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99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载设备散热结构,包括壳体、风扇;风扇安装在风扇安装腔内,并用于将发热模块热量从风扇通风口带出壳体;在第一通风腔、第二通风腔内均设置有挡板,挡板与设置有风口的第一通风腔或第二通风腔侧壁平行,挡板宽度与第一通风腔或第二通风腔内部宽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风扇安装腔、第一通风腔、第二通风腔、第三通风腔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连接关系,在壳体内外形成气流通道,实现强制对流,通过风扇将发热模块产生的热量带走,同时不易进水造成发热模块的损坏,达到设备整体上IP55的防护等级。达到设备整体上IP55的防护等级。达到设备整体上IP55的防护等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载设备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载设备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载设备是搭载在无人机上的功能设备,无人机上的功能设备在使用时候会出现大量发热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出散热结构来应对,另外因为无人机所处的特殊工作环境,散热结构在进行散热的时候还需要考虑环境不能对功能设备造成影响。
[0003]所以研发出一种无人机载设备散热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无人机载设备散热结构。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无人机载设备散热结构,包括:
[0007]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风腔、第二通风腔、第三通风腔、风扇安装腔;发热模块置于第三通风腔内,风扇安装腔置于第一通风腔和第二通风腔之间,风扇安装腔、第一通风腔、第二通风腔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人机载设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风腔、第二通风腔、第三通风腔、风扇安装腔;发热模块置于第三通风腔内,风扇安装腔置于第一通风腔和第二通风腔之间,风扇安装腔、第一通风腔、第二通风腔均置于第三通风腔下方,第一通风腔远离风扇安装腔的一侧、第一通风腔的上端与第三通风腔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风口;风扇安装腔的下端设置有风扇通风口,风扇安装腔的上端与第三通风腔的连接处设置有风口;第三通风腔远离风扇安装腔的一侧、第二通风腔的上端与第三通风腔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风口;风扇;风扇安装在风扇安装腔内,并用于将发热模块热量从风扇通风口带出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设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通风腔、第二通风腔内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浩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航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