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插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95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对插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A件和B件,A件包括公壳,公壳内设有母插,母插上设有扣点,B件包括与公壳对插固定的母壳,母壳内设有与母插对插连接的公插,公插上设有与扣点相互扣合的扣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提高公插和母插连接的牢固性和导电稳定性。插和母插连接的牢固性和导电稳定性。插和母插连接的牢固性和导电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插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电连接器的公插和母插之间均未设置自锁机构,存在着连接不牢固,导电不稳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改善传统电连接器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0004]为此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对插连接器,包括A件和B件,A件包括公壳,公壳内设有母插,母插上设有扣点,B件包括与公壳对插固定的母壳,母壳内设有与母插对插连接的公插,公插上设有与扣点相互扣合的扣槽。
[0006]作为优选方案,公壳包括公头段和公尾段,其内部从头至尾贯通设有公插导引口、公腔和第一接线腔;母插由第一弹性导电夹片和第二弹性导电夹片构成,第一弹性导电夹片呈Z形且其下横臂末端设有第一上翘部,第二弹性导电夹片设于第一弹性导电夹片的上横臂下方且后端固定于第一弹性导电夹片的上横臂上,以与第一弹性导电夹片的上横臂构成一个导电夹,导电夹插设固定于公腔内且夹口正对公插导引口,扣点对应设于第一弹性导电夹片的上横臂及第二弹性导电夹片的内面;第一弹性导电夹片其余部分则插设固定于第一接线腔内。
[0007]作为优选方案,公壳的尾部设有第一尾壳,第一尾壳内设有第一U型导电弹片,第一U型导电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性导电夹片的下横臂、另一端压贴在第一上翘部顶部所设的第一接线槽内。
[0008]作为优选方案,母壳包括母头段和母尾段,母头段内设有前开式的母腔,母尾段内设有后开式的第二接线腔,母腔和第二接线腔之间设有通孔;公插呈Z形且其上横臂构成导电插舌、下横臂末端设有第二上翘部,导电插舌穿过通孔后进入母腔内,扣槽设于该导电插舌的两个连接面;公插的其余部分插设固定于第二接线腔内。
[0009]作为优选方案,母壳的尾部设有第二尾壳,第二尾壳内设有第二U型导电弹片,第二U型导电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导电插舌的下横臂、另一端压贴在第二上翘部顶部所设的第二接线槽内。
[0010]本技术在公插和母插上对应设有能将插接后的公插和母插锁紧、防止公插和母插发生移动甚至脱离的扣槽和扣点,有利于提高公插和母插连接的牢固性和导电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件和B件连接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件和B件连接前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15]参照图1

3:
[0016]对插连接器,包括A件10和B件20。
[0017]A件10包括公壳11,公壳11包括公头段11.1和公尾段11.2,其内部从头至尾贯通设有公插导引口11.3、公腔11.4和第一接线腔11.5。
[0018]公壳11内设有母插12,母插12由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和第二弹性导电夹片12.2构成,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呈Z形且其下横臂末端设有第一上翘部12.11,第二弹性导电夹片12.2设于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的上横臂下方且后端固定于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的上横臂上,以与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的上横臂构成一个导电夹,导电夹插设固定于公腔11.4内且夹口正对公插导引口11.3,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的上横臂及第二弹性导电夹片12.2的内面对应设有扣点12.3;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其余部分则插设固定于第一接线腔11.5内。
[0019]A件还包括第一尾壳13,该第一尾壳13固定于公壳11的尾端,该第一尾壳13内设有第一U型导电弹片14,第一U型导电弹片1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的下横臂、另一端压贴在第一上翘部12.11顶部所设的第一接线槽12.111内。
[0020]第一尾壳13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U型导电弹片14脱离第一接线槽12.21的第一拨盖15,第一拨盖15的中部旋转设于第一尾壳13顶部所设的通孔内且顶部露出第一尾壳13上方、底端压贴在第一U型导电弹片14的翘起部顶面。
[0021]第一尾壳13的后端面还设有用于将电线线头导入第一接线槽12.111的第一电线口13.1。
[0022]B件20包括母壳21,母壳21包括母头段21.1和母尾段21.2,母头段21.1内设有用于套接固定公头段11.1的前开式的母腔21.3,母尾段21.2内设有后开式的第二接线腔21.5,母腔21.3和第二接线腔21.5之间设有通孔21.4。
[0023]母壳21内设有与母插12对插连接的公插22,公插22呈Z形且其上横臂构成导电插舌22.1、下横臂末端设有第二上翘部22.2,导电插舌22.1穿过通孔21.4后进入母腔21.3内,导电插舌22.1的两个连接面对应设有用于与扣点12.3相互扣合的扣槽22.11;公插22的其余部分插设固定于第二接线腔21.5内。
[0024]B件还包括第二尾壳23,该第二尾壳23固定于母壳21的尾部,该第二尾壳23内设有第二U型导电弹片24,第二U型导电弹片24的一端固定连接导电插舌22.1的下横臂、另一端压贴在第二上翘部22.2顶部所设的第二接线槽22.21内。
[0025]第二尾壳23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二U型导电弹片24脱离第二接线槽22.21的第二拨盖25,第二拨盖25的中部旋转设于第二尾壳23顶部所设的通孔内且顶部露出第二尾壳23上方、底端压贴在第二U型导电弹片24的翘起部顶面。
[0026]第二尾壳23的后端面还设有用于将电线线头导入第二接线槽22.21的第二电线口23.1。
[0027]如图2所示,接线时,第一拨盖15上扳,第一拨盖15可驱动第一U型导电弹片14的翘起部脱离第一接线槽12.111,将第一电线16的一端线头沿第一电线口13.1和第一U型导电弹片14的顶部插入至第一接线槽12.111内,松开第一拨盖15,第一U型导电弹片14回弹将第一电线16的线头固定于第一接线槽12.111内,从而完成A件10的接线;同理,可将第二电线26接入B件20。
[0028]如图1所示,将公壳11的公头段11.1插接固定于母壳21的母腔21.3内,公插22的导电插舌22.1可插入母插12的导电夹内,母插12上的扣点12.3可与公插22上的扣槽22.11相互扣合,将公插22和母插12相互锁紧,从而完成A件10和B件20之间的电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对插连接器,包括A件(10)和B件(20),A件(10)包括公壳(11),公壳(11)内设有母插(12),母插(12)上设有扣点(12.3),B件(20)包括与公壳(11)对插固定的母壳(21),母壳(21)内设有与母插(12)对插连接的公插(22),公插(22)上设有与扣点(12.3)相互扣合的扣槽(22.11);其特征在于:公壳(11)包括公头段(11.1)和公尾段(11.2),其内部从头至尾贯通设有公插导引口(11.3)、公腔(11.4)和第一接线腔(11.5);母插(12)由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和第二弹性导电夹片(12.2)构成,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呈Z形且其下横臂末端设有第一上翘部(12.11),第二弹性导电夹片(12.2)设于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的上横臂下方且后端固定于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的上横臂上,以与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的上横臂构成一个导电夹,导电夹插设固定于公腔(11.4)内且夹口正对公插导引口(11.3),扣点(12.3)对应设于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的上横臂及第二弹性导电夹片(12.2)的内面;第一弹性导电夹片(12.1)其余部分则插设固定于第一接线腔(11.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插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昌雄萧耀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