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553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床,包括:工作台、加工机头和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以及第三移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用于驱动加工机头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二移动机构用于驱动加工机头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均沿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第三移动机构用于驱动加工机头竖直滑动;第四移动机构,设于工作台,且包括有第四驱动组件和连接第四驱动组件的至少两个工位台,第四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每个工位台分别移动至加工机头下方。本申请的机床能够降低机床在上下料过程中的待机时间,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床


[0001]本申请涉及机床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床。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加工中心以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质量好的优势在加工行业广泛应用,市场需求量也随之增大。但是市面上的加工机床通常只能给工作台上的一个工位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需要暂停加工,等人工对工位上加工完成的产品进行下料,再重新放置待加工产品后,再由加工机床继续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的待机时间较长,对自动化加工效率提升的影响较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机床,能够降低机床在上下料过程中的待机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机床,包括:工作台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工作台设有加工机头和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末端驱动部连接所述加工机头,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以及第三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加工机头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加工机头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均沿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三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加工机头竖直滑动;第四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且包括有第四驱动组件和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至少两个工位台,所述第四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每个所述工位台分别移动至所述加工机头下方。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机床,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机床包括有工作台、加工机头、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第三移动机构以及第四移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能够驱动加工机头沿水平方向的第一方向滑动,第二移动机构能够驱动加工机头沿水平方向的第二方向滑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第三移动机构能够驱动加工机头沿竖直方向滑动,也即加工机头能够沿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做三轴移动,从而实现对工位台上产品的加工;而在加工机头下方设置的第四移动机构包括有第四驱动组件和至少两个工位台,工位台能够在第四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轮流经过滑台下方,从而使得加工机头所安装的刀具在对其中一个工位台上的产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对其他工位台上的产品进行上下料,随后再由加工机头对其他工位上的产品进行加工的同时,可以对其中一个工位台上加工后的产品进行上下料,从而能够减少待机时间,进一步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驱动件和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安装座,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在所述工作台上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二驱动件和滑座,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座,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座在所述安装座上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三驱动件和滑台,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台,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台在所述
滑座一侧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加工机头设于所述滑台。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两个所述工位台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并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工位台,并用于驱动所述工位台沿排列方向往返移动,以使各所述工位台能够轮流经过所述加工机头下方。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台包括有主台面、副台面和龙门架,所述龙门架设于所述主台面,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设于所述龙门架上,所述副台面设于所述主台面的一侧,所述第四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副台面,且各个所述工位台的上端面低于所述龙门架的上端面。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第一导向结构、第二导向结构、第三导向结构和第四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设于所述龙门架和所述安装座之间,以用于所述安装座相对于所述龙门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的导向,所述第二导向结构设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滑座之间,以用于所述滑座相对于所述安装座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的导向,所述第三导向结构设于所述滑台和所述滑座之间,以用于所述滑台相对于所述滑座沿竖直方向滑动的导向,所述第四导向结构设于所述工位台和所述副台面之间,以用于所述工位台相对于所述副台面沿水平方向滑动的导向。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装刀机构,所述装刀机构设于所述龙门架和所述主台面之间,所述装刀机构用于存放和向所述加工机头提供刀具。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刀机构包括有刀架组件和第五驱动件,所述第五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刀架组件,并用于驱动所述刀架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加工机头的下方。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刀架组件包括有刀盘组件和第七驱动件,所述刀盘组件包括有刀盘,所述刀盘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刀具,所述第七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刀盘组件转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刀盘组件包括有若干夹持件,所述夹持件沿周向间隔分布于所述刀盘,以用于夹持所述刀具。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件为设有缺口的弹性抱箍。
[0015]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机床的其中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所示机床的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所示机床中的装刀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工作台100;主台面110;副台面120;龙门架130;第一移动机构200;第一驱动件210;安装座220;第二移动机构300;第二驱动件310;滑座320;第三移动机构400;第三驱动件410;滑台420;第四移动机构500;第四驱动组件510;工位台520;第一导向结构610;第二导向结构620;第三导向结构630;第四导向结构640;装刀机构700;刀架组件710;刀盘组件
711;刀盘7111;夹持件7112;缺口7113;第七驱动件712;第五驱动件720;加工机头8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00),所述工作台(100)设有加工机头(800)和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末端驱动部连接所述加工机头(800),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移动机构(200)、第二移动机构(300)以及第三移动机构(400),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00)用于驱动所述加工机头(800)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300)用于驱动所述加工机头(800)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三移动机构(400)用于驱动所述加工机头(800)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均沿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第四移动机构(500),设于所述工作台(100),且包括有第四驱动组件(510)和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组件(510)的至少两个工位台(520),所述第四驱动组件(510)能够驱动每个所述工位台(520)分别移动至所述加工机头(800)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00)包括有第一驱动件(210)和安装座(220),所述第一驱动件(2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安装座(220),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220)在所述工作台(100)上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300)包括有第二驱动件(310)和滑座(320),所述第二驱动件(3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座(320),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座(320)在所述安装座(220)上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三移动机构(400)包括有第三驱动件(410)和滑台(420),所述第三驱动件(4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台(420),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台(420)在所述滑座(320)一侧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加工机头(800)设于所述滑台(4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工位台(520)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并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组件(5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工位台(520),并用于驱动所述工位台(520)沿排列方向往返移动,以使各所述工位台(520)能够轮流经过所述加工机头(800)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0)包括有主台面(110)、副台面(120)和龙门架(130),所述龙门架(130)设于所述主台面(110),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00)设于所述龙门架(13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东阮乐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深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