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装置及两轮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750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及两轮车,包括车架主体和后平叉,车架主体包括主支撑管和连接主支撑管一侧的支撑主体,后平叉一端连接在支撑主体上,主支撑管包括后支撑段,后支撑段上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沿垂直后支撑段方向向两侧延伸形成两安装端,两安装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柱,后平叉远离支撑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并开设有卡口用于卡设后轮轴,当后轮轴卡设于卡口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后轮轴三者的轴心线在同一平面内,即当用户乘坐于共享单车上时,用户的重量大部分作用于后轮上,小部分重量作用于后平叉上,避免后平叉因承重用户的重量而造成容易弯折或者是断裂,解决用户体验感不佳的问题。不佳的问题。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装置及两轮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及两轮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是现代社会非常普及的代步工具,以驾驶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受到广泛的喜爱。
[0003]电动车的电动车主架和后平叉一般都依靠减震器进行缓冲减震,当使用者乘坐在电动车上时,用户自身的重量是直接作用于后平叉,从而容易导致后平叉坏掉,存在用户体验感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后平叉容易坏掉,用户体验感不佳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减震装置,用于共享电单车,所述共享电单车设置有后轮及与所述后轮可拆卸连接的后轮轴,包括车架主体和后平叉,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主支撑管和连接主支撑管一侧的支撑主体,所述后平叉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主体上,所述主支撑管包括后支撑段,所述后支撑段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垂直所述后支撑段方向向两侧延伸形成两安装端,两所述安装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后平叉远离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并开设有卡口用于卡设后轮轴,当所述后轮轴卡设于所述卡口时,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后轮轴三者的轴心线在同一平面内。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在同一平面内。
[0007]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后支撑段一体成型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两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各开设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减震器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可拆卸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柱或第二连接柱的外径。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径大小相等。
[0011]优选地,所述后平叉靠近所述车架主体的一侧与所述支撑主体可拆卸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支杆和支撑主体,所述支杆与所述车架主体连接并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支撑主体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分别与所述支杆和所述车架主体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支撑主体包括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杆和所述后支撑段。
[001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两轮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减震装置及两轮车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技术的一种减震装置,用于共享电单车,共享电单车设置有后轮及与后轮可拆卸连接的后轮轴,包括车架主体和后平叉,车架主体包括主支撑管和连接主支撑管一侧的支撑主体,后平叉一端连接在支撑主体上,主支撑管包括后支撑段,后支撑段上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沿垂直后支撑段方向向两侧延伸形成两安装端,两安装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柱,后平叉远离支撑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并开设有卡口用于卡设后轮轴,当后轮轴卡设于卡口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后轮轴三者的轴心线在同一平面内,该结构设置中两安装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柱,后平叉远离支撑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并开设有卡口,卡口用于卡设后轮轴,当后轮轴卡设于卡口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后轮轴的轴心线在同一平面上,使得当用户乘坐于共享单车上时,用户的重量大部分可直接作用于后轮上,小部分重量作用于后平叉上,避免后平叉直接承重用户所有的重量,即可避免后平叉因承重用户的重量而造成容易弯折或者是断裂,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后轮轴的轴心线在同一平面上的设置解决用户体验感不佳的问题。
[0017]2、本技术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在同一平面内,该结构设置中通过在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且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设置在同一平面上,该设置使得当减震器分别固定于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上时,连接片可以稳固减震器,避免在骑行过程中减震器晃动。
[0018]3、本技术的安装架与后支撑段一体成型设置,该结构一体成型的设置使得可以避免零部件之间的松动和变形,提高产品的强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一体成型的设置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和加工工序,进而减少生产成本。
[0019]4、本技术的减震装置包括两减震器,减震器的两端各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减震器与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可拆卸连接,该结构设置中,减震器通过安装孔与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安装与拆卸,便携性较强。
[0020]5、本技术的安装孔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连接柱或第二连接柱的外径,该结构设置中安装孔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连接柱或第二连接柱的外径使得减震器的安装孔可以顺利安装于第一连接柱或第二连接柱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021]6、本技术的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的外径大小相等,该结构中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外径大小相同,一致的规格方便维修并且也使得维修更加简单,此外,规格一致使得安装时效率更高,节省时间。
[0022]7、本技术的后平叉靠近车架主体的一侧与支撑主体可拆卸连接,该结构设置中后平叉与支撑主体可拆卸连接,方便运输与安装,此外,可拆卸连接可以提高车辆的可靠性,更容易进行检查和维护,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23]8、本技术的减震装置还包括支杆和支撑主体,支杆与车架主体连接并形成一容纳空间,支撑主体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分别与支杆和车架主体连接,该结构中通过设置支撑主体,通过支撑主体连接其他组件,减轻车架主体的负担,并减轻车架主体的重量,并通过减少在车架主体上设置连接点的设计,进一步保障了车架主体的强度,使车架具有较高的强度。
[0024]9、本技术的支撑主体包括支撑平面,支撑平面两端分别连接支杆和后支撑段,该结构中支撑主体与车架主体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与支杆和后支撑段的连接实现的,能
够提供更加稳固的连接。
[0025]10、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两轮车,具有和上述一种减震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之爆炸示意图一。
[0028]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0029]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之侧视图。
[0030]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之爆炸示意图二。
[0031]图5是图4中B的放大图。
[0032]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之爆炸示意图三。...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装置,用于共享电单车,所述共享电单车设置有后轮及与所述后轮可拆卸连接的后轮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和后平叉,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主支撑管和连接主支撑管一侧的支撑主体,所述后平叉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主体上,所述主支撑管包括后支撑段,所述后支撑段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垂直所述后支撑段方向向两侧延伸形成两安装端,两所述安装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后平叉远离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并开设有卡口用于卡设后轮轴,当所述后轮轴卡设于所述卡口时,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后轮轴三者的轴心线在同一平面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在同一平面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后支撑段一体成型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两减震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玉何家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松果智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