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学斌专利>正文

一种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282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包括鞘管,所述鞘管一端的端面为凹凸面,所述凹凸面与所述鞘管的壁面圆滑过渡;所述鞘管近头端的侧壁设有排水口;所述的鞘管为透明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效率、安全性及减少对手术器械的损耗。及减少对手术器械的损耗。及减少对手术器械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现代外科手术向着微创技术方向高速发展,尤其泌尿外科更是其中的领先者。而随着微创手术的开展,配套的手术器械也不断推陈出新,好的手术器械能帮助医生顺利、高效完成手术,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与成功率。在当今对肾盂及肾盏结石的手术治疗中,有条件的医院及技术的医生,对符合适应症病例的处理,基本上都采取了微创的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手术。
[0003]现有技术中,建立经尿道输尿管手术通道,一般是采取一种输尿管引导鞘管,置入导丝引导扩张后置入鞘管,作为手术碎石取石通道。
[0004]然而,现有的经尿道输尿管引导鞘管在使用上存在以下的缺点:
[0005]1、鞘管头端为横断平面,仅靠端口进入输尿管软镜进行结石的观察和治疗,由于平端的端口面积较小,镜体本身已占据了较大的空间,会造成鞘管的引流排水量下降,造成术中肾盂内压增高,增加了手术感染扩散的几率。
[0006]2、采用现有的鞘管,由于鞘管端口与输尿管软镜直接呈近直角进入肾盂,操作时增加了镜体与鞘管壁的摩擦,易致镜体的外膜甚至镜体主体损伤,降低了镜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手术器械的使用成本。
[0007]3、由于鞘管端口与肾盂呈直角,且截面积较小,在结石碎石后取石时,结石进入鞘管不顺畅,影响手术取石的效率,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手术的风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有效提升手术效率、安全性及减少对手术器械的损耗。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包括鞘管,所述鞘管一端的端面为凹凸面,所述凹凸面与所述鞘管的壁面圆滑过渡。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凹凸面为波浪面或锯齿面。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凹凸面包括凸起面和凹陷面,所述凸起面与所述凹陷面均为弧面,且所述凸起面与所述凹陷面相切。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鞘芯,所述鞘芯沿轴向设有贯穿其的中空通道,以置入穿刺引导导丝,所述鞘芯于手术置管时从所述鞘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鞘管,且与所述鞘管抵接。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鞘管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贯穿所述鞘管的鞘壁。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鞘管包括头端、中部和尾端;所述凹凸面设置在所述头端,所述鞘管的尾端设有封帽卡口,所述鞘芯设有封帽,所述封帽通过所述封帽卡口固定于所述鞘管的尾端。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鞘管靠近所述凹凸面的一端。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鞘管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鞘管的头端和中部均设有指示标志,所述鞘管的中部设有尺码;
[0017]所述鞘管的头端的壁面设有颜色标识。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鞘芯设有手持部。
[001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明材料为透明软胶;
[0020]所述鞘芯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0021]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通过将鞘管一端的端面设置成凹凸面,对比常规平面圆环形端面的面积明显增大,可在有器械操作的情况下明显增加端口的排水通畅率,明显有效地降低术中肾内压,减少手术引起的感染扩散几率,即安全性提高;
[0023]此外,将凹凸面与鞘管的壁面设置成圆滑过渡,当输尿管软镜镜体从端口置入肾盂时,更光滑,进入肾盂的成角角度更小,减少了镜体与鞘管之间的摩擦与折曲,对镜体的损伤更小,能有效地延长镜体的使用寿命,即减少了对手术器械的损耗;
[0024]鞘管一端的凹凸面与鞘管的壁面圆滑过渡,与肾盂接触更光滑,截面积也更大,帮助在术中取石时顺畅地取出结石,提高手术效率;
[0025]所述鞘管的近头端侧设有贯穿所述鞘管的鞘壁的排水口,能更加有利于术中肾积水的及时排空,降低肾内压,减少术中因肾内压造成感染扩散的几率;
[0026]所述鞘管采用透明材质,能术中观察鞘管与周围组织及结石情况,及时发现术中损伤及结石下移情况,迅速处理,减少手术并发症及结石残留可能。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一种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一实施例的鞘管与鞘芯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鞘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包括鞘管1,所述鞘管1一端的端面为凹凸面111,所述凹凸面111与所述鞘管1的壁面圆滑过渡。
[0032]本实施例通过将鞘管1一端的端面设置成凹凸面111,对比常规平面圆环形端面的面积明显增大,可在有器械操作的情况下明显增加端口的排水通畅率,明显有效地降低术中肾内压,减少手术引起的感染扩散几率,即安全性提高;此外,将凹凸面111与鞘管1的壁面设置成圆滑过渡,当输尿管软镜镜体从端口置入肾盂时,更光滑,进入肾盂的成角角度更小,减少了镜体与鞘管1之间的摩擦与折曲,对镜体的损伤更小,能有效地延长镜体的使用寿命,即减少了对手术器械的损耗;鞘管1一端的凹凸面111与鞘管1壁面圆滑过渡,与肾盂接触更光滑,帮助在术中取石时顺畅地取出结石,提高手术效率。
[0033]结合图2,所述鞘管1包括头端11、中部12和尾端13。
[0034]所述凹凸面111设置在所述头端11。所述凹凸面111优选与所述鞘管1的外壁面及内壁面均圆滑过渡设置。
[0035]本实施例的所述鞘管1优选采用透明软胶制成,可实现镜下360
°
全角度观察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位置,以及肾结石与鞘管1端口、鞘管1壁面的距离、方向和方位,可以对整个术野进行全面的观察。其观察范围广、观察效果清晰,观察结果精准,有利于术中迅速寻找、捕捉、处理结石。尤其在术中出血、视野不清的情况下,本技术也能比较全面地进行观察,迅速完成手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同时,本技术采用透明的鞘管1,能在镜下清晰观察鞘管1置入的位置和深度,观察鞘管1是否有置入过深、损伤等情况,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并且鞘管1管壁透明,能观察术中结石掉入输尿管的情况,及时发现结石,作出处理,减少术中结石残留及二次手术的几率。
[0036]本实施例的鞘管1的外壁设有指示标识,所述指示标识设于所述鞘管1的头端11和中部12,所述鞘管1的中部设有尺码121,所述鞘管1的头端11的壁面设有颜色标识,能明确提示鞘管1端口、鞘管1与肾盂相对位置和距离情况,以减少鞘管1因置入深度不清而导致的术中损伤,降低手术风险。
[0037]作为指示标识的一优选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管,所述鞘管一端的端面为凹凸面,所述凹凸面与所述鞘管的壁面圆滑过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面为波浪面或锯齿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面包括凸起面和凹陷面,所述凸起面与所述凹陷面均为弧面,且所述凸起面与所述凹陷面相切。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鞘芯,所述鞘芯沿轴向设有贯穿其的中空通道,以置入穿刺引导导丝,所述鞘芯于手术置管时从所述鞘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鞘管,且与所述鞘管抵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贯穿所述鞘管的鞘壁。6.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邓学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