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聚光器以及使用该车灯聚光器的车灯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07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灯聚光器以及使用该车灯聚光器的车灯模组,包括:由入光侧向出光侧一体成型的聚光部和出光部;其中聚光部包括横向排布的多个针状聚光体;多个针状聚光体背离出光部的出光面的端面均为入光面;以及多个针状聚光体的入光面的面积由位于中间的针状聚光体向两侧的针状聚光体递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矩阵远光的光型进行整形使矩阵光型呈现三角形,减少非必要照明区域的光照的问题。减少非必要照明区域的光照的问题。减少非必要照明区域的光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灯聚光器以及使用该车灯聚光器的车灯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车灯聚光器以及使用该车灯聚光器的车灯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车灯中的双光自适应前照灯的应用率逐渐提高,传统的矩阵远光照明为均匀的矩形光型,会把车辆上方左右大角度的区域照亮,但是所述区域为非必要照明区域,非必要照明区域过亮反而会显得必要照明区域偏暗,从而分散驾驶者注意力而降低汽车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故而,针对上述情况,将照明范围集中在必要照明的区域,对矩阵远光的光型进行整形,从而降低汽车驾驶过程中的危险性,也即提高驾驶者夜间行驶时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聚光器,以解决对矩阵远光的光型进行整形使矩阵光型呈现三角形,减少非必要照明区域的光照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模组,以解决自适应照明,实现多个稳定分区,避免对行人或对向驾驶员造成炫目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车灯聚光器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车灯聚光器,包括:由入光侧向出光侧一体成型的聚光部和出光部;其中
[0007]所述聚光部包括横向排布的多个针状聚光体;
[0008]多个所述针状聚光体背离出光部的出光面的端面均为入光面;以及
[0009]多个所述针状聚光体的入光面的面积由位于中间的针状聚光体向两侧的针状聚光体递减。
[0010]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针状聚光体中位于中间的针状聚光体的入光面的面积不超过2mm2;以及
[0011]多个所述针状聚光体中位于两侧端部的针状聚光体的入光面的面积不小于0.5mm2。
[0012]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针状聚光体上位于入光面的上侧端与出光部相邻接的部位成型为光线反射面。
[0013]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线反射面为一个平面结构,且该平面结构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0
°
且小于等于40
°

[0014]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针状聚光体上位于入光面的上侧端且与入光面相邻接的部位成型有拱起椭球面。
[0015]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针状聚光体上位于入光面的下侧端为凹陷椭球面。
[0016]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针状聚光体上位于入光面的左侧端和右侧端均为
椭球面与平端面形成的拼接面。
[0017]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聚光部的上顶面且位于出光部的上边界处设有用于形成近光截止线的凸台。
[0018]本专利技术的车灯模组是这样实现的:
[0019]一种车灯模组,包括:所述车灯聚光器、朝向车灯聚光器的聚光部设置的LED光源,以及朝向所述出光部的出光面设置的透镜。
[0020]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透镜为双凸透镜。
[002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车灯聚光器以及使用该车灯聚光器的车灯模组,聚光部包括的多个针状聚光体可以自适应照明,实现多个稳定分区,避免了对行人或对向驾驶员造成炫目,有效减少夜间交通事故。再者,通过控制多个所述针状聚光体的入光面的面积由位于中间的针状聚光体向两侧的针状聚光体递减,以此可以整形矩阵远光的光型,从而降低非必要照明区域的光线,集中驾驶者夜间行驶的注意力,有效提升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车灯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灯聚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车灯聚光器的针状聚光体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车灯聚光器的针状聚光体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车灯模组的光路示意图。
[0027]图中:针状聚光体1、入光面11、光线反射面12、拱起椭球面13、凹陷椭球面15、拼接面17、出光部2、出光面21、凸台3、LED光源4、透镜5。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请参阅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灯聚光器,包括:由入光侧向出光侧一体成型的聚光部和出光部2,此处的入光侧和出光侧具体是结合车灯的使用过程中,朝向光源设置的均为入光侧,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相对地用于将接收的光源发射出去的则为出光侧;如此来说,即聚光部用于接收和处理光源发出的光线,而出光部2则是用于发射光线。
[0031]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聚光部包括横向排布的多个针状聚光体1;其中的多个针状聚光体1背离出光部2的出光面21的端面为入光面11,此处的入光面11具体应用在车灯模组中时朝向光源以接收光线。其中的出光面21为一个复合二次曲面来有效增加矩阵远光的光型的光通量。此处的聚光部包括的多个针状聚光体1可以自适应照明,实现多个稳定分区,避免了对行人或对向驾驶员造成炫目,有效减少夜间交通事故。
[0032]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聚光部包括的多个针状聚光体1可选直接一体加工成型来共同形成聚光部。本实施例采用的入光面11设计为为顺滑的无段差及无凹腔的平
面或曲面,取代现有技术中具有凹腔结构的入光面11,这样就避免了因凹腔结构带来的较复杂的模具抽芯设计,凹腔结构使模具设计更复杂,复杂的模具以及抽芯使得车灯聚光器制造的可靠性及一致性较低。
[0033]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多个针状聚光体1的入光面11的面积由位于中间的针状聚光体1向两侧的针状聚光体1递减,此处的多个针状聚光体1紧密排列成一排。举例横向排布的五个针状聚光体1来说,位于正中间的即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在第三个位置的针状聚光体1的入光面11的面积最大,而位于第一个和第五个位置的针状聚光体1的入光面11的面积最小。当聚光部包括的针状聚光体1的数量为偶数个时,此时可以是将位于正中间的两个针状聚光体1的入光面11的面积设置为相同,举例横向排布的六个针状聚光体1来说,位于正中间的即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在第三个位置和第四个位置的针状聚光体1的入光面11的面积最大,而位于第一个和第六个位置的针状聚光体1的入光面11的面积最小。
[0034]还有必要加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针状聚光体1与出光部2相连的部位的体积大于该针状聚光体1成型有入光面11的部位的体积,且整体的针状聚光体1大致呈体积由入光侧向出光侧渐变大的形状,类似于针状结构由针尖向针体呈渐变大的形状,故而命名为“针状聚光体1”。
[0035]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说,多个针状聚光体1中位于中间的针状聚光体1的入光面11的面积不超过2mm2;以及多个针状聚光体1中位于两侧端部的针状聚光体1的入光面11的面积不小于0.5mm2。此处有必要加以说明的是,对于多个针状聚光体1来说,位于中间的针状聚光体1两侧的针状聚光体1的入光面11的面积的情况可以是一致的,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聚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入光侧向出光侧一体成型的聚光部和出光部;其中所述聚光部包括横向排布的多个针状聚光体;多个所述针状聚光体背离出光部的出光面的端面均为入光面;以及多个所述针状聚光体的入光面的面积由位于中间的针状聚光体向两侧的针状聚光体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聚光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针状聚光体中位于中间的针状聚光体的入光面的面积不超过2mm2;以及多个所述针状聚光体中位于两侧端部的针状聚光体的入光面的面积不小于0.5m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聚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状聚光体上位于入光面的上侧端与出光部相邻接的部位成型为光线反射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聚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反射面为一个平面结构,且该平面结构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0
°
且小于等于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圣熙陆春艳仓健陆飞跃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