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精密伺服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92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控制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精密伺服控制阀。所述伺服控制阀包括伺服电机、螺杆和控制阀,所述螺杆上固定设置有定位件,所述螺杆外设置有固定件,且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控制阀上,所述固定件靠近螺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控制阀包括阀芯和阀座,所述伺服电机、螺杆和阀芯同轴设置并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螺杆结构,将控制阀与伺服电机有效传动连接,并配合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螺杆的位移情况,结合伺服控制器,实现对流体流量的实时监控和精准调控;同时采用强耐腐蚀性的碳化硅材料制备控制阀的内置管,有效增强控制阀对于强腐蚀性气体、液体等流体的耐受性,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硅精密伺服控制阀


[0001]本技术属于控制阀
,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精密伺服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和生活中,阀门尤其是控制阀的使用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流体控制装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工艺水平和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生产所需配件装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控制阀作为流体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控制部件,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对控制阀的控制要求、安全性、灵活性等特性提出了更高的控制要求。
[0003]现有市面上绝大部分的控制阀难以实现在小开度时对流量进行精密控制,难以对全量程范围流量进行0

100%控制,故而在精密实验中,很难对需要产生化学反应的流体精准配比,进而造成原料大量的浪费、副反应占比较重等,更严重的过量反应则会导致产生新的附加产物;甚至在调节流体流量时会产生较大波动,导致流体无法平稳流动,对反应造成打破平衡等进一步影响;致使反应难以发生、产物不可使用或增加额外提炼成本。且因阀体本身材质原因,无法长时间的通过带腐蚀性气体或液体,导致阀体产生损耗或卡顿,更甚至引起流量不准影响反应产率等,因此需要更换,但频繁更换新设备也对人力财力乃至时间造成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尤其是现有市面上阀门对流体流量无法实现全量程精准控制的问题,控制阀对于腐蚀性流体的耐性不高的问题,以及控制阀对于小开度情况下产生振荡的问题,提供一种碳化硅精密伺服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线性控制系统对流体流量进行更精准、稳定的控制,提高对微小流量控制的响应速度,从而对流体流量的精准把控,且能持续地保持流体的平稳流动,可以使得反应物按设定的配比进行反应,大大减少产生附加产物的可能性,流量的精准控制也减少物料消耗,可以有效地增加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将内置管换成具有强耐腐蚀性的碳化硅材料,增加使用寿命,延长其耐久性。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碳化硅精密伺服控制阀,所述伺服控制阀包括伺服电机、螺杆和控制阀,所述螺杆上固定设置有定位件,所述螺杆外设置有固定件,且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控制阀上,所述固定件靠近螺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朝向定位件设置;所述控制阀包括阀芯和阀座,所述伺服电机、螺杆和阀芯同轴设置并依次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螺杆和阀芯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螺栓连接、固定环连接、焊接等常见的固定连接,还可以包括套接等滑动连接。
[0008]更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螺杆和阀芯之间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实现伺服电机、螺杆和阀芯的同轴运动。
[0009]更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与螺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
与伺服电机的轴杆和螺杆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螺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可以为通过螺纹连接、螺栓连接、固定环连接、焊接等方式使得伺服电机和螺杆共同运动;所述滑动连接是在伺服电机固定不动的前提下,螺杆仍可以实现上下位移的相对运动;
[0010]更优选的,所述滑动连接可以是,第一连接件套接在螺杆上,从而使得在伺服电机固定不动的情况下,螺杆可以实现上下位移的相对运动;
[0011]更优选的,螺杆的上下相对运动可以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伺服电机的轴杆上,并在伺服电机的轴杆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第一连接件转动,第一连接件与螺杆之间有卡位结构的关系,使得第一连接件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螺杆转动,且螺杆与第一连接件的套接关系使得螺杆能够相对第一连接件实现上下位移的相对运动;
[0012]例如,螺杆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部分为方形,第一连接件套接在螺杆上的部位同样为匹配的方形,并与螺杆的方形部位形成卡位结构关系,从而使得第一连接件因套接关系和卡位结构能够带动螺杆转动;同时螺杆因和控制阀之间的螺纹连接关系使得螺杆产生上下位移,因螺杆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的套接关系而能相对滑动,实现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0013]更优选的,所述螺杆和阀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从而使得螺杆能够带动阀芯实现同轴上下位移,并与配套的阀座实现阀门开合、流量通断及流量微调性能,从而实现控制阀的开启、以及流量精准调节的效果。更优选的,所述螺杆和阀芯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更优选为螺纹连接、螺栓连接、固定环连接、焊接等常见的固定连接,从而使得螺杆产生上下位移的同时必定会引起阀芯的上下位移,且位移量相匹配。
[0014]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固定设置在螺杆上,所述的固定设置是指在判定位置关系时,螺杆和定位件可以视作一个整体,更优选的固定设置可以是通过焊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套接等可拆卸或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定位件设置在螺杆上,使其随着螺杆而产生相同运动位移、处于相同运动状态。
[0015]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固定设置可以是焊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套接等可拆卸或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侧件,且所述侧件固定设置在控制阀上,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侧件靠近螺杆的一侧,用于使得位移传感器固定设置,而不会跟随螺杆等进行移动;更优选的,所述侧件为侧板或侧杆等常见的可以固定设置位移传感器的形式部件。
[0017]更优选的,所述固定件还可以包括底件,所述底件固定设置在控制阀上,并与侧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强侧件的稳定性;更优选的,所述底件套设于螺杆上,底件与螺杆的接触部位设置有与螺杆匹配的螺纹,使得螺杆与固定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关系可以相对位移,从而螺杆能够相对固定件轴向移动。
[0018]优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为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或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更优选的,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测距杆的检测端与定位件相接处,并随着定位件的移动而移动,从而测定定位件的位移信号,进而实现对控制阀的精准流量控制;更优选的,非接触式为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朝向定位件设置,且能够与定位件之间实现信号传递。
[0019]优选的,所述阀座的侧壁设置有进液口,阀座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且进液口与出液口在阀座内部空间连通,使得流体能够通过进液口进入阀座,并通过出液口流出,阀座与
阀芯配合设置,且阀芯设置在阀座内,阀芯的轴向移动能够实现对于进液口的大小、进液口与出液口的通断的调控;
[0020]更优选的,所述阀座的进液口至少设置有一个上宽下窄结构,更优选所述的上宽下窄结构为倒梯形结构、倒三角形结构的至少一种,更优选进液口为倒三角结构。当进液口设置有一个上宽下窄结构、尤其是为倒三角结构时,可以使得流体的流量实现从0%

100%的精准调控,从而使得在最开始时,流体能够进一步平稳的、微小流量的流动、避免对后续的反应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冲击和震荡,从而进一步维持后续反应环境的稳定性;更优选的,所述的进液口可以为多个上宽下窄结构的组合、或其他常规的结构与一个上宽下窄结构的组合(上宽下窄结构位于下部),从而拓展匹配多种流量调控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处仅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精密伺服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控制阀包括伺服电机(1)、螺杆(2)和控制阀(3),所述螺杆(2)上固定设置有定位件(4),所述螺杆(2)外设置有固定件,且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控制阀(3)上,所述固定件靠近螺杆(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位移传感器(5),位移传感器(5)的检测端朝向定位件(4)设置;所述控制阀(3)包括阀芯和阀座(6),所述伺服电机(1)、螺杆(2)和阀芯同轴设置并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化硅精密伺服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1)、螺杆(2)和阀芯之间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化硅精密伺服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侧件,且所述侧件固定设置在控制阀(3)上,所述位移传感器(5)设置在所述侧件靠近螺杆(2)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碳化硅精密伺服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底件,所述底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致远阮沈炀潘虎成华云平翁金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