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84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放置座、第一驱动组件和检测组件,放置座上设置有支撑组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芯包,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放置座一侧,第一驱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支撑组件转动以使位于支撑组件上的芯包转动以将芯包的极片调整到预设位置,检测组件设于放置座一侧,且位于芯包的极片上方,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芯包的极片位置是否调整到预设位置。本申请实施例的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可以使得芯包上的极片达到预设位置,方便后续工艺加工,进而提高后续工艺效率。而提高后续工艺效率。而提高后续工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的芯包上的极片进行刺孔铆接前,需要调整芯包上的两个极片的位置,一般需要调整至芯包的极片表面与地面平行。专利号为202220724351.7的专利文本公开了一种电容电池焊接机的电池引脚极性调整装置,包括转运组件、极性检测机构、极性翻转机构和控制器,极性检测机构和极性翻转机构依次设置在转运组件运输路径上,转运组件将电容电池运输并依次停留在极性检测机构处和极性翻转机构处,极性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电容极性,极性翻转机构用于将极性相反的电容翻转过来,这种电池引脚极性调整装置只是将两个引脚位置翻转对调,难以满足多种工序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电容电池焊接机的电池引脚极性调整装置只是将两个引脚位置翻转对调,难以满足多种工序需求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包括:
[0005]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上设置有支撑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芯包;
[0006]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放置座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接触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并带动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转动以使位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芯包转动以将芯包的极片调整到预设位置;
[0007]检测组件,设于所述放置座一侧,且位于芯包的极片上方,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芯包的极片位置是否调整到预设位置。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设置有检测组件,方便检测芯包的极片位置是否调整到预设位置。第一驱动组件可以接触连接传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带动传动组件转动,进而带动支撑组件转动,进而带动位于支撑组件上的芯包转动,使得芯包上的极片达到预设位置(一般为芯包的极片表面与地面平行),使得调整好位置后的芯包方便后续工艺加工,进而提高后续工艺效率。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置座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孔,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转动穿设于对应两个所述支撑孔,两个所述支撑杆支撑在芯包下方两侧。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置座上设置有传动孔,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主动轮、皮带和两个从动轮,所述传动杆转动穿设于所述传动孔,两个所述从动轮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杆,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传动杆转动。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杆一端设置有第一摩擦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摩擦轮,所述第二摩擦轮接触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轮。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绷紧轮,所述放置座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底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限位块上对应所述螺纹孔位置设置有长槽孔,所述绷紧轮转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块上,所述绷紧轮抵接所述皮带。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可分开地连接所述传动组件,所述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接触连接所述传动组件或远离所述传动组件。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置座上还设置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接触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将芯包压紧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顶升所述压紧组件以使所述压紧组件松开芯包。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置座上设置有压紧导向孔,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杆、压紧导向杆、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压紧导向孔,所述压紧杆连接在所述压紧导向杆一端,所述压紧杆位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方,所述压紧弹簧一端抵接所述放置座,另一端固定所述压紧导向杆的另一端。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置座上还设置有止动导向孔和止动组件,所述止动组件包括止动轮、压块、止动导向杆和止动弹簧,所述止动轮设于所述传动杆一端,所述压块设于所述止动轮上方,所述压块连接在所述止动导向杆上端,所述止动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止动导向孔,所述止动弹簧一端抵接所述放置座,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止动导向杆下端,所述止动组件接触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顶升所述止动导向杆以使所述压块松开所述止动轮。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传感器或CCD摄像头。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置座上设置有接液盒,所述接液盒位于所述支撑组件下方,所述接液盒用于接取芯包掉落的电解液。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的放置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的放置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的放置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号:
[0027]100、放置座;110、支撑孔;120、传动孔;130、限位槽;140、压紧导向孔;150、止动导向孔;160、接液盒;
[0028]200、支撑组件;210、支撑杆;
[0029]300、传动组件;310、传动杆;320、主动轮;330、皮带;340、从动轮;350、第一摩擦轮;360、绷紧轮;370、限位块;371、长槽孔;
[0030]400、第一驱动组件;410、第二摩擦轮;420、第一电机;430、皮带轮;440、滑动组件;441、滑轨;442、滑块;
[0031]500、检测组件; 510、CCD摄像头;
[0032]600、第二驱动组件; 610、连杆;
[0033]700、压紧组件;710、压紧杆;720、压紧导向杆;730、压紧弹簧;
[0034]800、止动组件;810、止动轮;820、压块;830、止动导向杆;840、止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上设置有支撑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芯包;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放置座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支撑组件转动以使位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芯包转动以将芯包的极片调整到预设位置;检测组件,设于所述放置座一侧,且位于芯包的极片上方,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芯包的极片位置是否调整到预设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孔,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转动穿设于对应两个所述支撑孔,两个所述支撑杆支撑在芯包下方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上设置有传动孔,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主动轮、皮带和两个从动轮,所述传动杆转动穿设于所述传动孔,两个所述从动轮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杆,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传动杆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一端设置有第一摩擦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摩擦轮,所述第二摩擦轮接触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包极片位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绷紧轮,所述放置座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底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限位块上对应所述螺纹孔位置设置有长槽孔,所述绷紧轮转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块上,所述绷紧轮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志勇张廷珏雷泽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汇莱仕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