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玻璃夹具及其点支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618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幕墙玻璃夹具及其点支幕墙(包括拉索幕墙和管幕墙);幕墙玻璃夹具包括四幕墙玻璃夹具;还包括三幕墙玻璃夹具、横向双幕墙玻璃夹具、竖向双幕墙玻璃夹具、对顶角双幕墙玻璃夹具和单幕墙玻璃夹具中的至少一种;点支幕墙包括幕墙玻璃和幕墙玻璃夹具;所述幕墙玻璃通过所述幕墙玻璃夹具与基体连接;所述幕墙玻璃夹具包括如前面的所述四幕墙玻璃夹具、所述三幕墙玻璃夹具、所述横向双幕墙玻璃夹具、所述竖向双幕墙玻璃夹具、所述对顶角双幕墙玻璃夹具和所述单幕墙玻璃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大大地减小幕墙玻璃和幕墙窗框之间的间隙,有利于幕墙玻璃和幕墙窗框之间的密封,大大增加幕墙玻璃和幕墙窗框之间的整体性效果。体性效果。体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幕墙玻璃夹具及其点支幕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及其幕墙,尤其涉及一种幕墙玻璃夹具及其点支幕墙。

技术介绍

[0002]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0003]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幕墙包括幕墙玻璃1和幕墙玻璃夹具3;
[0004]多个幕墙玻璃1通过多个幕墙玻璃夹具3固定在外墙的墙面上,将整个墙面完全覆盖住。
[0005]这样的幕墙大大地影响了室内通风,给消防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0006]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在幕墙上安装开启扇窗体。
[0007]由于幕墙玻璃夹具3是四幕墙玻璃夹具;
[0008]四幕墙玻璃夹具包括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和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0009]四幕墙玻璃夹具可以夹住四个幕墙玻璃1聚集在一起的直角。
[0010]由于幕墙窗框的厚度远大于幕墙玻璃1的厚度,
[0011]所以,四幕墙玻璃夹具无法将幕墙玻璃1和幕墙窗框夹在一起,
[0012]同时,四幕墙玻璃夹具还会影响到幕墙窗开启扇的开启使用。
[0013]如果将幕墙窗框缩小避开四幕墙玻璃夹具,
[0014]那么,幕墙窗框与幕墙玻璃1之间就会有很大的间隙。
[0015]由于间隙很大,所以,密封困难。
[0016]即使密封好也有碍观瞻。
[0017]此外,相邻的两个幕墙窗框也需要连接固定,现有技术中未曾见过任何点支幕墙体系中设置幕墙开启窗并有对应的幕墙窗框紧固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18]本技术方案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幕墙玻璃夹具,用该幕墙玻璃夹具安装成的玻璃幕墙可以大大地减小幕墙玻璃和幕墙窗框之间的间隙,有利于幕墙玻璃和幕墙窗框之间的密封,大大增加幕墙玻璃和幕墙窗框之间的整体性效果。
[0019]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幕墙玻璃夹具,
[0020]包括四幕墙玻璃夹具;
[0021]还包括三幕墙玻璃夹具、横向双幕墙玻璃夹具、竖向双幕墙玻璃夹具、对顶角双幕墙玻璃夹具和单幕墙玻璃夹具中的至少一种;
[0022]所述三幕墙玻璃夹具的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单直角避让区;
[0023]所述三幕墙玻璃夹具的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单直
角避让区;
[0024]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单直角避让区的位置和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单直角避让区的位置相对应;
[0025]所述横向双幕墙玻璃夹具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
[0026]所述横向双幕墙玻璃夹具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
[0027]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的位置和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的位置相对应;
[0028]所述竖向双幕墙玻璃夹具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
[0029]所述竖向双幕墙玻璃夹具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
[0030]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的位置和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的位置相对应;
[0031]所述对顶角双幕墙玻璃夹具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对顶角双直角避让区;
[0032]所述对顶角双幕墙玻璃夹具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对顶角双直角避让区;
[0033]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对顶角双直角避让区的位置和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对顶角双直角避让区的位置相对应;
[0034]所述单幕墙玻璃夹具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三直角避让区;
[0035]所述单幕墙玻璃夹具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三直角避让区;
[0036]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三直角避让区的位置和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三直角避让区的位置相对应。
[003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各种改进如下所述。
[0038]四幕墙玻璃夹具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的形状呈关于横向对称线对称且关于竖向对称线对称的对称板;
[0039]所述四幕墙玻璃夹具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的形状呈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或鼓形;
[0040]所述四幕墙玻璃夹具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的前板面由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球面和两个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球面构成;
[0041]所述四幕墙玻璃夹具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的后板面左、右两侧位于所述横向对称线上分别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螺纹固定孔;
[0042]所述四幕墙玻璃夹具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的前板面位于所述横向对称线和所述竖向对称线的区域向前延伸形成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支承加强筋;
[0043]横向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支承加强筋关于所述横向对称线对称;
[0044]竖向的所述幕墙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玻璃夹具,包括四幕墙玻璃夹具(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幕墙玻璃夹具(3A)、横向双幕墙玻璃夹具(3B)、竖向双幕墙玻璃夹具(3C)、对顶角双幕墙玻璃夹具(3D)和单幕墙玻璃夹具(3E)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三幕墙玻璃夹具(3A)的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单直角避让区(3
‑1‑
A);所述三幕墙玻璃夹具(3A)的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单直角避让区(3
‑2‑
A);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单直角避让区(3
‑1‑
A)的位置和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单直角避让区(3
‑2‑
A)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横向双幕墙玻璃夹具(3B)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1‑
B);所述横向双幕墙玻璃夹具(3B)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2‑
B);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1‑
B)的位置和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2‑
B)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竖向双幕墙玻璃夹具(3C)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3
‑1‑
C);所述竖向双幕墙玻璃夹具(3C)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3
‑2‑
C);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3
‑1‑
C)的位置和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3
‑2‑
C)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对顶角双幕墙玻璃夹具(3D)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对顶角双直角避让区(3
‑1‑
D);所述对顶角双幕墙玻璃夹具(3D)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对顶角双直角避让区(3
‑2‑
D);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对顶角双直角避让区(3
‑1‑
D)的位置和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对顶角双直角避让区(3
‑2‑
D)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单幕墙玻璃夹具(3E)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三直角避让区(3
‑1‑
E);所述单幕墙玻璃夹具(3E)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三直角避让区(3
‑2‑
E);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三直角避让区(3
‑1‑
E)的位置和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三直角避让区(3
‑2‑
E)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玻璃夹具,其特征在于:四幕墙玻璃夹具(30)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形状呈关于横向对称线(L1)对称且关于竖向对称线(L2)对称的对称板;
所述四幕墙玻璃夹具(30)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形状呈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或鼓形;所述四幕墙玻璃夹具(30)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前板面由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球面(3
‑1‑
2)和两个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球面(3
‑1‑
2)构成;所述四幕墙玻璃夹具(30)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后板面左、右两侧位于所述横向对称线(L1)上分别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螺纹固定孔(3
‑1‑
1);所述四幕墙玻璃夹具(30)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的前板面位于所述横向对称线(L1)和所述竖向对称线(L2)的区域向前延伸形成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支承加强筋(3
‑2‑
2);横向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支承加强筋(3
‑2‑
2)关于所述横向对称线(L1)对称;竖向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支承加强筋(3
‑2‑
2)关于竖向对称线L2对称;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支承加强筋(3
‑2‑
2)的形状呈“十”字形;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支承加强筋(3
‑2‑
2)的端部缩入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的前板面的边缘;所述四幕墙玻璃夹具(30)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的后板面左、右两侧位于所述横向对称线(L1)上分别开设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固定孔(3
‑2‑
1);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固定孔(3
‑2‑
1)是沉头固定孔;所述四幕墙玻璃夹具(30)的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的后板面中央设置有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螺纹杆(3
‑2‑
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墙玻璃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单直角避让区(3
‑1‑
A)的形状呈凹直角缺口;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单直角避让区(3
‑1‑
A)的横边尺寸小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最大横向尺寸的一半;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单直角避让区(3
‑1‑
A)的竖边尺寸小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最大竖向尺寸的一半;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单直角避让区(3
‑2‑
A)的形状呈凹直角缺口;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单直角避让区(3
‑2‑
A)的横边尺寸小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最大横向尺寸的一半;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单直角避让区(3
‑2‑
A)的竖边尺寸小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最大竖向尺寸的一半;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单直角避让区(3
‑2‑
A)的横边靠近或位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支承加强筋(3
‑2‑
2)的横筋侧面;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单直角避让区(3
‑2‑
A)的竖边靠近或位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支承加强筋(3
‑2‑
2)的竖筋侧面;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单直角避让区(3
‑2‑
A)的横边到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的所述横向对称线(L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单直角避让区(3
‑1‑
A)的横边到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所述横向对称线(L1)之间的距离;
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单直角避让区(3
‑2‑
A)的竖边到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的竖向对称线L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单直角避让区(3
‑1‑
A)的竖边到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竖向对称线L2之间的距离;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单直角避让区(3
‑1‑
A)的横边到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所述横向对称线(L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单直角避让区(3
‑2‑
A)的横边到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的所述横向对称线(L1)之间的距离之差为2mm;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单直角避让区(3
‑1‑
A)的竖边到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竖向对称线L2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单直角避让区(3
‑2‑
A)的竖边到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的竖向对称线L2之间的距离之差为2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幕墙玻璃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1‑
B)的形状呈横边平角缺口;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1‑
B)的横边尺寸接近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最大横向尺寸;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1‑
B)的横边靠近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所述横向对称线(L1);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2‑
B)的形状呈平角缺口;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2‑
B)的横边尺寸接近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的最大横向尺寸;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2‑
B)的横边靠近或位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支承加强筋(3
‑2‑
2)的横筋侧面;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2‑
B)的横边到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的所述横向对称线(L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1‑
B)的横边到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所述横向对称线(L1)之间的距离;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1‑
B)的横边到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所述横向对称线(L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横向双直角避让区(3
‑2‑
B)的横边到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3

2)的所述横向对称线(L1)之间的距离之差为2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幕墙玻璃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3
‑1‑
C)的形状呈竖边平角缺口;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3
‑1‑
C)的竖边尺寸接近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最大竖向尺寸;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3
‑1‑
C)的竖边靠近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外板(3

1)的所述横向对称线(L1);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3
‑2‑
C)的形状呈平角缺口;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3
‑2‑
C)的竖边尺寸等于所述幕墙玻璃
夹具

墙内板(3

2)的最大竖向尺寸;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3
‑2‑
C)的竖边靠近或位于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支承加强筋(3
‑2‑
2)的竖筋侧面;所述幕墙玻璃夹具

墙内板

竖向双直角避让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鸣卜庆祥陈国彬代良红冯波冯深黄振伟黄鸿蓉李文贺鲁双任振东汪贤花隗立石张建中张雷赵坤郑东升钟勇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泰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