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组装的模块化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12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幕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组装的模块化幕墙。包括竖直设置在墙体上的纵梁、设置在所述纵梁上的横梁、相互拼接的幕墙玻璃、支撑所述幕墙玻璃的支撑组件和固定所述支撑组件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连接在所述横梁上并啮合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幕墙玻璃边缘分布;所述横梁向所述支撑组件分布位置延伸。解决了现有方案中传统的龙骨结构安装点位是确定的,无法做到对于异形幕墙玻璃的安装,同时异形幕墙玻璃面积较大,重量较重,传统的龙骨结构无法承受其重量的问题。传统的龙骨结构无法承受其重量的问题。传统的龙骨结构无法承受其重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组装的模块化幕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幕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组装的模块化幕墙。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幕墙是采用多个长方形的幕墙玻璃并列安装而成的。安装时需要通过横梁和纵梁相互垂直安装在墙体上形成网格形的龙骨结构,然后再将幕墙玻璃并排安装,这样的幕墙玻璃其尺寸和形状都是固定的。
[0003]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往往为了追求新颖的设计,都会采用造型独特的异形幕墙玻璃。同时随着国内企业对大玻璃的生产加工技术的研发及建筑对通透建筑效果的追求,采用超大板块玻璃系统的工程越来越多。但往往这种大面积异形幕墙玻璃的安装极为困难,传统的龙骨结构安装点位是确定的,无法做到对于异形幕墙玻璃的安装,同时异形幕墙玻璃面积较大,重量较重,传统的龙骨结构无法承受其重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组装的模块化幕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龙骨结构安装点位是确定的,无法做到对于异形幕墙玻璃的安装,同时异形幕墙玻璃面积较大,重量较重,传统的龙骨结构无法承受其重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组装的模块化幕墙;包括竖直设置在墙体上的纵梁、设置在所述纵梁上的横梁、相互拼接的幕墙玻璃、支撑所述幕墙玻璃的支撑组件和固定所述支撑组件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连接在所述横梁上并啮合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幕墙玻璃边缘分布;所述横梁向所述支撑组件分布位置延伸。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纵梁连接所述横梁位置连接有侧块;所述侧块设置在墙体上;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梁部、向所述支撑组件分布位置延伸的第二梁部和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三梁部;所述第一梁部设置在所述纵梁和所述侧块上;所述第一梁部和所述第三梁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梁部的两端。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可组装的模块化幕墙还包括固定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连接位置的连接盖;所述连接盖包括盖体、支撑所述盖体的撑板和固定所述盖体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盖体盖住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所述盖体沿着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向墙体方向延伸形成盖板;所述撑板连接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盖板并旋入所述纵梁或所述横梁。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梁部上的支撑板、沿所述支撑板滑动的支撑块、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两侧的连接板和支撑所述幕墙玻璃的支撑
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幕墙玻璃,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连接在两侧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支撑板上沿靠近所述幕墙玻璃方向和远离所述幕墙玻璃方向分别相对并列开设第一齿形;所述固定组件贯穿所述支撑板并啮合所述第一齿形。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压块、设置在所述第三梁部内的调节槽、滑动设置在所述调节槽内的第二固定件和固定所述压块的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穿过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压块;所述压块上相对并列开设第二齿形;所述第一锁紧件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并压紧所述压块;所述第一齿形和所述第二齿形相互啮合。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杆上开设卡口;所述卡口内设置有滑块、弹性支撑所述滑块的弹性装置和活动连接所述滑块的限制杆;所述幕墙玻璃上设置插块;所述支撑组件支撑所述幕墙玻璃时,所述插块沿所述卡口内移动并插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弹性装置向所述幕墙玻璃方向推动所述滑块,所述限制杆向相反方向钩住所述滑块。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幕墙玻璃边缘分布情况满足: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幕墙玻璃边缘均匀分布和相邻所述支撑组件呈三角形分布;所述幕墙玻璃的边缘包括相互过渡的短边缘和长边缘;所述支撑组件分布于所述幕墙玻璃的短边缘;若不满足分布情况,则所述支撑组件增加分布于所述幕墙玻璃的长边缘。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幕墙玻璃包括玻璃组件、围绕玻璃组件短边缘设置的短型材、围绕玻璃组件长边缘设置的长型材和包裹所述玻璃组件的密封件;所述短型材插接在所述长型材上;所述短型材和所述长型材压紧所述密封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幕墙玻璃为倾斜安装时,幕墙玻璃由于自重会对横梁和支撑组件形成向外的拉扯,同时幕墙玻璃受到风向的影响,风力会向内推动幕墙玻璃,幕墙玻璃对横梁和支撑组件形成向内的挤压;幕墙玻璃会受到两个方向不同的力,通过固定组件和支撑组件相互啮合,使得固定组件和支撑组件之间牢靠的固定,可以承受住幕墙玻璃来自不同方向的力;(2)幕墙玻璃受到风向的影响会发生侧向的摆动,幕墙玻璃对第三梁部和支撑组件形成推力,横梁设置在纵梁上对支撑组件形成限制,防止支撑组件产生位移;当幕墙玻璃对第三梁部和支撑组件形成的推力较大,第二梁部有断裂的风险;通过侧撑杆对第二梁部形成有效的支撑,幕墙玻璃的一部分推力分散到侧撑杆上,减少了第二梁部承受的压力;同时通过侧边向下嵌入到缺口内,并在侧撑件与纵梁之间插入垫片,防止侧撑件发生位移,侧撑件可以牢靠的挂置在纵梁上,使得侧撑杆可以持续的形成支撑;(3)横梁受到来自幕墙玻璃的力后,第一梁部受力会产生位移,若是第一梁部与纵梁之间并非是直角,那么不同撑板的受力是不同的,受力较大的撑板先磨损支撑力减弱;由于第一梁部与纵梁之间呈90
°
的夹角,各撑板的受力是相同的,提高了撑板的整体支撑力,避免第一梁部受力发生位移;第一固定件穿过盖板后分别旋入纵梁或横梁,将盖板固定连接纵梁和横梁,使得纵梁和横梁之间可以牢靠连接;(4)可组装的模块化幕墙中根据幕墙玻璃的面积和重量对压块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支撑组件对幕墙玻璃的支撑达到合理的状态;不论支撑板的上表面为平面或是曲面都可以对压块的位置进行调整;(5)支撑组件沿幕墙玻璃边缘分布情况是必须要满足支撑组件沿幕墙玻璃边缘均匀分布和相邻支撑组件呈三角形分布的这两种情况;并且按照先短边缘后长边缘的分布要求;支撑组件沿幕墙玻璃边缘分布时,先在幕墙玻璃的短边缘进行分布,若是不满足分布情况,则对短边缘分布位
置进行微调并对分布数量进行删减;若是此时满足了分布情况,则不在幕墙玻璃的长边缘分布;若是此时不满足分布情况,则需要在幕墙玻璃的长边缘增加分布,以满足分布情况;(6)幕墙玻璃安装在支撑杆上的方式操作方便,只需要将推动插块插入卡口,就可以完成连接,幕墙玻璃与支撑杆之间并不会轻易发生脱落;此时安装人员并不需要支撑住幕墙玻璃,此时将限位钉拧紧就可完成安装;幕墙玻璃拆卸时,先将限位钉拧松,此时,幕墙玻璃与支撑杆之间仍然是处于连接状态,并不会发生松脱;这样的设计方便安装人员进行安装,推动插块插入卡口内后就一直处于连接状态,保证了幕墙玻璃安装时的安全性;(7)短型材和长型材压紧密封件,通过密封件将玻璃组件的边缘密封;通过短型材和长型材之间插接,将玻璃组件的边缘固定。
附图说明
[0014]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组装的模块化幕墙的右视结构图。
[0015]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俯视结构图。
[0016]图3示出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组装的模块化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在墙体上的纵梁(1)、设置在所述纵梁(1)上的横梁(2)、相互拼接的幕墙玻璃(3)、支撑所述幕墙玻璃(3)的支撑组件(4)和固定所述支撑组件(4)的固定组件(5);所述固定组件(5)连接在所述横梁(2)上并啮合所述支撑组件(4);所述支撑组件(4)沿所述幕墙玻璃(3)边缘分布;所述横梁(2)向所述支撑组件(4)分布位置延伸;所述纵梁(1)连接所述横梁(2)位置连接有侧块(11);所述侧块(11)设置在墙体上;所述横梁(2)包括第一梁部(21)、向所述支撑组件(4)分布位置延伸的第二梁部(22)和连接所述支撑组件(4)的第三梁部(23);所述第一梁部(21)设置在所述纵梁(1)和所述侧块(11)上;所述第一梁部(21)和所述第三梁部(23)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梁部(22)的两端;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梁部(23)上的支撑板(41)、沿所述支撑板(41)滑动的支撑块(42)、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撑块(42)两侧的连接板(43)和支撑所述幕墙玻璃(3)的支撑杆(44);所述支撑杆(44)一端连接所述幕墙玻璃(3),所述支撑杆(44)另一端连接在两侧所述连接板(43)之间;所述支撑板(41)上沿靠近所述幕墙玻璃(3)方向和远离所述幕墙玻璃(3)方向分别相对并列开设第一齿形(45);所述固定组件(5)贯穿所述支撑板(41)并啮合所述第一齿形(4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装的模块化幕墙,其特征在于:可组装的模块化幕墙还包括固定所述纵梁(1)和所述横梁(2)连接位置的连接盖(6);所述连接盖(6)包括盖体(61)、支撑所述盖体(61)的撑板(62)和固定所述盖体(61)的第一固定件(63);所述盖体(61)盖住所述纵梁(1)和所述横梁(2),所述盖体(61)沿着所述纵梁(1)和所述横梁(2)向墙体方向延伸形成盖板(64);所述撑板(62)连接在所述盖板(64)上;所述第一固定件(63)穿过所述盖板(64)并旋入所述纵梁(1)或所述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燕明陈胜陈友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